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外媒記者探訪薩爾瓦多的「棺材製造之都」

外媒記者探訪薩爾瓦多的「棺材製造之都」

據卡達半島電視台網站5月8日報道,沿著薩爾瓦多尤誇帕鎮的主街行駛,你很快就會意識到這個小鎮並不普通。

乍一看,全城安靜平和,但你仍會感到某種緊張。

如今,舊麵包店和其他店鋪的窗前放著棺材。這些商鋪面朝大街的部分仍完好無損,但卻散發著明顯的木質清漆味。

報道稱,這個約有1.8萬人口的小鎮成為薩爾瓦多的「棺材製造之都」已超過五年。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5年,薩爾瓦多有41%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其中10%屬於赤貧。2010年至2016年間,該國平均經濟增長率僅為1.9%。

在尤誇帕鎮一家工廠,工人給棺材塗上密封膠。

但該市居民卻意外地從糟糕的經濟形勢中解脫出來——這得益於殯葬業的發展。2013年,尤誇帕的棺材製造業逐漸繁榮起來。

據當地媒體報道,這個小鎮至少有18家註冊的棺材生產作坊。

「我只靠這個生意賺錢,目前的收入對我和家人來說已經足夠了」,50歲的工匠威廉告訴半島電視台。他只透露了自己的名字。

威廉四年前成立了自己的棺材作坊,但他從15歲起就一直在這個行業工作。

「我對農業不感興趣。而棺材製造業興隆的原因之一是這裡有木材供應。」威廉說。

威廉表示:「我只靠這個生意賺錢,目前來說是夠了。」

另一個棺材作坊里,一些年輕人在努力工作,給不同類型的棺材噴漆、上漆。其中最年輕的只有14歲。

棺材製造商帕切科表示,他曾打算學習建築學,但2012年經濟危機爆發之後,他別無選擇,只能幫助父親共渡難關。

當時,帕切科一家決定關閉不怎麼賺錢的麵包房,改為開設名叫「永遠安睡」的棺材作坊。

這位23歲的年輕人解釋說:「我剛開始學習如何製作棺材時面臨第一個挑戰……現在,我想挑戰用更先進的技術為殯葬服務專門開闢一個房間,這樣人們就可以看直播了。」

但市場對棺材的需求已迫使製造商因地制宜開設作坊。「永恆安睡」牌棺材作坊就坐落在帕切科父親曾經擁有的麵包房裡,旁邊的舊石爐曾烘焙過新鮮麵包。

市場對棺材的需求已迫使製造商因地制宜開設作坊。

近年來,暴力案件的增多導致了郊區棺材製造業的繁榮。隨著每天約有22起殺人案發生,薩爾瓦多一直是全球殺人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居民稱:「我一直讀到九年級,但我不想回去上學,於是我和其他人一起去棺材作坊打工。」

「這是筆好生意,讓我能幫助父母和家人」,19歲的他邊工作邊說。

不願透露姓氏的居民打磨整理著即將完工的棺材。

對一些人來說,棺材製作提供了擺脫幫派生活的途徑,而這種生活對該國許多年輕人來說早已司空見慣。

「我曾在田裡干過活,我也曾在街上混過,在街上混時我染上了不少惡習……我曾經是幫派的一員」,另一個在棺材製造業工作的小男孩丹尼斯告訴半島電視台。

「幫派會給你洗腦,他們許諾給你食物、自行車和其他東西」,這位沒有透露姓氏的16歲男孩說,「我從來不偷東西,我朋友偷,但我不偷。」

儘管該行業幫助一些年輕人找到了不墮入暴力的另一條生路,但黑手黨仍要求作坊主繳納「稅金」才能留在該行業。

工匠胡安·塞薩爾告訴半島電視台:「四個月前,對於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來說可真不容易。」

塞薩爾解釋說,那些想入行的人通常要向在該市和周圍地區的黑手黨行賄。

「有時候,如果你想做生意,就必須付錢才能工作」,他補充道。

從木匠到銷售,棺材製造業包含了整個供應鏈。

從該國的暴力中獲利的諷刺意味也沒有在尤誇帕鎮的居民身上消失。

「現在沒有衝突,但他們已經死了,每個地方都有屍體,這讓生意有所增長」,朱利奧·塞薩爾說。

塞薩爾說:「不幸的是,在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生命毫無價值……我們已經來到了不再重視生命的極端……人們很容易被殺,還居然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尤誇帕鎮至少有18家註冊的棺材作坊。

「製造棺材是我的謀生方式,但我希望在我們國家不要再有因殺戮而流的血。」編譯/趙蕤詩(參考消息網獨家編譯,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視頻 的精彩文章:

金星上可能真的有「生命跡象」 科學家:就在那雲層里
中國新裝置防「中國式過馬路」 外國網友表示:我們也想要

TAG:參考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