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MTI初複試經驗

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MTI初複試經驗

今年分享的考研經驗來自北外的日語MTI,北外MTI的經驗帖不多,希望能對有志報考北外日語MTI的同學有所幫助。感謝作者。

大家好,我是青花魚。我報考了18年北外的日語MTI並有幸被錄取了。在此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備考的經驗,希望能給想要報考北外的同學一些幫助。

我是一名往屆生,之前在日企做過2年翻譯。但是由於兩年間接觸的內容多是技術相關的,再加上工作後期也參與了翻譯之外的工作,兩年下來日語翻譯水平並沒有長進,深刻感受到了「日語說得好並不一定就能翻譯好日語」,這在後面的備考過程中也越發地感受到了這一點。個人經歷我就長話短說了,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下北外的MTI日語口譯相關的內容。

相信大家也已經知道北外2019年的考試科目做了調整,調整之後將不再需要考二外,而是翻碩日語,關於二外日語我就不分享了。另外,政治的話,相信大家已經看過很多相關的經驗分享了,在這裡我也就不多言了。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門 圖片來自網路)

主要的分享內容是日語翻譯、百科與漢語寫作及複試。

日語翻譯分為三大部分。

1、詞條互譯(日譯漢15個、漢譯日15個)

2、日漢互譯(日譯漢2篇、漢譯日兩篇)

3、日語作文

4、

詞條互譯

下面是18年考的互譯單詞,抱歉沒有收集到全部。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日譯漢

人間ドック 品薄 駆け足 知らぬが仏 創意工夫 リース IOTNPO

物は言いようで角が立つ

漢譯日

乾涸 宇航員 不忘初心 里程碑 季度 旅遊景點 春運 快遞 雲計算 行百里者半九十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這一部分主要靠平時的積累。18年的日譯漢考的15個詞條並沒有明顯的傾向,而漢譯日則是熱點19大相關的辭彙較多。關於這部分的備考,我用到的資料以及公眾號如下:

《新編漢日日漢同聲傳譯》-宋協毅

日語口譯實務三級/二級

人民網日語版

人民中國

在學習方法上,我是把這些資料中的詞語挑選出來,把單詞抄在了國譽的黃色筆記本上。大家可能都有用過,就是經常拿來做翻譯筆記的黃色速記本。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複習的時候可以擋住其中一邊的單詞,讓自己快速反映出單詞的意思並檢查。這樣積累下來,如果以後自己想要錄製quick response的練習也可以隨手就找到資料。當然,大家也可以用excel的方式來記錄,不過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總覺得抄過一遍記憶能加深不少。

另外,關於複習周期上,最好能夠給自己定一個複習周期,這也是我在複試準備的時候給自己立下的規矩。熱詞的積累我一開始也是保持著三四天一複習的頻率,不過由於二外英語需要複習的東西也不少,到10月我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了英語的寫作以及翻譯練習上了,對單詞的複習周期就變成了大概是每兩個星期一複習,一積累。

到了臨近考試的12月,我又開始恢復每天早上抽出半小時的時間複習的習慣。考研是長期戰,所以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一下複習周期。

日漢互譯

今年這部分並沒有很難,日譯中兩篇。其中一篇講的是在當今追求效率的社會背景下,很多東西都被系統化,變得什麼都有章可循,辦事都要按照規矩來,並發表了作者對此現象的看法。

另一篇則是講日本開發出了一種可以即時判斷食物熱量的眼鏡。中譯日部分一篇是講音樂對人心靈的洗滌,另外一篇則是關於教育辦學,風格跟人民中國那本彙編中的文章頗為相似,出現了「望子成龍」「兩隻腳走路「這些說法。

日漢互譯這部分我主要就是用的是日語口譯實務三級和二級兩本書。前前後後一共看了三遍,每篇文章都自己抄了之後自己翻譯並跟譯文對比,積累表達方式。到了後期就沒有再手寫,改成了視譯。不但是因為手寫累了,也是因為複試中會考查視譯,後期就每天早上視譯一個單元。

