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家旅行的真相——呵呵呵

全家旅行的真相——呵呵呵

這次我們進行全家旅行。全家的意義,顧名思義——一家老小,全,帶上!

還是先上一張理想圖吧:

理想的豐滿總是能體現出現實的骨感。不過這次我是做了準備的,怎麼說呢,我知道最開始總是最難的,所以應該從簡單的方式入手。

所以,先帶著親爹媽旅遊總是沒什麼問題吧。

那麼,出發吧。

從見到姥姥姥爺的第一分鐘開始,我閨女就不是我閨女了。曾經的她溫婉講道理,能溝通,而從見到姥姥姥爺那一刻,她就是這樣的——

以至於在整個旅途中她完全成為了一個熊孩子,尖叫,四處溜達,頤氣指使,而且每當她親爹媽想要按照慣常來和她溝通講道理的時候她都置之不理,只往我親爹媽身上一靠,等著她忠實盡責的兩位保護神把她一把抱起然後扭頭就走順便說:「走走走,咱們去那邊玩去,不理他們了,老說我們,真是的。」

我堅持了幾次,後來放棄了,再後來我找到一個新的方法,每次當我閨女大吵大叫的時候,我只需要和其他旅客一起投去嫌惡的眼神就可以了,關鍵時刻,同仇敵愾起碼能換取同理心的同情也好吧。

好吧好吧,我人生學到最大的財富就是「降低要求」,只要我們能安全到達就好。

安全到達之後,我發現我自己定的是一家商務酒店,此時我感到有冷汗爬過後背,面對只用登機箱西服筆挺皮鞋特兒踏頭髮帶造型兒的來來往往穿梭開會的商務人士,我們一家度假裝扮一群大小箱子滋兒哇亂叫的孩子以及由於不加約束結果讓滋兒哇亂叫孩子整的已經眼神渙散的一對老人——我們集體彷彿是外太空來的。

管不了那麼多了,總算是入住了。

就在這時候,我閨女看出了形式的嚴峻,她立刻想到自己的長遠利益,提出了要求:「我不要和爸爸媽媽一個房間,我要住姥姥姥爺房間。」

我頭皮一緊,卻趕緊抬眼四處看大家的表情,想要成為一個作家總要學會細心觀察,於是我看到我閨女得意洋洋的眼神,我老公暗自竊喜的眼神,以及我親爹媽又高興又擔憂好像賬戶里莫名其妙多出兩百萬塊錢時候的心路歷程——真想要,真怕自己消受不起。

於是我說:「姥姥姥爺照顧你太累了,和爸爸媽媽睡。」

我早說過此時此刻的我閨女早就不是我以前的閨女了,她的兩條小腿兒像剁餃子餡兒一樣的砸地:「不嘛不嘛,我要和姥姥姥爺住。」話音未落她早已經兩腿騰空而起,別誤會,不是被我飛起一腳,實在是被姥爺一把抱起:「跟姥姥姥爺,走走走,就跟姥姥姥爺睡。」

好吧好吧,莫向外求,一切煩惱都要反省自身!啊!別怪我沒把話說在前頭!

第一晚就這麼過去了,早上我在自助早餐廳看見兩位雙眼無神的老人帶著一個睡衣加外褲疊穿得特別有個性的小朋友,在吃早餐的各位商務人士中格外的顯眼,我迎上去,對著親媽,還沒敢直接質疑,用了一點技巧:「媽,我把孩子的衣服都搭配好了,一卷一卷捲起來,每一卷就是一套,直接穿上就行了。」

我媽看上去很不好惹的放下筷子:「你也不看看你們家那孩子,一穿衣服滿床跑,誰抓得住她啊!」

「再說你買的褲子也太緊了,不好穿,我穿不上,我早就跟你說了,小孩子的褲子不能買這種緊腿的……」balabalabala此處省去數萬字關於褲子的親媽批判。

總之一句話,在老家兒眼裡,孩子的衣服必須都是這樣的

總之一句話——仙風道骨吧。

好吧好吧,別說話了,不是有那麼一句話么——「誰能幫我看孩子,我就能給誰當孫子。」無論是不是你主動尋求幫助的,反正人老兩口把這一晚上的硬骨頭給啃下來了,你還不閉上嘴一邊歇著去你還等啥?你家孩子啥模樣你自己心裡沒數嗎。

好吧好吧,我們還是出去玩吧,封閉環境總之是讓人心情不好的,我們到開闊的戶外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去吸取點正能量吧。

這個景點吧,有點遠!賴我!我其實不應該追求景點的,其實酒店的花園就挺好,還不如就在那玩會呢。

追求景點的第一失敗就是車程很遠,加上堵車,我們在通往景點的巴士里狀況百出,一般情況下我閨女是比較冷靜的,因為在她不冷靜的時候我就會往她嘴裡懟零食,說實話在旅遊巴士上我是沒有原則的,只要她不鬧,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於是按照慣例我掏出棒棒糖,我算過了,車程一小時,一根棒棒糖能吃十分鐘,吃完之後喝一會水,待到嘴裡甜味全部退卻需要五分鐘,那麼一根棒棒糖的實效是十五分鐘。我女兒上車通常會睡著,一般能睡二十分鐘,這樣算來三根棒棒糖就綽綽有餘了,若是能成功吸引住她的注意力聊一會天的話,大概兩根棒棒糖就能搞定,不算離譜。

