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村民在破廟裡撿到一本族譜,祖先竟做過280年皇帝,滿村都是皇孫

村民在破廟裡撿到一本族譜,祖先竟做過280年皇帝,滿村都是皇孫

中國歷史非常漫長,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研究歷史真相成了一件困難的事,好在有史官們對歷朝歷代的記錄,但史官記錄的東西一般是官方的、皇室的,對民間幾乎沒留什麼筆墨,倒是司馬遷有所記載,不過司馬遷也只是記載到漢朝。

為了補充正史方面的不足,很多學者會藉助民間材料來研究歷史,或者參考地方縣誌,或者參考各家各戶的族譜。

族譜是列表的形式來記錄一個家族世系繁衍的情況,還會記載重要人物的事迹,皇家也有家譜,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世家大族的族譜也編修得很細緻,不過有很多在戰火中被焚毀或者遺失。

民間也有很多記載細緻的族譜,但也在歷次變革中丟失了,保存下來的可能會成為一種文物,因為它首先是重要的歷史文獻。

湖北十堰市有一個小山村,村裡有一本具有研究價值的族譜,說起來可真是一件寶物。其實是一本很破的族譜,但記載內容卻可以追溯到唐朝。

村民在破廟裡撿到一本族譜,祖先竟做過280年皇帝,滿村都是皇孫

這個村子生活著一個大家族,保留著祭祀祖先的習慣,他們也不知道為何會大張旗鼓搞祭祀活動,規模跟皇家差不多,可祖先遺傳下來的規矩就要遵守,所以這一天,村民照例去載歌載舞,進獻牲口,舉行祭祀儀式。

就在儀式舉行完,大家回家的時候,一個村民留下來收拾祠堂,發現一本破舊的書,他打開看,卻發現是一本族譜。

他在族譜上找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驚得下巴都掉了,趕緊告訴村民他的大發現,大家開始都不信,後來看了族譜才信了。

皇族的後裔可是高級的身份,何況是李世民的後裔,驕傲的村民到鄰村去說,結果引來了專家。

村民在破廟裡撿到一本族譜,祖先竟做過280年皇帝,滿村都是皇孫

專家連夜趕到村子要求鑒定族譜,村民給專家接風洗塵,讓他「權威的鑒定」,這樣他們出去說也有專業認證。村民主動拿出族譜讓專家看,專家表示要帶回去仔細研究。

後來專家說,這本族譜是真實有效的,李家村的始祖確實是唐太宗李世民,只不過是唐太宗第五個兒子李恪和後代子孫的。

李恪出身極其高貴,他身上有隋朝皇室和唐朝皇室兩種最高貴的血統的交融,他還有獨孤氏的血脈,他十分聰明有才幹,是英雄本質,曾經單槍匹馬闖敵營,不卑不亢談條件,讓敵營將領深為懾服。

毛主席說李恪是「英雄」,他為李世民不立李恪為太子而感到惋惜。

村民在破廟裡撿到一本族譜,祖先竟做過280年皇帝,滿村都是皇孫

李恪的母親是楊廣的女兒,是個公主,然而卻命運多舛,她在歷史上是個不受歡迎的存在,首先她沒得到父親的寵愛,楊廣是個愛遊玩的皇帝,在長安待的日期不超過180天,其他時間都在巡遊的路上,而楊廣巡遊時帶著王子公主若干,卻唯獨撇下楊氏。

正因為楊廣逃竄時候都沒帶著楊氏,所以她才被李世民接收,成為他姬妾中的一員。在她父親死後,她應該守孝27個月,但李恪是在孝期的第26個月出生,可見楊氏在唐宮的地位,仍然是不能自主。

恪母生前也並非一品的四妃,而是二品的九嬪,死後才追封為妃,提高了品銜。

這種出身的李恪也是尷尬,明明血統尊貴,卻屢屢遭到挫敗,一生鬱郁不得志。

村民在破廟裡撿到一本族譜,祖先竟做過280年皇帝,滿村都是皇孫

李家村既然是李恪的後代,又是怎麼來到湖北的呢?

在唐朝末年皇帝被人脅迫的時候,唐昭宗在梁王朱溫的逼迫下,一路向東逃竄,當時李恪的後代也在逃亡的隊伍里。

唐昭宗朝不保夕,害怕李氏皇族血脈斷了,就讓李道(李恪第十一世孫)單獨逃生,不要跟隊伍一起前進,李道就肩負著保存皇族血脈的重任逃亡到湖北,在這個小山村駐紮下來,不斷繁衍,才有了今天這個村子的人丁興旺。

由此可見,李家村的皇族後裔身份是真實的。

村民在破廟裡撿到一本族譜,祖先竟做過280年皇帝,滿村都是皇孫

專家說,族譜他保管了,因為這是國家的財富,上面記載的是國家必須要保管的珍貴的歷史材料,村民一聽,雖然覺得不舍,但也覺得挺有道理的,國家的東西,就應該上交國家,最終政府給當地村民發了錦旗表彰他們對國家的貢獻,錦旗現在還在村裡最顯眼的位置,村民們得到表揚也都很高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大國想盡辦法對付中國, 還拉攏一幫小弟, 小弟處處跟中國作對

TAG:靜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