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思想者》-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徵

《思想者》-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徵

《思想者》是法國雕塑家羅丹創作的雕像,該模型在羅丹的指導下有多個雕塑,最主要的雕像為青銅,底座為大理石材料,尺寸為180x98x145厘米,現藏於巴黎博物館。

1880年,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即將動工,法國政府委託羅丹為它的青銅大門做裝飾性的雕刻。羅丹以但丁的《神曲·地獄篇》為主題,創作一件表現人間地獄的雕塑。這就是後來的《地獄之門》,他花了37年的時間也沒能很好地完成這件作品。

《思想者》最初是為《地獄之門》這件龐大的雕塑構圖所作的小稿,《思想者》居於《地獄之門》的中心位置。在《地獄篇》里,有地獄罪行裁判者的形象。西方的藝術家們曾把這裁判者描繪成可怖的、權力無比的巨人。羅丹卻賦予這形象以新的內容,把他雕刻成嚴肅和深沉思索問題的勞動者。這個勞動者有粗壯的體魄,但是他的力量卻被桎梏著、束縛著。似乎在思考中凝聚著對自己,對人類命運憂慮和關注的心情。《思想者》被羅丹做成等人大小的雕刻,並鑄成銅像。

計劃安放在《地獄之門》的頂上的《思想者》是這尊群雕的統帥,他不但是這個「萬惡的世界」的目擊者,也是一個清醒而又痛苦的思想者。最初,這尊雕像的名字並不叫《思想者》,羅丹給它命名為《詩人》。後來,這尊雕塑從《地獄之門》中獨立了出來,參加一次展出,羅丹重新給它命名為《思想者一詩人》。就這樣,《思想者》這個名字很快傳開了。

《思想者》塑造了一個典型的藝術形象。它不但是人類每一個個體的代表,也是人類總體的代表。從個體而言,這個巨人彎著腰,屈著膝,右手托著下領,在靜靜的思考著人類整體發展的艱難和所經歷的各種苦難。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有力的拳頭觸及厚厚的乾裂的嘴唇的姿態,表現出一種極度痛苦的心情,但最終表現的是反抗和鬥爭。在這深刻的沉思中,體現了偉大詩人但丁內心的苦悶,這種苦悶的內心情感,通過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藝術處理,生動地表現出來,例如前額和眉弓極度的向外凸出,雙眼又極度的凹陷,隱沒在暗影之中,增強了苦悶沉思的表情,小腿肌鍵的伸張與收縮,極力彎曲緊扣地面而保持穩定的腳趾,有力地傳達了這種痛苦的情感。這種表面沉靜而隱藏於內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思想者》作為羅丹一件藝術傑作,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一直都起著很大的作用,人們把它作為一種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徵。

羅丹的作品第一次來到中國展出是1993年2月15日至3月15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的《法國羅丹藝術大展》,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巨型青銅雕塑《思想者》,這是《思想者》首次在法國本土以外展出。2014年11月27日至2015年3月2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永遠的思想者——羅丹雕塑回顧展》,《思想者》再次展出。

1993年中國美術館青銅雕塑《思想者》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Rodin,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法國雕塑藝術家,被認為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藝術家。其作品架構了西方近代雕塑與現代雕塑之間的橋樑,歐洲兩千多年來傳統雕塑藝術的集大成者、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造者。

奧古斯特·羅丹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他功課卻很糟糕。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他14歲學畫,後又學雕塑,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創作裝飾雕塑五年。曾經當了一段時間的修道士。1864年,羅丹隨著名動物雕塑家路易·巴耶學雕塑。1875年游義大利,深受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啟發。1878年羅丹展出《青銅時代》後,使其以後的作品更富於表現內在的精神氣質,他的代表作《地獄之門》共186個形體,歷時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沒有完成,其中的《思想者》、《吻》等獨立成為享譽世界的名作。1900年奧古斯特·羅丹在巴黎舉辦作品展,確立他作為一個雕塑家的聲譽。1917年11月17日羅丹逝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為自己 的精彩文章:

《論語》 :學者為己

TAG:讀書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