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軍戎服飾——東周(春秋戰國)

中國古代軍戎服飾——東周(春秋戰國)

戰國武士復原圖

·皮甲胄採用湖北隨縣出土實物;

·袍服參照河南洛陽金村戰國銀人像;

·臂甲採用雲南劍川出土實物;

·靴根據遼寧瀋陽鄭家窪子出土實物復原;

·帶扣與帶扣系法根據王仁湘先生繪製的復原圖;

·劍的佩法根據《考古》1985年第1期《玉具劍與璏式佩劍法》一文設計。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由於王位繼承的鬥爭而引起了諸侯的叛變,他們聯合犬戎攻入鎬京(今西安),殺幽王滅了西周。叛亂平息後,周王朝得以匡複,繼位的周平王因鎬京毀於

兵火而遷都洛邑(今洛陽),洛邑在鎬京東面,史稱「東周」,又稱「春秋戰國」時期。

這是一個長期諸侯爭霸、群雄割據的戰亂年代,也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全面過渡、變革最激烈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里,我國古代的各種思想學說、科學文化都得到很大的發展,軍事裝備的製造技術進步也很快。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的一系列考古新發現,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實物例證。

1978年在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古墓內發現的大量皮甲胄。經過清理,復原了其中比較完整的12套,為我們今天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甲胄形制,特別是製造技術,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

湖北隨縣擂鼓墩戰國墓出土皮甲胄復原圖

湖北隨縣出土皮甲胄展開圖

皮甲的編綴方法,橫向均為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18塊甲片編綴起來的。不少甲片出土時,孔內還殘留著絲帶,這就說明甲是用絲帶組編的。

甲片的表面都髹漆,出土時甲片的皮胎都已腐爛,僅剩下漆殼被保存了下來。

皮甲胄的甲片式樣按照外形和尺寸,可分成30多種,甲片的周邊凡露於外表的部分都有用模具壓出的凹線。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曾對這些皮甲胄進行研究,認為在當時的生產技術水平下,要製作這樣一套甲胄需要用近百套模具進行加工才能完成,工藝繁複。同時,也反映出當時已採用了類似今天的流水作業生產方法,甲胄製造業的發展已具相當規模了。

未能復原的實物有:

湖南長沙瀏城橋春秋晚期的一號墓內發現一領已散亂的皮甲,甲片呈深褐色,有六種式樣。

長沙左家公山戰國墓內發現一領皮甲,原來是卷折放置的,出土時已無法揭開,只能從表面看出大概輪廓:上部是方形甲片,下部是施有彩繪的絲織物。這件皮甲與一件傳為長沙出土,現已流失國外的彩繪木俑上的形象十分相似。

湖南長沙出土的彩繪木俑

湖北江陵藤店戰國時期的一號墓內也發現有散亂的甲片,甲片由兩層皮革合起來做成,在少數綴聯的孔中還殘留著編甲用的小皮條。

戰國時期還使用木甲

湖北江陵曾有實物出土。這種甲是以木為胎,兩面貼革片,表面髹黑漆製作成的,形制與隨縣擂鼓墩的皮甲相同,但甲片較長,上下只有五排。

湖北江陵戰國墓出土木甲平面圖

木甲在唐代、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經常出現,使用歷史悠久,這件木甲的出土復原,為研究木甲提供了絕無僅有的實物資料。

關於先秦時期的甲胄製作,古代文獻中常有記載,前文已引《周禮》說的「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屬」,在這裡是指甲衣上下甲札的續數,按今天通俗的說法即排數。而「甲札」,因甲片較長近似秦漢之前的竹、木牘片的書札,所以得名。合甲比其他甲堅硬,因此只要五屬就可以了,上面介紹的木甲,上下就只有五屬。

春秋戰國時期除大量使用皮甲胄外,也使用青銅鎧甲。

1972年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中曾出土很多青銅鎧甲的部件和甲片,仔細觀察這些部件和甲片,不難看出原來應是整領的鎧甲,可惜殘缺太甚,已無法進行復原。甲片和鎧甲部件上用陰線刻出的無比美麗的花紋,充分反映了當時鑄造技術和裝飾藝術的高超水平。

青銅甲片和甲片上刻的花紋,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出土

銅臂甲花紋展開圖

其餘零星出土的實物有:

遼寧寧城與內蒙古昭烏達盟發現的銅胄;雲南劍川鰲鳳山青銅文化墓地出土的銅臂甲和四川涪陵小田溪、成都百花潭中學出土的兩件銅胄頂。

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出土青銅鎧甲部件

遼寧寧城出土戰國銅胄

雲南劍川出土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銅臂甲

銅胄頂,四川省博物館藏

銅胄的造型較之西周更趨簡潔、實用,銅胄頂應仍是商周時期皮革青銅複合胄的遺制,用來加固皮胄的。

古代中國冶鐵技術發達,春秋初期已掌握人工冶鐵的技術,春秋晚期又發明了生鐵冶煉技術。這項技術的掌握,使用鐵鑄造兵器鎧甲成為現實。

戰國後期,出現了鐵制鎧甲。不過當時使用的還只是隕鐵,隕鐵來自太空落下的隕星,而不是人工冶煉的鐵。

1976年在河北藁城,1977年在北京平谷出土的兩件商代中期的鐵刃銅鉞,證實了我國從商代起就開始使用鐵器。關於鐵鎧甲,《呂氏春秋·貴卒》曾提到:「趙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鳩,衣鐵甲操鐵杖以戰。」