但是我和我親爹媽又有了意見上的分歧,一上車,我按照套路拿出棒棒糖,被我爹就地彈劾:「吃什麼糖!你老給孩子吃糖!來,喝點果汁!不吃糖!」那什麼,我們現在就不討論果汁和吃糖的細微差別了,因為我閨女眼看到嘴的糖沒了已經立刻開始嚎叫。

要說這個時候還是我親媽有經驗,我剛才說什麼來著,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媽在這方面是把子好手,她已經一個箭步走過來把孩子抱過去,然後抓著她的小肚皮開始玩咯吱的遊戲,我閨女的身體素質過硬,從大哭到大笑的轉變渾然天成,然後一個小時的車程里,我們和其他的乘客一起聽著這一老一小大呼小叫咯咯嘎嘎各種樂的聲音響徹雲霄。

「我們都在一起!」——每當有乘客投來反感的眼神的時候我都會用這種眼神回應他們,要不是覺得太誇張,我其實很想右手握拳在自己心口捶兩拳然後再點點頭。說實話我第一次覺得可能自己長得又高又胖是一件好事,至少看上去不是那麼好惹,否則也許挨揍早已經是完成時。

然後,我們就終於到達景點了。好吧,都過去了,那麼,就玩吧。

只玩了不到一個小時,我突然發現一件事情:原本我覺得這次旅行我帶的行李箱足夠大了,以至於把我、娃和娃爸爸所有的東西都塞進去之後還有三分之一的空位。但是此刻,我突然發現回去的旅途,行李箱超重的問題不容樂觀。通常造成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團隊中有愛shopping的女人,這樣的女人我們團隊正有一個——我閨女。

我十分不明白,為什麼全國各地所有的景點無論風景多麼的不同,但是旅遊紀念品的攤子卻全是相同的,同心鎖、許願牌、姓名牌、絲巾、草帽、還有一模一樣的玩具……玩具……玩具……

一模一樣的泡泡劍,一模一樣的擱上電池就滿地竄的塑料魚、狗、光頭強,還有硅膠恐龍,色彩浮誇的能背在後面的蝴蝶翅膀,用刺目塑料珠子編的背在前面的各色小書包。

總之,這些我閨女都買了。

據說天下最美的兩朵花就是「有錢花和隨便花」,這兩朵花今兒個都開在我閨女身邊了,只要她往玩具攤前一站,小手一指,旁邊就有一個咔咔掏錢的姥爺。毫無原則到還重複消費。我去照了兩張相之後回來,看見我閨女舉著一個塑料相機站在我面前,她對我說:「媽媽,說茄子。」

「茄……哎我說,這怎麼又一個相機啊,這是幹嗎的?」我有點頭疼,因為我看見我閨女按下「快門」,「鏡頭」里噴出一大堆泡泡。

我說:「你已經買了三個泡泡劍,這個不是也是泡泡么?」

就像你和一個女生說:「你已經有三隻紅色口紅了你為什麼又買了一根兒。」於是她就跟你說:「你懂個屁,這個是姨媽色,我那個是斬男色、珠光色和人魚色。」

我閨女也這樣跟我說:「不一樣!這個是泡泡!相!機!啊!」

GIF

我跟你們說,不要沒事總說老公是擺設,關鍵時刻老公還是最能給你寬心的一個人,我老公就在彼時彼刻對我說:「好啦好啦,出來玩就不要較真兒啦,抓大放小吧。」

好吧好吧,那麼我就說說我本次旅行抓的「大貓」吧。

第二天我們決定自駕,租車去較遠的景點,我事先做了準備的,我們此行出發前我就網購了最新產品的便攜安全座椅,說實話我們全家對於這件事還是很重視的,把娃放在安全座椅上,出發吧。

才出發不到十分鐘,我親爹「敏銳」的發現安全帶的一邊蹭孩子的臉,於是我親爹為了孫女兒,開動全腦,運用了紙巾、濕紙巾、手絹、小毛巾等等一系列東西墊在那裡,但是都又被自己一一否定,於是他自作主張,解開了安全座椅,把孩子放了下來。

然後就是孩子滿車亂竄,我只覺得汗毛倒豎,於是轉身說了無數次把孩子放回安全座椅,但是我爹就一句話:「安全帶蹭臉,不行!臉都紅了!」

於是我對著開車的老公大喊一聲:「停車!」然後把車逼停,然後對親爹大吼:「不行!不坐在安全座椅里系好安全帶就不能開車!誰也別想去玩!」然後我爹血壓六十二百臉紅一陣黑一陣,我娘大罵我不肖子孫但我巍然不動大義凌然!

