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先生》5月刊封面人物楊洋:人設?不存在的
娛樂圈裡的人越來越愛立人設,然後一個不注意,人設就崩掉了,但大家還是前仆後繼的繼續立人設,生怕自己的形象不夠鮮明突出就無法紅。
在一段時間裡,楊洋的高顏值和挺拔身段讓人難免覺得這又是一個老天爺賞飯吃的「小鮮肉」,一個誤打誤撞闖入演藝圈並且迅速爆紅的幸運兒。可是,從《旋風少女》堅持不用替身,親自完成跆拳道戲份開始,再到《武動乾坤》中,從十幾米的高台往下跳、雙手被捆著拖行,甚至被別人一腳踹在臉上......楊洋在拼盡全力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別人:「我並不是幸運兒」。
楊洋登上《時尚先生Esquire》2018年5月刊封面。在今天這個流行通過「人設」來包裝自己的時代,楊洋反而不需要人設。
2016 年,楊洋的一段舞蹈視頻刷屏社交網路。視頻中,他一襲白衣,翩翩起舞。這支叫作《蒲公英》的獨舞,是他在舞蹈學院的畢業表演,那年他 17 歲。這段獨舞,幫他拿到了當年的現代舞一等獎,時至今日仍被學校當作教科書級別的示範表演。
25 歲的他,闊別舞蹈 8 年,再次跳起這段舞蹈,沒有顯得怯懦生疏。一招一式之間,展露出深厚的舞蹈功底,更多了幾分時光沉澱的穩健和自如。
時光回到 2003 年, 12 歲的楊洋去報考舞蹈學校,彼時的他剛剛小學畢業,毫無舞蹈經驗。多年後他再次回憶起那個考試的下午,每一個細節都還清晰無比: 「那時我根本沒有專業學過舞蹈,考試現場要求考生倒立,我蒙了,因為我根本不會倒立。別的小朋友一個個立好了,我只好硬著頭皮嘗試,結果整個人摔趴在地上。但那時候卻完全不覺得疼,只是想著完蛋了,我考不上了。」
本以為上榜無望,但舞蹈學院的老師看中了楊洋出色的身體條件,將他錄取了。而楊洋也不負眾望,這個入學考試時連倒立都不會的零基礎小孩,硬是在短短三年,一路從舞台邊緣跳到了中心,成長為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他優秀到即使傷病,老師仍然堅持為他保留主舞的位置,甚至毫無保留地誇獎: 「你是這五十年里我見過的最好的學生,先天條件好還肯這麼努力。」如今,楊洋已是如日中天的明星,但回想起那段學舞的時光,仍然會感慨:如果說做演員有什麼遺憾,那就是失去了一個舞者的身份。
天賦異稟是上帝為你開了一扇窗,但那些在練功房流過的汗水、經歷過的疼痛、千萬遍的練習,才能成就真正的出色——這是 12 歲的楊洋就已經參透的道理。
楊洋演起戲來有一種「可怕」的拼勁。在拍《旋風少女》的時候,他堅持不用替身,親自上陣拍了一場場帥氣的跆拳道戲份。帥氣的背後,是腳踝上都是腫包,每天拍完回休息室都是一瘸一拐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打群架的戲,他也是親力親為,受傷也毫不在意。《武動乾坤》中,他出演一名武林高手,更是需要完成大量高難度的武打戲份——從十幾米的高台往下跳、雙手被捆著拖行,被一腳踹到臉上……
在戲中與他搭檔的女演員張天愛回憶起拍攝時的情景,說: 「楊洋真的很敬業,所有的武戲都是自己真來,受了很多傷。為了呈現出更真實的畫面效果,我們的道具都是真正的木頭、石頭,而不是泡沫道具,楊洋就這樣一遍一遍打下去,真的很拼。」
「為什麼這麼拼?」面對這個問題,楊洋滿不在乎地笑著反問: 「不是應該的嗎?」
是啊,從年少時起,楊洋就習慣了經年累月的枯燥練習,習慣了一遍遍糾正動作,習慣了忍著病痛在舞台上全情演出。「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精神早已刻骨銘心。所以那些在拍戲時吃的苦,在他看來再正常不過了——為了最終完美的呈現,表演者必然要付諸足夠的汗與淚。
而此時此刻,楊洋站在日內瓦溫暖的陽光里,光影交錯,塵埃浮動,身後是萬寶龍 Minerva 美耐華錶廠 160 年歷史氤氳而生的奇妙氛圍——時光彷彿在此雋永凝固,又彷彿在此穿越曲折,往日與今時、歷史和未來、風華正茂和歷經滄桑在此交疊……時光醞釀而成的傑出,不斷苛求卓越的信念,成就了此情此景中一種難能可貴的默契。
或許藝術都是相通的,所以作為演員的楊洋,也展現出一個出色舞者的靈氣。有靈氣的演員,細節的把控有時候會有一種令人驚奇的精準,往往一個眼神、指尖一絲顫抖或是嘴角的微微牽動都能讓一場戲立住。而楊洋的靈氣裡面,還帶著一絲韌勁。
2015 年,楊洋出演電影《左耳》,導演蘇有朋曾這樣評價他: 「楊洋是一個對自己很有要求的人,他會反覆揣摩角色,有一點完美主義。」《武動乾坤》的導演張黎,合作過包括王學圻、陳寶國、張國立在內的老戲骨,閱人無數的他很少這樣評價一個新人,他說: 「楊洋是個戲瘋子,他非常敬業、專註、糾結,他所承載的太多,他太想做得更好。」
菲茨傑拉德曾說: 「年少得志的人相信,他的願望之所以能實現是拜頭上的幸運星所賜。年屆三十才顯山露水的人,對於意志與命運之間的比例,會有一套均衡的概念,而直到四十歲才出頭的人,則多半只重視意志。」然而,年少得志的楊洋,顯然早早地就將「意志」二字寫在了自己的座右銘里。