河北藁城出土商代鐵刃銅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1965年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44號墓中,發現了一件由89片鐵甲片編綴成的鐵兜鍪(móu,打仗時戴的盔),從而證實了戰國時期鐵鎧甲的存在。這件鐵兜鍪的形制,與傳為河南洛陽金村出土的戰國銅鏡上的武士像所戴的胄極為相似。

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出土戰國鐵兜鍪復原圖

傳為河南洛陽金村出土的戰國銅鏡背面的錯金銀武士像

很多文字資料表明,春秋戰國時期(或許還要上溯到西周后期)的戎服開始採用深衣。

深衣是一種上衣與下裳連成一體的衣服。有些像今天女士的連衣裙。開始時只是諸侯、士大夫平時閑居之服,後來逐漸取代上衣下裳成為正式服裝。深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

關於深衣《禮記·深衣》上說:

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圓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

一件衣服具備了如此眾多的含義和優點,難怪要登堂入室,成為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久的服裝了。深衣的形制,陳祥道在《禮書》中繪有裁剪圖。此圖為我們提供了深衣的基本形制,從「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禮記·深衣》)的記載來看,可以肯定,這時的深衣長度起碼要達到腳踝。

陳祥道《禮書》中的深衣形制

戰國末年,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變服事件。

當時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地處北方,與林胡、樓煩等少數民族接壤。這些民族生活在崇山峻岭和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帶,常年從事放牧、狩獵,嫻於騎射。遠從商代武丁時期起,他們就經常南侵,搶掠財物,俘虜人口,不斷給邊境的居民和國家的安全帶來苦難和威脅。趙國對這些民族的征討一直持續不斷,但都因為使用戰車作戰而不能獲得全勝。要征服這些民族,只有改變作戰方法,變車戰為騎戰,發展騎兵部隊。

關於騎兵,《史記》等文史資料表明,春秋時期黃河流域的不少諸侯國已經開始創建騎兵,如《史記·張儀列傳》中記載秦國就有「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但騎兵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當時還沒有馬鞍具(主要指還沒發明帶有鞍橋的馬鞍和馬鐙),騎馬就有一定的難度,而要在馬上作戰射箭,難度更高。

其二,還沒有合適的服裝。傳統的深衣戎服顯然不便騎馬,但要一下子改變千百年的傳統習俗也並不容易,於是變服便成了一件有關增強國力的大事。

趙武靈王幾經周折,力排眾議,自己帶頭以國君的身份穿起了緊身窄袖、長褲皮靴的「胡服」。

所謂胡服,蒙古諾音烏拉匈奴墓中曾有衣、袴、靴、襪的實物出土,衣是小袖直襟短袍,袴的形制與今天的運動褲較接近,靴為短靿。

蒙古諾音烏拉匈奴墓出土實物

變服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在褲,另一項是去履、舄而服靴。

上衣仍保持原來深衣的特點,僅去掉下裳十二幅使其變短,長如今天的短大衣。而褲,雖然在華夏服飾中早就存在,但一直是作為內衣,不能穿在外面的。因為當時的褲都是開襠褲,不能起遮羞的作用,所以褲外一定要系裳或穿深衣。把深衣改短後,褲就直接穿在外面了,這不能不說是一項大的變革,當然這時的褲已變成「窮袴」,即滿襠了。

變服後的服飾又稱「褲褶服」,其形象從下面兩件文物上可以看到:

一件是洛陽金村出土的戰國銀人像,原來認為表現胡人,現在經過考證,確認為華夏族人。他身上穿的就是經過變服後的褲褶服,像上手臂有臂褠(gōu,臂套),足脛有行纏,很像是表現侍從武士的形象。

河南洛陽金村出土戰國銀人像,現已流入日本

山西長治韓墓出土戰國銅像山西省博物館藏

另一件是山西長治出土的銅人,這件銅人無褲。

兩件人像的上衣都是「續衽鉤邊」,完全符合《禮記·深衣》中所說的特點。

變服中還有一項是去履、舄而服靴。《釋名·釋衣服》說:「靴,跨也,兩足各以一跨騎也,本胡服,趙武靈王服之。」

1974年在瀋陽鄭家窪子戰國時代墓內,發現在人的脛、足骨上排列有大小銅泡180枚,出土時泡下骨上有黑色有機腐殖物附著,據分析,死者葬時穿著一雙釘滿銅泡的長統皮靴。從墓中隨葬的兵器馬具來分析,死者生前可能是個武士。這個考古發現說明當時北方的軍人已開始穿靴,但中原地區廣泛使用靴要到魏晉以後才開始。

