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水養蝦,上岸「跑馬」 ,漁村「戀上」馬拉松

下水養蝦,上岸「跑馬」 ,漁村「戀上」馬拉松

在海里撈了一輩子魚蝦的鄭全碩,如今最大的愛好就是去全國各地跑馬拉松。

「我連續7年跑了10場馬拉松,最遠到過大連,還在那裡拿到了個人最好成績。」他說。

56歲的鄭全碩是廣東饒平縣大澳村的一位漁民,在水裡跟魚蝦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對跑步上癮,更沒想到還能跑下來馬拉松。

鄭全碩此前並沒有運動的習慣。1998年身體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貧血狀況,這讓他有了健身的念頭。在他看來,跑步是最方便的運動:在公路上能跑,在蝦池邊也能跑;穿鞋能跑,光腳也能跑。

然而,當時在村裡跑步,還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大澳村以前是個並不發達的漁村,村民世世代代靠海吃飯,生活相對封閉。忙活生計之餘,村民們對運動健身並沒有興趣。

鄭全碩回憶道,那個時候在農村不要說跑步,哪怕是天亮後早一點出門散步,都會被嘲笑有病。「我不好意思在村裡跑,就先騎車到村外,再沿著公路往縣城跑,每天跑1小時。」

2009年,大澳村前任黨支部書記鄭臣如在路上遇到跑步的鄭全碩,就邀請他參加來年的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這是鄭全碩第一次聽說馬拉松。

鄭全碩並不是村裡參加馬拉松最多的一位,他的引路人鄭臣如從2006年至今,已經在全國各地參加了近20場國際馬拉松比賽,遠近知名。

「自己跑不如帶著村民一起跑。」2010年7月,鄭臣如有了組織村裡熱愛長跑的人參加馬拉松賽的想法。然而如同鄭全碩一樣,他的這種想法開始也得不到村民的理解,被認為「危險且不切實際」。

最終大澳村長跑隊只有9人報了名,鄭全碩是其中之一。人雖少,但他們很快開始了集訓:先每天跑20多公里,逐漸加量。

2011年1月2日,超過6萬人蔘賽的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如期舉行,這是大澳村長跑隊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最終隊員全部完成比賽,並獲得一個女子10公里冠軍,另有兩人跑進全程賽事前300名。

如今,大澳村運動氛圍濃厚,全村的長跑愛好者多達百人,並以此為基礎成立了饒平縣長跑協會,7年來吸引近300人參加。

大澳村民的運動熱情也離不開生活條件的逐漸改善。2012年,投資近1000萬元人民幣建成的大澳文化公園,成為村民最集中的健身休閑場所。

「現在漁民不只有漁網,還有了運動裝和健身房。」鄭臣如說,運動已成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晚跑步、打太極拳、跳健身舞、打籃球讓這個公園熱鬧非凡。

最近,鄭全碩的9畝蝦池剛下了一批蝦苗和魚苗,有時為照看蝦池,他就住在池邊的簡易瓦房裡,一早起床後就圍著蝦池跑上幾圈。忙碌之餘,每天還會去文化公園練習太極。

「運動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運動,就渾身難受。」鄭全碩說,他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再堅持跑9年,到65歲後專心練太極拳。

(本文轉載於新華網,如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wz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軍情五處前掌門「M夫人」:她曾知道英國最多秘密
「特金會」不容樂觀,中國願做半島和平捍衛者 特約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