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張傑的人,請你們站出來
五官端正的張傑,為何不招網友待見?
張傑的黑粉數量之龐大,恐怕只有幾位演技堪憂的女明星能夠比擬。
但是,這些無組織無領導,平日自由活動,一旦張傑有風吹草動就能握手言和、自發組隊「挖傑機」們,究竟是怎樣一群人?
有人說,90後是張傑黑,00後是張傑粉,他們眼中的張傑,可能壓根不是同一個張傑。
GIF
若干年後,做了父親的范丞丞,還會懷念起那個一張自拍賺了近五百萬的晚上嗎?
到時候,他會不會也在為奶粉錢焦慮,和很多年近不惑的男星一樣。
比如張傑。
新晉奶爸張傑一胎抱倆,伺候完月子火速回歸撈金,一口氣接下了八檔綜藝,可還沒播三部,就被黑到「包青天都要讓三分」的地步。
GIF
張傑難道有招黑體質?
在一檔靠勞動換取三餐的生活類綜藝里,張傑憑藉花式偷懶上了熱搜,劈柴不會,插秧不幹,使勁全身力氣只能扒兩瓣蒜。何老師百般暗示都被張傑忽視,讓不少觀眾尬出一身雞皮疙瘩。
因為偷懶而觸犯眾怒,網友隨即揮舞鋤頭,把張傑過去的土和尬再度刨出來玩味一番。從「閏土」的綽號到「綜藝尬場王」的標籤,黑張傑成了少有的能團結各個粉絲群體的一面旗幟。
張傑的黑粉數量之龐大,恐怕只有其他幾位演技堪憂的女明星能夠比擬(你心目中這類明星有幾位?)。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無組織無領導,平日自由活動,可一旦張傑有風吹草動就能握手言和、自發組隊「挖傑機」們,究竟是怎樣一群人?
掐指一算,傑哥四捨五入都快四十歲了。
土味審美乏力人士
————————
2007的快男曾有一組宛如「葬愛家族械鬥現場」的舊照聞名網路,出道於殺馬特風潮鼎盛時期的張傑,「土味」成了他身上烙印最深的標籤。
謝娜曾和快樂家族貧嘴說:「以後誰土,我們就叫他閏土。」沒想到,這名號最終被老公張傑領了去。
很多人對張傑的黑,就起始於他這身歲月都沖刷不掉的田園土味。
走在通向城鄉結合部的康庄大道上,張傑並不孤獨。娛樂圈像他這樣,帶著泥土芬芳的偶像派其實不少。早年,憑藉濃重的本土直男氣息,張傑曾和陳思誠、黃曉明、杜淳一道獲封「四大土王」。
霸道總裁黃曉明的「圍笑」。
受不了「張傑土」的人,也一定不會成為剩下三位土王的自來水。一輩子做總裁的他們,用嘴角上揚的弧度為直男的自信代言,而那抹粗糲結實的「圍笑」,也將他們屏蔽在了男神的高牆之外。
在高級就是競爭力的奔中產時代,土比丑更能敗壞一個藝人的路人緣。雖然這兩年,土味審美迎來了風口,抖音快手等等土味挖掘機都飛上了天,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對這種黑土般芬芳的自然氣息愛不起來。
初代張傑黑,就是這樣一群土味審美乏力者。在土味情話面前,他們會選擇性耳聾;哪怕是氪金,也唯愛pick仙氣小姐姐,不懂貂皮社會搖的美。
在初代張傑黑的精緻人生里,俗是不存在的,土是不能被原諒的。聊天時收到中老年表情包,會讓他們難受一整天。
請把這張表情包發給傑黑。
尬場不適人士
————————
自嗨型人格滿分的張傑,話多能鬧,藝能感完全是及格線之上。重點是,他不需要別人的cue就能自奶。主持人拋出任何話題,他都能神轉折到自己身上。
但他每次耍梗,都有讓空氣突然安靜的冷卻技能。人家說枸杞,他說枸(勾)杞(起)回憶;人家說水稻,他說水稻(到)渠成。對著揮動柴刀、國語胎教水平的劉憲華,張傑繼續諧音教做人:「哇,你真的很會劈哎,你平時照片也劈(P)么?」這種程度的冷笑話,過氣段子手都已經不用很多年了。