遼寧瀋陽鄭家窪子戰國墓內皮靴泡飾出土情形與泡飾皮靴復原圖

冠飾方面,這時出現了惠文冠,相傳亦為趙武靈王所創。惠文冠其形如帽有雙耳,用細如蟬翼的絲織材料製成,額前有金鐺之飾和貂皮暖額,用以表明尊貴的身份。

這種冠一開始並不是專門的武冠,秦漢以後才逐漸成為戎服的一種重要冠飾,並為以後歷代不斷使用。其具體形制可參見秦漢部分。

冠上用於表明身份的除了貂鐺等飾品外,有時還用動物造型。

1972年在內蒙古阿魯柴登附近的沙窩內發現一批戰國時期的匈奴金銀器,其中一件金冠飾十分引人注目。

冠飾分冠帶和鷹形冠頂飾兩部分。冠帶由三條半圓形金條組成,正面兩條上下相連,背後一條。前后冠帶連接處飾以虎、羊、馬的浮雕圖像。冠頂分四片組合成半球形,上面鐫刻狼咬羊的浮雕圖案,冠頂傲立著一隻展翅雄鷹,鷹的頭、頸部鑲嵌兩塊綠松石,整個造型栩栩如生,金碧輝煌,真是難得的珍品。這件冠飾無疑是身份較高的匈奴貴族用品,而且很可能是個軍事長官,因為猛禽猛獸歷來是古代武士的一種象徵,隋唐以後又常以其為綉紋,綉在衣服上來區分武官品級。

內蒙古阿魯柴登發現的戰國匈奴金冠飾

腰帶是服飾的重要配件,與褲一樣,在華夏服飾中也早就存在,如帝王冕服中就有大帶、革帶一項。不過西周之前的腰帶都是用帛或在皮革外包裹帛製成,系束也用帛帶為之。以後發明了帶鉤,不僅用帶鉤勾連,而且還可以系掛裝矢的矢菔(箭筒),用途很多。

近年對大量的實物進行研究後發現,帶鉤實際上有三大類:

第一類為衣襟鉤,常被裝在衣服的衣襟處,用以繫結衣襟;

第二類為佩掛鉤,用於佩掛武器、飾品等;

第三類就是腰帶鉤。

製作帶鉤的材料有青銅、玉、黃金等各種材料,造型玲瓏剔透,非常精美。目前發現的帶鉤實物,年代最早的是春秋時期;在此之前是否已有帶鉤,目前尚不能下結論。

戰國帶鉤

戰國以後,又開始用帶扣束帶、帶扣比之帶鉤,束帶更利索,且不易鬆脫。但早期的帶扣的扣舌是死的,不能轉動,這種死舌帶扣的束帶,據王仁湘先生研究可有兩種方法。

王仁湘先生繪製的兩種帶扣系束方法示意圖

帶鉤與帶扣的起源,歷史上一直存在著「北來」之說,即是從北方胡服中引進的,對它們的稱呼如「犀比」「師比」「胥紕」等,都與「鮮卑」一詞的音很相近。但近年來的研究以充分的證據表明,它們的起源是從馬具開始的,最早用來系「轡」,即馬籠頭,以後才逐漸用來束帶。而且,北方民族使用帶鉤、帶扣束衣的時間也要比中原地區早,因為遲至西漢,中原廣大地區依然廣泛使用帶鉤勾帶。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各諸侯國表面上仍尊周王為天子,但實際上都各自獨立,陽奉陰違,周天子的權力日趨衰微,自然也不能管束各諸侯國的胡作非為。

因此,春秋戰國的戎服色彩比較混亂,幾乎各諸侯國都自有所好,如趙國的王宮衛士都服黑衣,而《吳越春秋》卷五說:

夫差臨晉與定公爭長,吳師皆文犀長盾扁諸之劍,方陣而行,中校之軍,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皆赤裳赤髦,丹甲,朱羽之矰(矢),望之若火;右軍皆玄裳玄輿,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

真可謂豐富多彩!

因此,這一時期的戎服色彩基本上不存在統一的主色。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復原圖

·袍服參照河南洛陽金村出土戰國銀人像(織物綉紋根據湖北江陵楚墓出土實物);

·冠根據文字記載,參照漢代出土實物設計;

·靴根據蒙古諾音烏拉匈奴墓出土實物復原;

·兵器根據湖南長沙、湖北隨縣出土實物復原;

·馬具根據秦始皇陵兵馬俑出土實物復原、設計。

引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元年》之漏網之魚典故
古代最霉氣的封號,誰被封誰就不得善終,以至無人敢碰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