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真正的英雄拯救的是人心
【影視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詮釋,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戲,還有被聚焦了的人生和人性......】

Midnight
Midnight
Coldplay
00:00/04:54
哈嘍!已經快一年沒在日誌裡面介紹和更新東西了,完全是因為懶啊!其實有好幾次都已經寫了一半了,不過因為中間斷開,然後也就沒有繼續......今天剛好是要做《跨文化傳播》的作業,準備寫一篇影評,然後就想把這部電影也介紹給有興趣的同學啦!
【關於電影】
這部電影是美國很經典的戰爭影片之一,由著名導演斯皮爾博格執導,著名好萊塢影星湯姆漢克斯主演。
電影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二等兵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戰死。
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只為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當小分隊的士兵們陷入敵區,面對隨時降臨的各種危險,他們逐漸懷疑這項任務的合理性:為什麼這個士兵,就值得讓八名士兵去冒死拯救?瑞恩的一條命為何比他們的生命更有價值?但是,儘管他們心存疑惑,他們還是堅決執行上級的命令。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條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戰爭中受到考驗。
PS:這部電影略長,大概2個小時50分鐘,所以大家看的話,挑個安靜有空的下午吧!或者夜深人靜時~(我昨晚將近12點開始看的,看到將近3點,然後完全失眠) 。影片前26分鐘是關於故事背景介紹,戰爭畫面略血腥,所以看的時候還是別吃東西...... 【小編忠告】
整部影片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在2小時33分左右時,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米勒在中槍之後倒地,倚坐在機車旁邊的那幅畫面(就是上面那幅圖片的場景)。
當時的他身受重傷不能動彈,對面一輛德軍的坦克直徑朝他開過來,好像馬上就要從他身上碾壓過去。他在那一刻依然用顫抖的手不停的朝著坦克開著槍,在混亂的戰火聲中,那一聲聲的槍聲顯得格外的無助……
就在坦克逼近時,一個槍聲之後坦克爆炸了。隨著米勒的視線,我看到了上空一架架美國轟炸機的飛過,米勒的無助也轉變成了希望。這也許是影片中「美國精神」的體現吧!「不管你是誰,只要你有危險,我們會來救你!」
【關於影片的爭議】
這部影片當時一經放映就好評如潮,但同時,它也引發了一個值得爭論的問題:用八個人的性命去換一個人的命,到底值不值?
第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是在《法理學》課上,當時我還沒有看過這部影片。就老師拋出的這個問題,我當時腦子裡面的答案是: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從你上戰場的那一刻起,你就應該做好回不來的準備,你死那是你的宿命。
後來我回去看了這部片子,看完電影再去問自己:八個人的性命去換一個人的命,到底值不值?
其實,也許從一開始我們就弄錯了一個概念。不是用命去「換」,而是「救」!他們八個是去冒險,是有一種死亡的可能性,只是可能性而已,雖然數值可能很大。因為八個救一個,本身就是為了降低成本。
當然,更沒有值與不值一說。有些事情,沒有值不值得,人們只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罷了。最後犧牲的米勒上尉臨死前囑託瑞恩:Earn it中文譯成:「別辜負」,也可以理解為「好好的活著」或者「值得」。我個人更傾向於將之理解為「值得」。
它為本片起了悲壯的一筆。為了讓這一行動「值得」,瑞恩必須要好好的活著,必須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米勒以此告慰戰死兄弟們的在天之靈,也是對自己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關於主演】
說到主演湯姆漢克斯,我想大家應該也不陌生吧!他也是我最喜歡也是唯一喜歡的一位好萊塢男星(為什麼說唯一呢!哈哈,其實是因為我對外國人臉盲,只記得他的臉~~~~)。談不上推薦,因為估計每個喜歡看電影的同學都看過我準備說的幾部電影,因為是真的很經典!(順便附上每部電影后面我最喜歡的一句台詞~~~)
《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圖夜未眠》):這是我看的他的第一部電影,不過當時對故事的印象要遠高於對他本人的印象。
《The Terminal》(《幸福終點站》):這應該是讓我真正愛上他本人的一部影片了!在裡面他依然扮演的是一位細膩而憨厚的男人。
I"ve been waiting my whole life,just don"t konw what the hell for.我這一生都在等待著,只是不知道到底在等誰。
《Forrest Gump》(《阿甘正傳》):這部應該是最為人熟知的一部作品吧 !當時這部影片榮獲奧斯卡6項大獎。
If there is anything you need, I will not be far away.只要你需要,我就在這裡。(這句話應該不管放在什麼場合下都是最動人的吧!)
- End -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