以上這些我都是寫寫痛快的,閱後即焚啊。

真實情況是還不等我開口,我親娘先發話了:「你把那安全帶給繫上,你沒有安全意識。」

我親爹立刻予以反擊:「你才沒有安全意識,剛才你居然用牙籤喂孩子吃西瓜!一個急剎車不是要扎壞了!」

「所以讓你放在安全座椅裡面啊!這樣就不怕急剎車了!」

「我比安全座椅安全,我這樣就行了!」

我回過頭去看,我爹坐在他孫女邊上,抬著一條胳膊一條腿,做出人肉安全帶的姿態,就這麼保持了大約一個多小時。

說實話我挺心疼老頭的,這比瑜伽還瑜伽啊。說實話我也特別擔心孩子,人肉安全座椅要是有用的話,那就不會發明安全座椅了吧。

但是我慫,我一路保持著沉默,任由內心翻江倒海。

關鍵時刻還是得看我老公的,我老公一路以一種職業司機的素養置之事外,到了關鍵時刻,比如說我們杠在一起不分勝負以至於誰也不說話的時候,我老公一語中的,解決問題:「好像到了吧,是這吧?」

一遇到道兒不熟的時候,大家就開始同心協力起來,於是車廂里所有的臉都貼在了所有的窗戶上,所有的眼睛都在滿街找字兒看:有人念道路牌兒上的街道名兒;有人念路旁建築的招牌;有人大概是有點暈車後遺症,念起路邊的廣告牌:「華-府-天成,錦繡,大宅。」

……

一片混亂,混亂混亂著就和諧了。

下車的時候我爸給此事做了總結:「我早就說過不應該坐火車來旅遊,應該開自己的車,坐真正的安全座椅,這種簡易的都是騙人的。」

好吧,我不告訴你這種簡易騙人的是國際標準新科技價格不比一個「真正的」安全座椅便宜而且還有國家和歐盟的認證反正此時此刻啥也不說比較好。

如果歸根結底來問我爹娘此行的感受,我想大概就是一個累字了。

我親爹為了給孫女沏奶,隨身攜帶三個保溫水壺分別是涼白開、溫白開和滾開水,巨沉無比的大包不離左右,我憋了三天才敢問他為什麼不只帶一個保溫壺裡面裝不燙不涼溫度正好的水就可以了。我親爹用他白羊座一貫的「誰有我懂」的姿態告訴我:「只有溫開水加涼白開再加上一點點滾開水才能完美的把奶粉全部沖開。」

是全!部!沖開,否則的話:「那就不是奶,都是水!」

好吧好吧好吧。

說實在這次旅行已經偏離旅行的意義了,偏離到我認為自己有點不孝順,雖然一起出來玩的意義是想孝順的。但是因為拖家帶口出來玩,老人全身心在孩子身上,顧不上看景色品美食,也得不到休息,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幫我們帶孩子。

其實,這樣不好。

我和孩子爸還算富有帶孩子出門的經驗,所以深深知道帶孩子出門,很多時候需要妥協,需要湊合,不需要也不可能把一切外部條件搞成像家裡那樣無微不至,而這些,也是讓孩子學習到旅行和成長的意義以及另外一種生活的方式,變得更有適應性更有包容力。但是作為老人,他們不能接受自己心愛的孫輩不舒服、不高興,所以他們只有更努力的刻苦自己。那麼旅行就離享受越來越遠,離受罪越來越近。

但是這些我都沒有說。因為我換了一條思路,我突然發現拋開上述種種,全家旅行也有一個不可取代的優勢:那就是,你不再遺憾此情此景有人沒有看到,你不再遺憾這種美食有人沒有嘗到,你不再遺憾一些美麗歡樂有人沒有感受到。你愛的人都在身邊,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旅行結束之後回家好幾天我都在琢磨這次旅行,我一直在試圖尋找一個對錯,因為我知道總有一天我的孩子也會長大我也會老,如果那時候我們結伴去旅行,我該堅持我的,還是順應他們?也許必須尋找一個對錯吧,這樣才是最簡單公平的辦法,對的我們就做,錯的就不做。

但是,如果對錯的分辨有那麼容易就好了。或者說,在某些環境中,對與錯是無法判斷的。

不過,昨天,我還是找到了答案,我在我們小區看到了一輛車,說實話我讓這輛裝飾風格放到印度都能拿獎的車狠狠的灌了幾碗雞湯。

看過圖就不用多說了吧,反正我就不多說了,家庭生活本來就是混沌的旅程。

這碗雞湯我幹了。

至於以後的旅行,我還是覺得各玩各的更痛快。

並,反對一切打著帶老人玩實際上讓老人幫著看孩子的旅行。真要孝順,自己搞定孩子,讓老人們自己開開心心順心順意自由去玩。

我是大辰辰,這裡是大辰辰的塑料局。

塑料怎麼了?不環保但是咱結實。

讓我們在局裡相聚,說說你說說他一起走向人生巔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辰辰的塑料局 的精彩文章:

一起辦事的交情

TAG:大辰辰的塑料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