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想提高孩子專註力,學習無障礙?只需做對兩件事

想提高孩子專註力,學習無障礙?只需做對兩件事

想提高孩子專註力,學習無障礙?只需做對兩件事

最近有媽媽問,我家孩子專註力差,學習有障礙怎麼辦?

其實剛上學不久,有這樣問題的孩子還不少。但是無需急著給孩子下定義,定標籤,說孩子就是學習有障礙的孩子:如我家孩子做什麼都行,就是不能好好學習,就愛玩,坐不住,是不是有多動症?孩子學習成績下滑得厲害,是不是太笨了?有學習障礙?

於是開始火燎火急地去給孩子報各種課外班,甚至送去做心理輔導,理療。

據所謂的統計,我們有20%的青少年都伴有一定程度上的學習障礙,無非是說孩子成績差,或者在及格線上下浮動。不專心聽講。但是智商卻正常。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專註力不夠,或者不願意學習,好動,愛玩。

於是有專家就把這類孩子定義為疾病,有心理疾病,有學習障礙病,有多動症等等。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覺得孩子有病,那他可能真的有病。如果你覺得他沒問題,那他就是個健康快樂的孩子,只是某方面有缺點。和每個人都有優點缺點一樣。

其實真正需要引導,需要改變的是大人。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家庭有很重要的關係,父母對孩子來說是領路人,啟蒙老師,所以父母有引導作用,需要調整教育方向和關注度的是大人。

比如說,孩子1-2歲的時候,正是學說話的最佳時間,父母光忙著上班賺錢,對孩子的陪伴少,沒有好好教孩子說話,導致孩子說話遲,辭彙量少,語言發育落後。那麼到了上學的時候,在學習上出現的落後就比較顯露出來。如果家長再不加以重視,那孩子和其它同學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明顯。孩子從而也會更加自卑,更加無法學習。厭學,逆反的行為就會慢慢出來。

言歸正傳,父母焦慮歸焦慮。但是我們要了解的一件事就是,孩子的大腦正在發育,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還沒成熟。影響理性思考的大腦中的前額葉和影響情緒的動腦,在孩子7歲的時候,才會發育到最高峰。大腦控制的肢體動作才會開始有所改變,漸漸成熟。所以在孩子剛入小學的這個階段,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不是很好,都是正常的。

而這以前,孩子對身體的自控力較弱,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更無法長時間好好安靜地坐下來聽講。所以為什麼幼兒園時期,倡導的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玩,不必要過早地開發早教。過早的逼孩子學習。

因為,學習是需要有身體條件的。

但是不是說你要完全等到這個條件成熟了再去學習。等到七歲以後,大腦中樞系統發育成熟了,你再去好好學習,在這之前完全不碰書本。那樣就太遲了。從小沒有培養良好習慣的孩子,大了就一下子很難去改變。為什麼說三歲看老?說的就是習慣要從小培養。

那麼,如何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專註力,等孩子到上學的時候,完全排除這個障礙問題呢?

家長要做的最重要的只有兩件事:

第一,就是閱讀習慣的培養。

從小和孩子看書,保持每天看書,或者經常看書的好習慣。這個不是說一定要學多少多少東西,看的書一定要背下來,記住。也不是比每個孩子多少歲看了多少本書,識了多少字。這些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陪孩子從小看書的意義在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這種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長年累月的積累。孩子從小都做這件事,那麼他長大了,這種習慣就根植進生活習慣里了,埋在心底了。那麼他自然而然地會自己主動地閱讀。

愛閱讀的孩子,學習成績能差到哪裡去嗎?

所幸現在很多父母都開始和孩子看繪本。這是十分好的現象。

而且在父母和孩子,摟著抱著挨著依偎著,一起進行親子共讀的時候,最直接的就是拉進了親子關係,促進父母和孩子的親密關係。這種親密的親子關係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這是他安全感的來源,自信心培養的重要基礎。

有安全感的孩子,自我表達欲是十分旺盛的。在眾人面前是毫無自卑的,也不會過於內向,膽怯。


第二,就是培養運動習慣。

如剛才所說的,大腦的中樞系統還沒成熟,所以身體缺乏平衡性,協調性。

到了上學年齡,孩子需要學寫字,手部就要有力量。孩子需要學習閱讀,眼睛就要習慣盯著書本。而且,孩子還需要學習長時間地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還要做到專註,專心。這對他們來說不容易。

所以這是為什麼我們要帶孩子運動。

因為運動是最好的反應大腦和身體發育的媒介。不同的年齡段的運動,可以鍛煉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群。而不同的肌肉群可以反正大腦中樞系統成熟度。所以孩子的肌肉群的運動技能是學習的最基本的工具。

比如寫字,是和手部的靈活度和力量有關。在孩子發展精細動作的敏感期的時候,多讓孩子訓練手部力量,多練習抓,握,撿之類的東西。

(1)精細動作的訓練

例如多讓孩子玩積木,拆解玩具,串珠子,撿豆子之類的小遊戲。而且學會自己穿脫衣服。扣扣子。還有學會使用筷子等等。

建立起孩子的手部的肌肉群,從而手的靈活度和力量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對於上學後寫字需要握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否則,如果手部力量不足的孩子,寫起字來歪歪扭扭的,

這個是精細動作,屬於小動作範疇。還有大動作的範疇。

精細動作基本上1-3歲之內發展比較好。多觀察孩子不同時期的興趣點,這個時期孩子喜歡用手抓還是幹嘛,這個就是手的敏感期。只要沒有危險,都可以給他去抓,去感受自己控制身體的感覺。

另外要說下,之前《媽媽是超人》裡面,馬雅舒的女兒四歲了還不會穿衣服。這個就是孩子手的敏感期的時候沒有發育好,家長沒有引導好。

所以讓孩子學會穿衣服務必在四歲以前孩子要學會。在國外,基本上一歲多的孩子就會自己穿衣服了呢。

想提高孩子專註力,學習無障礙?只需做對兩件事

(2)大動作的訓練

對於較小的孩子,俗話說「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這個就是一歲以幾不同月齡的孩子的大動作。這個大動作指涉及胳膊、腿、足部肌肉或全身的較大幅度的動作,例如爬、跑、跳等

寶寶發育的基本規律是:翻身/趴著、爬/坐、扶站、扶走、獨站、獨走、跑、跳......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這個動作發展規律,在不同的年齡段對孩子做不同的大動作訓練。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大動作的發展包括,奔跑,攀登,跳遠,跳繩,騎腳踏車,打球,游泳等等。

大動作的發展有利於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對於長時間的靜坐聽課學習有良好的自控力表現。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動作的鍛煉,不僅讓孩子控制自己的身體,還可以控制情緒。身體精力發泄出去了,孩子就不會鬧那麼多脾氣,也不會讓家長心煩了。

總而言之。想提高孩子專註力,學習無障礙?只需做對兩件事即可。

想提高孩子專註力,學習無障礙?只需做對兩件事


您好,我是琉璃巧育兒,自由撰稿人,童話繪本作者,海外文學編輯,分享國際前沿育兒理念。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