綜藝節目里還能靠後期的花字來挽尊,而現實中,這種硬凹存在感的尬場,真的會讓整段垮掉。
現代人聊天有三怕:杠精,尬場和「在嗎?」,每逢張傑就快進的追番新姿勢,其實是為了避免那種笑不出來、想翻白眼、尬到臉酸的不適體驗。
劈柴不如尬舞。
油膩恐懼人士
————————
「八組鵝」們為了區別陳思誠和張傑的土味,分別啟用了「油田土」和「沙漠土」進行描述,咋聽起來很是精準。可明明沒有油光,看起來還挺白凈嫩仔的張傑,細品起來,其實也挺膩的。
比起陳思誠直男癌上頭、我自戀我有理的傑克蘇言論,張傑見縫插針的solo,手拿劈柴斧都能跳段霹靂舞的蜜汁自戀,多少也彰顯了寶藏男孩的屬性。
而張傑的微博,更是一部超厚版《油膩人格修鍊記錄》。小嫩仔,小哥哥,籃球學長,暴風少年,華語live王…...在花式自誇上,張傑的實力已經可以畢業留校了。
能夠習慣土味的黑粉,最終也會拜倒在張傑尷尬、油膩、自戀的靈魂之下。在油膩恐懼者看來,這種活在自我想像中的行為,其實是一種超越佛珠手串保溫杯的高級油膩。
比起「將軍肚」「不洗頭」這種外油帶給人的生理不適,以張傑、陳思誠為代表的這種「我最帥」自我洗腦式的內油,才是真正的病入膏肓。
人家明明是奶油小生。
腦殘粉蠢拒人士
————————
張傑從出道至今,一直沒能從全網嘲的小黑屋裡成功釋放,除了自身氣質難以服眾,腦殘粉的加持也功不可沒。
秀粉這一群體,都是在用生命追星,因為低齡化嚴重,秀智商秀下限的頻率也遠高於其他粉絲群體。
提我愛豆名,都是蹭熱度;黑我愛豆者,更是雖遠必誅。不喜張傑者,不少都是領教過腦殘粉撒潑噴糞的實力。
為了不被極端粉絲的鍵盤攻擊誤傷,當然是選擇離腦殘粉遠一點,更要離他們的愛豆遠一點。
對於粉絲的力量,你一無所知。
快樂家族無感人士
————————
網上有一條段子:張傑參加《快樂大本營》的次數是22次,歷史上只有6人超越了他,分別是何炅、謝娜、李維嘉、杜海濤、吳昕和李湘。
作為快本編外主持、快樂家族常駐外援,張傑能編外多年,除了謝娜的「裙帶關係」,自身淳樸的氣質和馬欄山「歡型」H5的調性相合也是其重要原因。
張傑和快樂家族的基因融合程度高達99%,只差一部爛片就能滿分。
尬場、吵鬧、通過自黑或者自吹來製造笑點,在搞氣氛這塊,張傑已經習得了快樂家族的精髓。而在謝娜、吳昕和杜海濤相繼走向時尚領域後,快樂大本營也實現了向土味集中營的轉型,不知道他們對土味的解讀,是不是也得到了張傑的真傳。
看過《快本》的人都長大了,下一批沒長大的人接著看。
依據求同法,能鼓起勇氣黑張傑的,很多也是快樂家族無感者、快樂大本營無感者、芒果衛視無感者。
作為創造了「單集收看人數最多的電視綜藝節目」「粉絲數最多的微博綜藝賬戶」等四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老字號王牌節目,快樂大本營收割的,永遠是那撥對娛樂圈無限神往的少男少女。
據說,快本的策劃人曾對快本無感者放過狠話:「如果你不再看快樂大本營了,覺得它沒有以前好看了,那說明你已經不在我們的受眾範圍之內了」。
年齡歧視真是無處不在,就連追星追劇,這麼私人的愛好也不例外。有人說,00後是張傑粉,90後是張傑黑,或許,我們無感張傑,也不全是因為他的土尬油,而是——
高齡讓人自然脫飯。
00後和90後眼中的張傑,可能壓根不是同一個張傑。
小 新 推 薦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