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機票之外,美國的航空公司去年行李費就收了 46 億美元

機票之外,美國的航空公司去年行李費就收了 46 億美元

美國運輸部周一發布2017 年美國民航業經營業績,美國所有航空公司共收取乘客 46 億美元行李費,占年度收入 2.6%。

行李費正成為航空公司又一個收入來源。

根據美國運輸部的統計,2013 年美國航空公司收取的行李費約為 33.62 億美元,此後逐年上升,到了 2017 年已經達到了 45.76 億美元,比四年前增加了 36%。

美國三大航中,達美航空 2017 年來行李費收入為 9.08 億美元,佔了總收入的 2.2%,同比增加了 3.1%。美聯航和美國航空沒有公布官方數據。

美國民航業從 1978 年就開始實行完全自由市場競爭,政府把怎麼制定價格、怎麼壓縮成本等權利都交給了航空公司自己,這在一方面促進了民航業發展,另一方面也引發了航空公司之間的價格戰,許多航空公司陷入了財政危機之中,紛紛倒閉、破產或者被兼并。根據美國西北大學教授Steven Morrison估算,美國航空業在 1990 年到 1993 年因為價格戰至少損失了 130 億美元。

大洗牌之後,美國留下了美國航空、達美航空、美聯航、西南航空四家大航空公司以及一系列小航空公司,這時,航空公司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壓縮成本以提高利潤上,在客艙想盡辦法往經濟艙多裝人就是方法之一。

基礎經濟艙是所有機票類型中最便宜的一種,美國航空、達美航空、美聯航都有售賣,以紐約飛往舊金山的航線為例,基本經濟艙會比普通經濟艙便宜 6 美元左右。購買這種機票的乘客享受和一般經濟艙一樣的座位,但少了很多附加服務比如不提供餐食、沒有選座的權利、最後登機。

但這不意味這種艙位的利潤已經到底了。2018 年 3 月,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宣布準備向基礎經濟艙(basic economy )乘客收取登機行李費和選座費,目前是針對美國飛往歐洲的航線,具體價格還沒公布。在此之前,乘客可以免費攜帶一件大小為 56 x 35 x 23 厘米的行李登機。

在此之前,達美航空已經這樣做了。達美從 2018 年 4 月開始向美國-歐洲的基礎經濟艙航乘客收取 60 美元的登機行李費。如果乘客不願意支付這筆費用改成託運,就需要補繳一筆更高的費用,加上後機票價格就和普通經濟艙差不多了。

美國航空目前允許免費攜帶一件大小為 56 x 36 x 23 厘米的行李登機,但如果在安檢口被發現行李超規的話,就需要支付 25 美元的登機口手續費以及相應的託運行李費。

目前看來,航空公司更希望用標價更低的基礎經濟艙在購票網站吸引到乘客。但在購買流程中再通過關於座位空間和行李限制的警告鼓勵乘客購買更貴的普通經濟艙機票。

從航空公司的整個收入結構來看,機票佔總收入比近年來雖有小幅下降,但一直保持在 75% 左右。

機票和行李費外,另一部分正在增加的是常會員計劃、行李費、選座費等輔助業務收入。

根據美國諮詢公司IdeaWorks的統計,2007 年美國只有 23 個航空公司提到輔助部分收入,當時他們一共賺到了 24.5 億美元。到了 2016,披露該數據的航空公司增加到了 66 個, 總收入為 446 億美元。

另一份來自管理諮詢公司Oliver Wyman的報告發現,因為賣的機票太便宜,廉價航空比普通航空公司更倚賴這部分收入。以 2017 年第二季度為例,美國廉航 Allegiant 輔助業務收入佔比達到了 31.4%,另一家 Frontier 達到了 24.7%;達美航空,美國航空、美聯航的比例相對更低,分別為 12.9%、7.3%、5.3%。

賣里程、換積分的常旅客計劃是輔助業務的最主要收入,比如美國航空就和希爾頓酒店有合作,消費者可以用 1 萬希爾頓會員積分換取 1500 英里(2145 公里)的航行里程,而乘客如果辦理了花期銀行和美國航空的聯名信用卡,開卡就可以獲得 3 萬或者 5 萬里程,以及兩張貴賓候機廳券。IdeaWorks 的統計顯示, 2017 年美國三大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計劃收入平均佔了輔助業務收入的52%,廉價航空公司西南航空這部分收入甚至達到了 80%。

在中國,東航、國航和南航的年報里也都提到了會進一步發展它們常旅客計劃。目前該計劃做得最好是國航,2017 年會員數量達到了 5091 萬人,東航和南航的會員數分別為 3737 萬 4794 萬人。此外,國航還在 2017 年財報透露,其常旅客貢獻收入占公司客運收入的 43.7%,同比增加了 19.6%。

目前中國的航空公司收入以機票收入為主,包括常客、行李費等在內的輔助收入佔比較少。一位曾經在東航工作的人士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東航目前還是以機票收入為主。具體行李費收入不確定,但據其虹橋地面服務部同事表示,現場的行李收入不高。

2017 年,中國各級政府給三大航一共補貼了 120 億補貼,佔了總利潤的 35%,但這不會成為常態,等到補貼停止,國內三大航公司也和美國航空公司一樣,同樣也需要面對開拓輔助收入、想辦法增加利潤的問題。在此前飛常准舉辦的一場線下活動上,已經有民航業的人提到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中也有在考慮推出基礎經濟艙的計劃。

製圖/吳羚瑋

題圖/Steemit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邪惡娃娃安娜貝爾將出新作,「招魂宇宙」還在擴張
Nendo 在澳大利亞辦展,為荷蘭錯覺藝術大師搭建「幻像」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