日語作文寫作

關於這部分,我看了以前學姐們寫的經驗帖,說到如果有日語基礎還是寫的出來的,我也就沒做多少準備,考試前幾周我把百科與漢語寫作中積累的素材用日語寫了一遍,其中就把自己在網上搜的餓了嗎和美團外賣帶來的白色垃圾相關的文章翻成了日語。

剛剛好這一次考的是關於環境的內容,我就引用了之前翻譯的文章里的數據。另外,由於北外的二外英語大作文是雅思作文,在備考中也積累了關於環境、城鎮化、教育、網路等相關的素材,便活用到了日語作文中。今年雖然不考二外英語了,但是大家在平時積累漢語寫作素材時有意識地挑一些例子來記,活用到日語寫作當中。

接下來說一說百科和漢語寫作。

這部分我分數考的不高,118分。百科詞條寫的不是很好,主要是大作文把我救了回來。

這部分用的是資料有

不可不知道的2000系列(雖然幾乎整套都買了,但是主要看的文化常識和人文常識)

北外學姐整理的往年真題以及師姐整理的資料

(在這裡附上學姐的微店的鏈接,不是來做廣告的。學姐整理的挺全面,方便記憶。另外喜馬拉雅上面還有百科詞條的音頻,單靠死記硬背比較枯燥,聽音頻也可以加深記憶)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120407&ifr=shopdetail&wfr=c

《中國文化概論》-張岱年、方克立

《中國文化概要》-陶嘉煒

《西方文化史》-徐新

《應用文寫作》-夏曉鳴

《作文素材》

百科知識

百科詞條我是從7月份開始準備的,每天記憶30個詞條。分三輪複習。從往年的真題來看,北外喜歡考查文學、歷史、地理、文化常識。特別喜歡考《紅樓夢》、《牡丹亭》、《西廂記》。幾乎每一年都會有三四個往年考過的詞條,所以真題一定要背。還有一些新聞熱點以及諾貝爾文學,例如18年就考了「印巴控制線」和「石黑一雄」。在記憶詞條的時候可以分點記憶,把一個詞條拆分成4到5個記憶點。

之前看過學姐的經驗介紹,貌似說打分時0.5分一個點。如果記憶模糊的就不要寫了,寫錯了反而扣分。考試的時候如果遇到自己完全沒有見過的詞條,可以對材料進行改寫,將原題中給到的信息進行改寫,也可以勉強得到一些分數。

五、漢語寫作

漢語寫作分應用文寫作和大作文。這部分也是要把往年的真題整理一下。北外考的應用文寫作主要就是幾個類型,消息、產品說明、旅遊廣告等。這個大家可以看看往年真題,然後自己練習。這部分建議不用過早複習,我是10月份才開始看應用文的格式和仿寫,到了考前2周才開始集中記憶格式和自己寫過的內容。

而大作文的寫作,因為北外考過散文,再加之我喜歡林清玄的文散文,前期抄了一些優美的句子,有一搭沒一搭地積累著素材,但是這時候還沒有意識到怎麼活用。

大概是臨考前一個月的時候,看到了日語職翻聯盟分享的一篇文章,講到作文素材的活用,這個時候我才抓緊時間對作文素材進行分類。這裡也附上那篇文章的鏈接。

托這篇文章的福,才有了後面我對素材的整理,也才有了大作文的一氣呵成。謝謝日語職翻聯盟這個平台,謝謝唯斯。

積累了素材之後,大家最好要定期練練筆,如果時間緊張沒有空閑把整篇文章寫出來,也可以自己把開頭結尾寫一寫,思考一下素材要怎麼安插,論點和素材之間怎麼銜接。

(北京外國語大學 圖片來自網路)

關於複試

終於把初試的內容寫完了。接下來是複試。

先來說說18年的複試,18年複試取消了筆試。不過北外的複試每一年都有些許變化,建議大家還是要準備筆試。

18年複試的內容是日譯中聽譯和中譯日視譯。與往年不同的是,聽譯和視譯前沒有了準備時間。往年進去面試前會在別的房間給你十分鐘的準備時間,可以查字典。18年的複試是輪到你就直接進去,還沒等你弄清楚狀況就開始播錄音了。我想這是在考查考生的臨場反應能力。

