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濕氣太重會減壽?專家揭秘:做到這5點,濕氣跑光光,重回18歲

濕氣太重會減壽?專家揭秘:做到這5點,濕氣跑光光,重回18歲

南京中醫院陳天啟教授

濕為陰邪,得陽則化氣,氣行則水行, 氣化則濕亦化, 故治濕當以調暢氣機為要務, 上下通順,內外暢達, 則可使邪有去路。濕邪不除,越補越毒!體內濕氣重的癥狀正是一個人脾虛,氣虛,胃弱,腎虛,肺弱,腸胃排泄都出了問題而表現出的癥狀。身體的多個重要器官受到濕氣的入侵,自然百病纏身。讓我們來揭開濕氣的神秘面紗吧!

這些表現是在提醒你:該為身體祛除濕氣了

1、頭髮容易出油,髮根處油膩,而且面部油脂較多,容易油光發亮。

2、睡覺時容易流口水,會有口臭,身體也會出現一定的氣味。

3、常常感到身體乏力,精神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

4、睡覺時還會打呼嚕,天氣稍微寒冷就會咳嗽,而且痰較多。

5、臉色蒼白,沒有氣色,容易出現蠟黃、黑黃等膚色。

6、眼袋下垂,出現黑眼圈,還會造成臉部的水腫肥胖,減肥後也容易出現反彈的情況。

7、耳朵後面的毛髮粗糙,且容易脫落,耳道內容易形成比較粘稠的液體,耳朵內部都會出現氣味。

8、小肚子圓潤且較大,體內有脹氣,身體容易出現浮腫。

9、平時會感覺到身體較累,不想說話,覺得做什麼事都沒有興趣,沒勁。

10、身體性器官機能衰退,對性興趣質量不高,容易出現性冷淡。

11、大便稀粘腥臭,粘稠,不容易被水沖刷乾淨。

12、陰部潮濕,瘙癢異味,細菌等容易滋生產生婦科疾病。

如果你有2~3種以上的癥狀,就要注意去濕氣了,體內有濕氣可以引發各種疾病,長期不去調理,將會引起更嚴重的問題。只有濕邪少了,那些所謂的現代病才會遠離我們,惡性腫瘤、慢性疾病才會失去溫床。下面讓我們來合力祛濕吧!

5個祛濕實用招,徹底擺脫濕氣煩惱

1、飲食調理

扁豆、甘藍、葫蘆、蘑菇、綠豆、絲瓜、獼猴桃等夏季常見食物可清心泄暑,健脾除濕,並且營養充分,這些食物都可以作為夏季濕氣偏盛之人養生保健的食物,幫助調理和清除體內的濕氣。

2、艾灸昇陽化濕氣

濕氣容易困傷脾陽,導致體內痰濕加重,通過適量的艾灸可促進毛孔腠理的張開,將體內的餘熱和濕氣排出。

主要可艾灸的穴位有:中脘、水分、神闕、足三里、胃俞穴、三焦腧穴等。

夏季艾灸時間不宜過長,艾灸穴位不宜過多,每次可選擇三兩個穴位進行艾灸,以局部穴位皮膚髮紅髮燙時為止。

3、拔罐排出濕氣

拔罐是最好最快的除濕方法,具體的操作方法為:依次將火罐吸拔於背部,直至背部拔滿為止,留罐約10-20分鐘後取下火罐;或者先用精油塗抹後背,再以走罐法分別沿著背部的膀胱經和下肢的膀胱經進行拔罐,重點在脾俞穴和三焦俞穴處來回走罐,直至皮膚潮紅為止。

注意:在拔罐後30分鐘以內不可洗澡或者接觸涼水。

4、中藥膏滋除濕

中藥名方膏滋,是目前治療濕氣,祛濕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且對人體沒有任何的副作用。患者可以選擇傳統名貴24味中藥製成的名方,此方資質極佳,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堅持傳承數百年的古法古方,配置的主要十多味名貴中藥有薏苡仁、芡實、茯苓、白扁豆、藿香、雞內金、百合、葛根、菊苣、魔芋粉、甘草、砂仁、肉桂、山藥等。此方有治療口臭、痘痘、便秘、失眠、面色差等功效,為健脾祛濕之中藥名方,被稱為中醫藥界的祛濕神葯,這名號得益於它拔尖的健脾祛濕、消腫排毒功用。此方名為——【【肖淑之清濕飲】】

此方因其安全性和實效性甚好,獲得了國內很多醫生和患者支持,自主傳播其口碑。政府給予此方大力扶持,患者不用去醫院花冤枉錢,自己在家手動網路查到,即可找到,使用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在這裡提醒患者,濕氣比較頑固,一定要有信心治療。

5、按摩除濕

夏季濕氣重的人特別容易睏倦,四肢沉重,食欲不振等癥狀,通過正確的穴位按摩可有效的改善這一狀況。選擇穴位:肩井穴、承山穴、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取坐位,上身肌肉放鬆,用按摩者以食指和中指按壓雙肩上的肩井穴,力度逐漸加重,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每次按下之後保持3秒鐘,反覆20次;然後雙推彎曲,用雙手指指腹同時按揉右腿上的足三里穴,力度逐漸加重,以有適度疼痛為宜,順時針按揉30圈,然後再以同樣的方法按揉左腿足三里;最後先用雙手拇指指腹同時按揉左腿上的承山穴,開始時輕柔舒緩,力度逐漸加大,以有適度的酸脹和疼痛感為佳。順時針按揉30圈,然後用同樣方法按揉右腿。

溫馨提示:濕氣重的人不能吃什麼

不僅是紅棗,濕氣重的人日常飲食中還要注意,這些食物也要慎吃。總體來說,寒涼、粘膩、不好消化等濕氣重的人都最好能避則避,但具體食物要看做法和季節,比方植物中的瓜類,夏季適當吃無妨,入秋後其寒涼性比較突出。

又比如雞平和微溫(而鴨相對來說認為偏陰偏濕),不過做得油膩的話,濕氣重的吃了雞一樣有一定的反應。諸如此類例子很多很多,雖然食物的確有 種種偏性,但是機械地說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並不妥,食物最好保持一定多樣性,不要過於偏食,只要注意其性質有所側重就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春季易上火、濕氣重?不要錯過這個養生妙物
穀雨攜雨而至,溫差大濕氣重怎麼破?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