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老書法家、進士金息侯,書技不輸沈尹默,篆書古雅而飄逸
北京大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文化人心中的殿堂級學府,那裡有滿腹經綸的學者、有令人嚮往的學術氛圍……
圖中篆文,是金息侯所題
清末、民國時期,北京大學的許多教師、學生,都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記,也出現了一批卓越的學者、書法家。
但,如果要排出北京大學的幾大書法家來,卻有很不同的見解。在北大書畫協會會長張辛看來,著名且有實力的書法家只有幾位——如沈尹默,李志敏等。
他還提到了一位——至今幾乎不為世人所知,書法造詣卻和沈、李並駕齊驅的書法家——金息侯,咋一看上去,這人十分陌生,但稍稍一了解,就覺得這個定位所言不虛。
金息侯是誰呢?他的背景可不一般。他是晚清旗人鳳瑞將軍之子,是滿族人。在清朝晚期,滿族人,能讀書者少,能讀書且有成績者更少,金息侯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他通過自學努力,沒有藉助父輩關係,成功考中1904年進士,他的學識能力可見一斑。大約在這時,他在京師大學堂里擔任官職,也就和北大有了一定的聯繫。
此後,時代改易,金息侯擔任過不同領域的官職。職務都不顯眼,也許,他註定不是一位政客,他只是一位文化人士。
1931年之後,50多歲的他,開始參與各類社團,文從沈夢了解,書法是他的主要興趣點,篆、籀是生活的主要內容。因此,這時,他的書法,在圈內相當有名,酬唱應和,絡繹不絕。
1949年之後,年逾七旬的金息侯被聘任在文化部門就職。他也減少了交往,創作多本史料著作!
金息侯的書法,只聞其名,難見其作。網路上僅僅能搜到幾幅他的作品,且都是篆字,或許不夠全面,但足以展現他獨特的書寫風貌。
金息侯的篆字書法,寫得輕鬆,古雅而飄逸,不入時俗,極具風貌,這大約是他能被認為是北大史上著名書法家的原因吧。
他一生,平平淡淡,真實生活,不為名利,不計得失,這也許是他被認為是北大史上名書法家的另一個基礎原因。畢竟,一個人只有做到人和書法相融洽、相契合,才是真正的一代書法大家。
奈何,如今,世人對金息侯所知甚少,即使北大學子,又有幾人聽過他呢?


※《山西省辛亥起義日記》:較好的書法手稿,價值較高的文物級史料
※中國花鳥畫的意境美——馬志剛作品欣賞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