聽譯部分的內容是是對翻譯這一角色進行討論的一篇文章,說到了翻譯在翻譯時要代表發言人的立場,以第一人稱進行翻譯,但是又必須遵守一些翻譯規範。還說到了聽眾聽到的信息是經過翻譯的過濾之後表達出來的。文章分成四小段進行聽譯。

等你坐定之後,老師就會開始放錄音,錄音會提示你,在提示音響之後開始播錄音,播完之後你即可進行翻譯,然後再繼續播下一段。一小段有3個句子左右,類似CATTI考試。而視譯部分考的是一帶一路相關的內容,偏政經類型的一篇文章,難度不是很大。考試的時候會先讓你用中文通讀一遍,之後就開始視譯。

除了聽譯和視譯以外還有一個中文面試,主要是詢問一下大學的情況,例如為什麼報北外,大學有沒有去日本留學,N1成績如何,畢業論文準備些什麼之類的。

關於複試的備考,我是從考完試1月份開始複習的,不過複習強度不大,主要是聽聽紀錄片和NHK新聞,目的是保持耳朵對日語的敏感度。到了初試成績出來後就開始正式複習了。用到的材料有:

《新編日漢漢日同聲傳譯》-宋協毅

NHK新聞(NHKジャーナル)

訪談節目:クローズアップ現代/カンブリア宮殿

NHK紀錄片

人民網日語版

備考過程中保持每天做兩篇筆譯,聽譯方面沒有花很多時間在「譯」上面,更多是花在「腦記」上了。每天早上做NHK新聞的影子跟讀,適應了新聞之後會拿語速稍快的NHKジャーナル來跟讀,並把不會的詞和沒見過的表達抄寫下來。到了下午2點多精神最好的時候就開始練複述。

因為知道自己在短期內不可能把筆記練好,再加之以前做翻譯的時候也是大部分用腦記,所以還是把重點放在了記憶力的鍛煉上了。

這一點在後來面試的時候還是有發揮作用的,因為緊張就會根本不知道自己筆記在寫什麼,所以在聽譯後兩段時我調整了一下,把注意力放在了聽上面,才把要點記了下來了。強烈建議大家從初試就開始鍛煉聽譯和視譯,形成自己做筆記的方法,不要像我一樣等到複試再著急。

以上就是我的備考經驗分享,謝謝大家看到了最後,很抱歉寫得像流水賬一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最後,還是要說一下,考研是一個持久戰,大家要勞逸結合,鍛煉鍛煉身體,鍛煉身體能夠刺激大腦,讓你的大腦感覺到愉悅,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另外,如果感覺壓力太大的時候可以適時給自己放一天假,放假之後再回來學習會更加集中。

氣餒的時候多看看經驗帖,去年我看了無數遍經驗帖,每次累到不行我就看看經驗帖,瞬間就打雞血,恢復到戰鬥當中。

還有,關於是否要早起這一點,我覺得也是因人而異的,一開始備考時我每天七點起床,可是發現效率很低,晚上容易困。後面我就調整到8點半起床,晚上12點半或1點睡覺。所以,找到自己的高效區間很重要。

主界面輸入以下關鍵詞

①回復「答疑」,發送本人受CATTI考評中心邀請進行的CATTI備考答疑匯總~

②回復「考研」,給你看學長和學姐們的翻碩考研經驗~

③回復「真題」,獲取翻譯資格考試(CATTI)真題資料匯總~

④回復「推薦」,獲取往期部分內容~

⑤回復「考研真題」,獲取日語MTI考研資料(資料逐漸更新)

⑥回復「指定教材」,獲取翻譯資格考試官方指定教材電子版(建議購買正版)

⑦回復「微博」,關注唯斯的微博賬號~

⑧回復「讚賞」,~原創不易,需要您的鼓勵~

部分資料收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本人刪除

同時可以多查閱本號的子菜單內容。

翻譯資格考試、翻譯碩士考研交流群

群費20元請通過QQ錢包支付進入,不接收微信支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語職翻聯盟 的精彩文章:

18廣外學碩——從三本到廣外,終於圓夢

TAG:日語職翻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