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來一代時教,人天道、解脫道和菩薩道

如來一代時教,人天道、解脫道和菩薩道

1

阿彌陀佛,大家好。

今天我們繼續談談佛學基礎問題,關於如來教法。學佛,就是要入如來法,入諸佛秘藏。

沒有本師之教,沒有方便之法,何以成就?

2

一、一代時教

古德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從體性上來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法亦無度;從事相上來講,眾生無明生出種種妄心,佛亦用種種法救度。因眾生善根福德因緣和根基不同,佛觀機逗教,應病與葯,實為佛陀教化眾生之善巧方便。

上根之人,直指之下,明心見性,般若大起,頓入真如,妙用無盡;中根之人,依法修學,漸修漸悟,終有雲開見日之時;下根之人,或著相修行,或陷入各種外緣不事真修,把握不住佛法根本,無所受用,只能培植善根,逐漸改善現實生命。

3

佛法修證體系甚多,各宗各派都有甚深描述,本次我們主要談談佛法本身的修行體系。佛法展開來講是五乘正法,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其中人乘和天乘屬於世間法,為人天道;聲聞乘和緣覺乘屬於出世間法,為解脫道;菩薩乘含攝世間和出世間,為菩薩道。佛陀說五乘正法,終極目標是以令眾生覺悟生命和宇宙實相,徹證無上菩提,成就究竟之佛道。

五乘正法對於一般人來講是一個基本的修行次第,對於佛法本身來講也是一個漸次提升的修證體系。人天乘是一切佛法的共同基礎,正如民國大虛大師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即佛成,是名真現實」。聲聞乘和緣覺乘是佛陀一代時教之大方便,以令眾生能夠解脫,也是菩薩乘的基礎。菩薩乘直指生命和宇宙實相,歸第一義諦,同時又含攝人天道和解脫道,是無上般若,是諸佛心印。

佛教正是因為有這五乘正法,使我們這個世界和眾生不斷煥發生機,光明而又寂靜,寂靜而又光明,源遠流長。

4

二、人天道是基礎

佛說:一切諸佛都在人間成佛,而不在天上成佛。慧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人道看起來很平凡,實際上不平凡。人道不像餓鬼道、畜生道和地獄道那麼悲催、愚痴而極難修習佛法,也不像天道眾生那麼安逸、快活和不思解脫,人道是苦樂參半,容易覺知世間無常和空幻,進而勇猛精進,容易發善心、出離心和菩提心。

人天道主要是積累福德智慧資糧和加功用行,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人天道,核心是發善心和養道心,發善心就是持五戒十善,養道心就是修定修慧,持經持咒參禪念佛等,進行自我凈化和自我升華,為修解脫道和菩薩道打下基礎。

5

三、解脫道是關鍵

生命只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輪迴的方向,一個是解脫的方向。人天道依然在輪迴里,只不過屬於三善道。從人天道進步到解脫道,必須要發出離心,不發出離心斷難切斷輪迴。輪迴的主要原因是無明,因惑造業,因業受苦,因苦而又起惑,又造新業,繼續受苦,如此循環,無窮無盡。修解脫道有聲聞乘之「四聖諦法」和緣覺乘之「十二因緣法」,關鍵點都是破除我執,一是從理上見到無我,二是從事上證到無我,最後突破無明。

解脫道最大特點是了生脫死,但還沒有徹證實相,所以不究竟不圓滿。實相是不二之相,空有不二,自他不二。解脫道沒有統一空和有、自和他的關係,最終落空落自。但解脫道的意義仍然重大,給予凡夫眾生出離輪迴一個重要路徑,同時為菩薩道夯實基礎。

6

四、菩薩道是靈魂

菩薩道是在解脫道基礎上的境界大拓展。修菩薩道必先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發菩提心,無法圓證實相,無法成就佛菩薩果位。菩薩的境界是智不住生死 、悲不住涅盤,菩薩的精神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菩薩的行為是自覺覺他、自渡渡人。這就是大乘精神,大乘佛法的修行不僅是個體生命的圓滿,也是大眾生命的共同圓滿。

菩薩道是佛法的靈魂,這也是佛陀本心,也是一代時教關鍵之關鍵、精髓之精髓。《摩訶止觀發大心章》說:「小乘之極果,不及大乘之初初。」整部《維摩詰經》也是勸小乘向大乘。但這並不是說菩薩道獨立於解脫道之外,恰恰相反,含攝解脫道,如果沒有解脫道作為基礎,菩薩道就成了世間善法。菩薩道是超越世間和出世間,達到了生命極致完美境界。

菩薩道以行「六度般若波羅蜜」和「四攝法」為重要內容,「六度般若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正因為了大乘菩薩道精神,佛法長盛不衰,是娑婆世界的一束光亮。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阿彌陀佛,破岸!

GIF

大覺

長按左下側二維碼

加入群內實修

長按上面二維碼

關注破岸禪者

傳播善知識,分享大智慧

陪你一路,在菩提大道上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破岸禪者 的精彩文章:

大覺佛陀以及佛教

TAG:破岸禪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