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詩中的「蘋」、「蘋」、「萍」,你能分得清嗎?

古詩中的「蘋」、「蘋」、「萍」,你能分得清嗎?

舉頭天外之想

撲去俗塵三斗

「鴻鵠」梗算是翻篇了。挨噴是應該的,誰讓你是北大的,換成X大的誰管你。

況且明眼人都知道網友們是沖著背後的那個東西去的。這就是個「打架干不過人家,趁個機會打人家孩子」的事兒。

其實林校長只是觸碰了博(luàn)大(qī)精(bā)深(zāo)的中國漢字文化的「冰山一角」。

今天要說的是:

古詩中的「蘋」、「蘋」、「萍」仨字你能分得清嗎?

代表詩作如下:

鹿鳴

【先秦】

呦呦鹿鳴,食野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過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都是名篇佳什噢。

《詩經名物圖解》:蘋

「呦呦鹿鳴,食野之。」一句出自《詩經 · 小雅 · 鹿鳴》。

陸璣在《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這樣釋「」:「藾蒿,葉青色,莖似箸而輕脆,始生香,可生食。」

此處的「」是原野上的一種蒿草。從詩中可知是鹿愛吃的。參照《詩經名物圖解》,樣子大致如上圖,模糊,看不到細處,聊勝於無。

《鹿鳴》一詩中的「」與今人熟知的蘋果的「」是完全不同的。

咱們今天慣見的蘋果品種是十九世紀從國外傳入的,在《詩經》產生的先秦時代是沒有的。

網路圖片:蘋

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一詩中「晴光轉綠蘋」的「」,今人也是相當不熟悉。

其實「」在詩詞界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

大家常講的「風起於青之末」一句中的「」就是它。而另一版「風起於青萍之末」則純屬以訛傳訛。

戰國時楚國宋玉的《風賦》中有句:「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可作為實證。

」與「」同是水生植物,但兩者完全不同。

是多年生水生蕨類植物。莖橫卧在淺水的泥中,葉柄長,頂端集生四片小葉。亦稱「田字草」。

則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葉子扁平,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葉下生鬚根,稱「浮萍」。

網路圖片:萍

相較可知,「」與「」區別還是蠻大的。

最大的區別:

」是根漂浮於水中的,「」的根則是扎在泥中的。

」字入詩,先秦就已經很常見了。

《詩經》中有《采蘋》一詩。其中有句:於以采蘋,南澗之濱。

魏晉以來,人們更多地賦予了「」以相思、別愁的寓意。

杜審言「晴光轉綠蘋」,即取此意。更有柳宗元的「春風無限蕭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句,溫庭筠的「腸斷白蘋洲」句。

」則由於隨水漂流,常喻人漂泊不定。諸如:「斷梗飄萍」、「浪跡萍蹤」。

與「絮」、「蓬」同取飄零之意。

文天祥《過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句即是此意。

題外話。

」字看著彆扭不?只因為是繁體。那「」字就沒簡化嗎?答案當然是簡化啦。

《簡化字總表》中,「蘋」簡化為「蘋」,易與蘋果的「蘋」、食野之苹的「蘋」混淆,個覺不妥。還是簡化為「艹」+「頻」,為好。

幸好《現代漢語詞典》已作修正。但在電腦輸入法中是打不出來的。所以在很多詩詞版本中「」字又回歸了繁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碧榭 的精彩文章:

流碧榭·詩箋·丁酉

TAG:流碧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