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你對生活有疑問,博物館裡永遠有答案

當你對生活有疑問,博物館裡永遠有答案

人為什麼要去博物館?

有的人說「為了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有的人說「無法用腳步丈量的世界,不曾感受過的時光洪流,在這裡有跡可循」。

美棠君最喜歡的答案,來自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他說「在充滿詩意的優良構造的博物館裡,我們不是因為發現了喜愛的古玩而感到安慰,而是因為忘記了塵囂而感到心安。」

更進一步,美棠君覺得這份心安,不僅僅只是忘記了塵囂,還因為,人們找到了生活的答案。

museum

博物館

是一種現代權利

「博物館」這個詞,並非中國的原生辭彙,而是經由日語翻譯的舶來品。但因為「博物」的詞義,往往讓人更多的關注於數量龐大的藏品,卻失去了英文辭彙中的精妙。

博物館在英文中為「Museum」,詞根是「muse(繆斯)」,在希臘神話中,muse是阿波羅身邊的靈感之神。因此,有一種對博物館的解釋是,「無中生有的才華只有神才能做到。

吾輩凡人,只能常去靈感的神殿朝拜,方能獲得取之不竭的智慧和源源不斷的靈感。」這樣理解,博物館的形象,豐滿了許多。

其實,普通人能走進「繆斯神殿」的歷史還很短,不過一百多年。在此之前,博物館並不對公眾開放,而專屬於皇家或學者。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中產階級大量產生,富裕之後的人們從生活必需品轉向對美觀、愉悅和文化的追求,才開啟了博物館的高速發展的歷史階段。

今天我們引以為豪的故宮博物院,就是1925年正式對公眾開放的。

museum

博物館

是一種生命脈絡

面對萬物興衰、文明漲落、宇宙運行這些宏大的問題,以人類短暫如塵埃的生命,不依賴前人積累,而企圖獨自理解,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歷史長河中,屬於學者的博物館,為人類提供了可以比肩繆斯的神聖場所。

而對於今天的普通人,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極大的豐富。但要想和歷史、文化面對面的直接交流,依然沒有哪一種途徑可以替代博物館。

當我們在國內的各大博物館裡,看著眼前的一絲一綉,一樽一瓷,一碗一箸,一閣一瓦,一檐一榫,一卷一碑,一筆一畫,我們就會發現文明的基因,至今仍然活在我們的生活里。

這些藏品,真切的承載了中國人的生活秩序、審美情趣、禮儀制度和人文思想。

作為遺產,它豐盛但支離破碎,被時光掩埋,有些至今未複合歸整。作為營養,它能為今天的人們提供情感歸屬和身份認同,開啟記憶和靈感,並在全球化時代不迷失於「我是誰」。

生命的脈絡,在博物館裡,以無比清晰的方式呈現著。

museum

博物館

是一種生活方式

作家祝勇,有一本散文集叫《紙上的故宮》,這本書精選了他所著「故宮系列」中最優秀的散文,有的是鑒賞故宮博物院書畫、古籍、文物;有的則是從一件件物品中,史海鉤沉。

讀來非常有趣,彷彿他穿越回了幾百年前,目睹了一次次歷史事件的發生。在介紹自己創作經歷時,祝勇就說到:「對於寫作者來說,故宮是一個幸福之地,因為它可以無窮無盡地激發創造力。」

而對於每一個關心生活的人,博物館都是一個幸福之地,因為它可以無所不知的告訴我們,生活的模式從何而來。古代中國是尚禮的社會,很多物質為「禮」而生。

因此有了精緻的祭祀酒杯,有了禮樂,有了繁複的穿戴禮儀。受「禮」的約束,中國人不喜歡西班牙式血腥的鬥牛,不像古羅馬人熱衷於在角斗場瘋狂……

生活的方式,又因何而起。

古代中國人的業餘喜好是溫和而精緻的。他們喜好鬥茶,因而創造了花樣繁多的泡茶方式和茶壺茶杯;古代中國人用玉佩約束走路的速度,越慢越高貴,於是,玉佩成了身份的象徵。

這是精神的物化,因為這些物化了的精神,我們依然可以從那些物件里一窺古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最簡單直觀的一點,當我們去博物館尋找生活的答案,我們的生活方式中,就多了「品鑒」,而不只是「打卡」。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許多博物館將推出特展。

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確定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你身邊的博物館,都會推出哪些「超級連接」的驚喜呢?

正逢周五,連著周末兩天,正是看展的好機會,期待你收穫和靈感的周末。

說明: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利美棠 的精彩文章:

TAG:保利美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