很長一段時間裡,「高顏值」都是貼在楊洋身上的醒目標籤。知乎上有一則提問「如何評價楊洋的長相」,答友們甩出了「馬夸特面具理論」(美國整形外科專家利用黃金比例建立的一個理想美貌模型),以及「三庭五眼」的各種圖表數據,以此證明楊洋的五官和臉形都堪稱完美。而因為自幼學習舞蹈,他身上有一種難得的挺拔和正氣。就像葉錦添說的: 「楊洋有著良好的儀態和氣質,健康而充滿活力的外形。」
導演蘇有朋談起楊洋也毫不吝惜溢美之詞: 「楊洋是個各種角度拍都好看的無死角演員。」 《左耳》的原著作者饒雪漫,因為試戲當天楊洋的一個回眸一笑,當即決定無論如何也要用他: 「我覺得為他串戲也好,為他等待也好,甚至我們可能要冒風險,但是我們也認了,我們覺得可以為了楊洋去等。」
很顯然,楊洋的高顏值和挺拔身段讓人難免覺得這又是一個老天爺賞飯吃的「小鮮肉」,一個誤打誤撞闖入演藝圈並且迅速爆紅的幸運兒,一個被保護得很好的孩子,從未經歷過任何挫折和磨難。正所謂「過期雜誌上登著太多早逝青春,路人的嘴裡全是對別人生命的揣測」,很少有人想過,在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之前, 一個男人要走多長的路。
12 歲,當大多數孩子還在為一雙高級球鞋哭鬧,或為了一場遊戲的勝利洋洋得意之時,楊洋便能認定自己想做的事,毅然決然地跟父母說要去考舞蹈學院,並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一路逆襲到舞台中央。 17 歲時,他可以選擇做一個順風順水的專業舞者,也可以選擇踏進演藝圈這片未知的領土。是一路坦途或是跌宕起伏,彼時的他又怎會知道?但他就這麼一往無前地向前沖著、拼著,直到所有付出的勇氣和努力都變成一場場令自己無怨無悔的演出。
有沒有可能我們都錯了,或許楊洋不是那個被上帝選中的幸運兒,而是憑著常人難以想像的拼勁,一點點撬動命運齒輪的阿甘。
2015 年可以說是楊洋的爆紅之年,這一年他主演了青春電影《左耳》,票房接近五億,出演《盜墓筆記》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張起靈,電視劇《旋風少女》全國同時段電視劇收視冠軍……除此之外,他還在真人秀《花兒與少年》中刷足了好感。隨後在 2016 年年初,楊洋在春節聯歡晚會上首次登台演唱《父子》,成了當年春晚最被熱議的話題之一。緊接著是《微微一笑很傾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作品的接連上映。與此同時,他在微博隨便一則自拍便能有過百萬的「轉贊評」,毫無疑問,這個少年已經漸漸成長為國內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楊洋似乎都表現得近乎完美,他似乎沒有任何缺點,沒有負面情緒,甚至連五官的比例都完美無瑕。伴隨著這種完美的是他展現出的那種一板一眼的認真,一種永無偏差的正確。然而,在這個用「自黑」構建人設,用調侃消解嚴肅的時代,人們開始對完美無瑕的設定有一種本能的厭倦或者說不信——隨著無數自媒體的崛起,無數路人明星的刷屏,大眾似乎開始更偏愛那些真性情的反派、有「槽點」的平民英雄,而不再願意為「偉光正」買單。
完美無瑕如楊洋,在如日中天之時卻掉進了時代的窠臼,洪水般的讚美之中難免泥沙俱下,詆毀或調侃隨之而來。「你怎麼看待負面評價?」面對這個問題,楊洋仍然很認真,用他特有的緩慢語調說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是這麼簡單,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對楊洋來說都是一種自然的反饋,是身在聚光燈下必然要承受的評判。
在楊洋看來,自己從始至終都沒有變過,他從小便是一個認真到有些古板的人,一個太在乎完美而不夠鬆弛的人。這個時代愛這樣的人便愛,若不愛,他也不會為此改變。畢竟,時代的洪流此起彼伏,要變換多少「人設」才能跟得上大眾瞬息萬變的喜好呢?
好在,楊洋從來不是一個人云亦云的提線木偶,所以他不會用流行的「人設」來保護自己,而懂得如何在川流不息中把握自己,認清自己,學會在時代洪流之下堅持自己的思考,不忘本心——這是楊洋一路走來都在思考並堅持的原則。年輕的楊洋,身上始終有股苛求完美、不懈突破又心隨真我的「勁兒」,所以當他作為萬寶龍當前最年輕的品牌大使,與流轉百年的歷史對望,我們能看到他眉目間流轉著心照不宣的認同和鼓舞,某種情懷正在被打磨光亮。
所以可能跟你我想像的不太一樣,這個看起來還有點兒稚嫩的大男孩,從來不是那種隨波逐流,碰巧被機遇推到風口浪尖的人,而是那種能在洪流中牢牢握緊方向的「新男人」。
整理者:Rousi


※《這就是鐵甲》節目錄製照最新出爐 鄭爽微卷長發仙氣值滿分
※趙麗穎今日路透曝光 路人稱讚超可愛
TAG:宋仲基粉絲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