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案——高血壓的醫案,說呀說不完

醫案——高血壓的醫案,說呀說不完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兔子,你好:

今年3月,媽媽感冒自己吃了風寒感冒片,感冒好了幾天後胃痛、腹漲,胃口不好,吃得少,摸肚皮是涼的,胸悶、頭暈、心悸,大便溏,睡眠不好,血壓升高至140。舌白,舌兩邊微紅。

癥狀很多,我決定先治脾胃。媽媽的身體一直都是偏寒體質,摸她肚皮也是涼的,我分析是脾胃受寒,開了小建中。服藥三天後,胃痛減輕,但仍然隱痛。說明大方向是對的,但未真正對症,所以只能緩善,於是我改開了附子理中湯,一劑胃痛止。

我繼續分析:脾寒虛,故不能正常運化水濕,水飲停留中焦,造成胸悶甚至頭暈,於是開兩付苓桂術甘湯,胸悶頭暈消失,睡眠好。

但血壓升至150。我分析診斷很慢,有時還要查資料,媽媽很著急,想吃降壓藥、住院治療,被我斷然拒絕。住院就是打激素、吃降壓藥,治標不治本而且負作用大。但我明白,如果幾日內不能改善,媽媽還是會投向醫院的懷抱。

她現在提供的癥狀就是血壓高、輕微心悸,其他正常。一般遇到這種只說一個病名的人,我回復不會治,現在是親媽沒辦法,我只能親自又問一遍飲食、二便、睡眠、出汗情況等等。

所以聰明的患者在醫院短短几分鐘的時間裡,要把有的沒的癥狀都說完,可提高醫生診斷的正確性,後面太多病人排隊,醫生不會跟你耗太多時間的。

我按摩媽媽的腿,脾經有痛點,整條肝經痛得呱呱叫,結合她的舌症(舌白,兩邊微紅),加上現在春天是肝升發之季,我判斷她體內有虛火兼血虛。我不會治西醫病名(比如高血壓、心臟病),但我明白人是一個整體,找出她的病機並治療,由此病機引發的癥狀自然就會消失。

於是我開了烏梅白糖湯+六味地黃丸,兩天後血壓降至140,一周後血壓降至110,停葯。

烏梅只是收斂浮火,要調理體質還要較長時間,暫時先治療輕微心悸,媽媽說吃丹參片、穩心顆粒也可緩解心悸。根據她的體質與近期的治療,我認為她的心悸是心陽虛造成的,而不是瘀血造成的,所以桂枝甘草湯更適合她。桂枝、灸甘草走心經、脾經,溫補心陽。二劑愈。

中醫不是根據病名治療的,一定要找到發病的最根本原因,對症下藥才會效如桴鼓。中醫最貴的不是葯,而是醫生的診斷,太費腦力,所以國家提高中醫診費是正確的。

你們都這麼厲害了,我覺得我可以退休啦,不用我科普了,你們都自學成才了。

這位作者把對母親的病機分析及用藥,已經寫的很清楚了,我真的覺得我沒啥可說的。為了表示我沒有偷懶,那就說說作者用的湯藥吧。

苓桂術甘湯: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朮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劑量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功效為溫陽化飲,健脾利水。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症見:胸脅支滿,目眩心悸,或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

來簡單解釋一下這個病機:中陽不足,不能溫化水飲,意思就是,中焦的陽氣虛弱不足以氣化水濕,就好比爐子燒水火太小,水一直無法燒開變成水蒸氣。那這些水濕就會停留在心下的位置,也就是肋骨下面的三角區域。

有水濕停留在胸脅,就會阻滯氣機的流動,該升的清氣升不上去,該降的濁氣降不下來,因此會出現頭暈目眩,或者噁心想吐。如果水飲凌心,心陽受阻,就會出現心悸。要是飲邪犯肺的話,還會導致肺失宣降,胸悶、或喘或咳。

這類型的頭暈、心臟病、咳喘症,說到底,都是因為中焦的陽氣不足和水濕停聚導致的,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整體辨證。因此用藥並不需要針對頭、心臟和肺,只要溫陽和化濕就好了。

苓桂術甘湯中,茯苓健脾利濕,桂枝溫陽化飲。白朮健脾燥濕,常常和茯苓配伍,加強培土製水的功效。炙甘草溫中益氣,又可調和諸葯。用了這個方子後,可能會出現小便增多的現象,其實就是停留的水濕從小便排出去了。

一旦中陽恢復,痰飲得化,津液正常輸布,那麼所有的癥狀就自然會消失。

用此方的辨證要點為:胸脅支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

至於後來作者用烏梅湯治療媽媽的心悸和高血壓問題,是因為烏梅有安心和降氣」的功效,這個具體我會在明天公號里寫一個烏梅的專題,歡迎大家參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我院臨床藥師談高血壓用藥誤區及應對方法
高血壓還在傻傻吃藥嗎?常吃這3種食物,血壓平穩助健康!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