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生命繼續,每一天都有芳華

生命繼續,每一天都有芳華

生命的重啟

文:丁東

時間過得飛快,它從沒有等一等,倏地50多年過去了。

村上春樹在《且聽風吟》中,借著虛擬哲學家的口說:

「我向這房間中至為神聖的書籍發誓:說真話,我只說真話——人生是空的。」

人生真是空的嗎?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喟嘆。

生活有時就是這樣無奈,總有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候,你想像著會怎樣,卻未必如此。

人生總有坎坷,人生總有起伏。

在經歷之後,你會發現,時光殘缺了曾經仰望星空的真純,所謂的美好,在歲月的河流中早已被洗刷得陌生。那曾經殘留在掌心的餘溫,在物是人非的凄涼中,也隨時光的流逝而慢慢地冷卻。

莫言在東亞文學論壇的演講中,舉了這樣一個案例。印度人為捕捉猴子,製作了一種木籠,籠中放著食物。猴子伸進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來。要想拿出手來,必須放下食物。但猴子絕對不肯放下食物。

猴子沒有「放下」的智慧。我們人類有時也像猴子。

就拿房子來說,原本想著只要有個安身的住所就行了,但等有了安身之所,卻想著要是有一個大一點的房子就好了,但真到了擁有了大一點的房子,以為從此可以享受生活了,卻根本停不下來,繼續拼死拼活,為的是還要有更大的房子,於是一生都沒時間享受。

正因為沒多少人懂得「放下」,所以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境界,是那麼的虛無縹緲!有幾個人在短暫的生命中,能真正為自己活一次!

馮唐易老,韶華易逝。年過半百,在生髮「人生是空的」喟嘆之前,正是到了生命重啟的時候了。只是這「重啟」的狀態,絕不是「老而彌堅」的「揮斥方遒」,更不是「老當益壯」的「捨我其誰」,而應該是「老驥伏櫪」的「悠然自得」。

過去的你未必重要,現在的你更不重要。套用一句話說,「感覺不要太好,其實就是根草」。否則,你的生活便難於放鬆而純粹。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像一杯水,無色則純。只要心裡清澈,世事皆宜,無味則淡;只要心裡釋然,瞭然清明,簡單疏朗。

到了一定的階段,必須學會失去與妥協。前半生得到的,後半生都得放下。前半生不甘心的,後半生都得妥協。

能夠解決人生所有問題的途徑不外乎三個:接受、改變、放開。不能接受那就改變,不能改變,那就放開。放下了、妥協了,你會發現,人心就會變寬,世界就會變大,未來依舊美好。這美好不是外部環境能夠給你的,是一種深入的修為,是一種有意義的長久的快樂感。

三毛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畝田。深入修為的過程,是「堅守自我」「救助自我」的過程。

具體而言,即清除內心的雜草,在心頭的高原灑一場珍貴的雨,聞彼岸花香,觀世態變幻,牽一片閑雲,引一抹欣喜,探尋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修養自己的愛好,奉獻自己的智慧,發揮自己的餘熱,以此抵消塵世的喧囂,從而放心又放鬆地享受生活。

如此,當生命注入婉約、注入從容,你會體味人生歸零、生命重啟的幸福:過去的皆為風景,現在的才是人生。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正如《從頭再來》的歌詞:「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摯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

帕斯卡說,人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能思考。

「折一把時光,慢慢地想呀慢慢地瘦」。人生沒有如果,命運不相信假設。因為有了因為,所以有了所以。誰能夠打開生命的枷鎖,誰就能把握人生的潮漲潮落。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人生的境界,說到底是心靈的境界,唯有心靈的安靜,才能鑄就人生的優雅。

淡定看人生,寧靜做自我。只要生命繼續,我相信,每一天都有芳華。

作者:丁學東,筆名丁東,男,1967年出生,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江蘇張家港市政協副主席。發表散文、隨筆、詩歌近百篇(首)。

深夜讀物接受各類文章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你讀詩 的精彩文章:

蔣雯麗:為你創造一個奇蹟
我想用愛將你圍繞,同時給你自由

TAG:為你讀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