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城市搶人大戰」:搶人容易留人難

「城市搶人大戰」:搶人容易留人難

首發:5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

作者:王石川

「搶人大戰」方興未艾。你推出「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就可以完成在線落戶」,我把「人才落戶門檻降低到中專學歷」;你打造「大學生留漢新政2.0版」,我醞釀「鵬城英才計劃」……據報道,買房打折、租房補貼、落戶降標、項目資助、一次性獎勵等等,正成為多地吸引人才的「抓手」。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各地重視人才,紛紛向人才示好,無疑值得稱道。但坊間也有不同聲音,認為這是為了去庫存、興樓市,還有網友稱這是受政績觀驅使,比如為滿足打造中心城市的需要。此外,一些專家分析「搶人」折射我國經濟版圖出現新變化,有的城市暴露出人口紅利式微危機,唯有積極集納人才,才有增長動力。種種觀點,不一而足,無論如何持論,都不能否認各地追逐人才是件大好事,在白熱化的「搶奪」中,人才是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

「搶人大戰」,帶來多贏。一座尊重人才的城市必有溫度,一座人盡其才的城市必將前途無量。相反,如果城市對外來人口千方百計地設置藩籬,乃至對人才充滿傲慢與偏見,眼中只有精英而無人才,人才的價值就難以更好地顯現,知識的分量就無法更好地彰顯。退一萬步說,即便相關城市爭搶人才含有「小算盤」成分,看中背後的政績,只要對城市發展,對人才發展有利,人們也樂見其成。

教育部曾發布數據,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820萬人,就業創業形勢複雜嚴峻。一方面是就業難,另一方面是搶人大戰。什麼是人才?言人人殊,在一些城市,中專生就是人才,比如瀋陽招才政策再加碼,日前進一步放開戶籍,將人才落戶門檻調整到中專學歷。希望在這場搶人大戰中,每個人才都能獲得尊重,都能找到揮灑能力的舞台。從這個角度看,搶人大戰如果真能推進,起碼能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無論給錢(補貼)給房給戶口,還是提供其他優厚政策,人才都能真切享受到實惠,體驗到城市善意。但是,目前多地的搶人大戰,更像是「搶戶口大戰」——相關城市搶人的亮點之一就是降低落戶門檻。落戶極其容易,只要符合條件,按部就班走完程序即可。戶口落下來了,人才能否留下來?換言之,比搶人更重要的是留人。

要留住人才,不能不「築巢」。所謂「築巢」,就是為人才提供安居場所。當前,一二線城市房價高企,高房價讓人才望洋興嘆。向人才提供住房或租房,解決他們的安居難題,是讓人才留下來的前提。

要留住人才,不能不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提供住房不難,提供戶口更不難,難的是提供適合人才發展的工作崗位。據媒體報道,某城市吸引人才,給出的優惠力度很大,但就業崗位卻不充足,市場普遍以銷售崗位居多。職業無貴賤,不應歧視銷售崗,但銷售崗能容納多少人才?能有多大吸引力?

要留住人才,不能不向人才提供足夠的前景和錢景。無論是不是人才,每個勞動者都有權利規劃職業前景、索求應得待遇,而這不僅與人才所在企業有關,也與人才所在城市有關。城市潛力足、後勁大,特別是充滿活力,施政者有前瞻性眼光、善於決斷,職能部門有法治精神又能開拓進取,全力打造生機勃勃的法治環境,企業就更有發展動力,就業者就更有美好未來。

要留住人才,還應該提供相應的「基礎」資源,比如學校、醫院資源等要跟得上人口潮湧。此前有媒體透露,有的城市存在學位嚴重缺口的問題,遠遠無法滿足適齡兒童入學所需。上學難,上好學校更難,如果不解決這一最基本的難題,人才為了子女入學問題就會「見異思遷」,擇良木而棲。

真正地善待人才,體現在讓人才留得住,發展得好,並對未來充滿信心等方面。否則,戶口遷來了,但人心沒遷來,人才依然在北上廣就業,這樣的落戶除了數字上好看,又有何裨益?唯有真正解決相關難題,人才才有歸屬感。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

國家之間如此,城市之間何嘗不也如此?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如果說搶人是第一步,接下來,相關城市和企業在使用人才上應有更給力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歐洲竟然也有一幅《清明上河圖》!
重大預警!多家國家機關、金融機構Wi-Fi密碼被竊,9億用戶如同「裸奔」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