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事此靜坐,靜坐想什麼?

無事此靜坐,靜坐想什麼?

無事此靜坐,

靜坐想什麼?

楊鼎川

天氣漸漸地熱起來,無事便不想外出,宅在家裡的時候居多。

在家,多數時候是在用眼,不勝疲勞。遂想起汪曾祺先生的《無事此靜坐》。

此文讀過幾遍,原先以為這幾個字出自汪先生外祖父的一條橫幅。後來偶讀一文(《中國作家》2010年1月號,范婉文),說此為蘇東坡所言。再查汪文,確實後面有一句:「稍大後,知道這是蘇東坡的詩,下面的一句是:『一日當兩日』」。再看範文,引全詩為:「無事此靜坐,一日當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稱系「根據蘇東坡語錄概括而成,被文徵明弟子,那位擅行草、喜畫蘭的周公瑕刻在了一把紫檀椅子的靠背上。」

不想繼續考證了。但是想,為何東坡先生以為「靜坐」能使一日當兩日呢?是說在靜坐的當兒,時間的腳步放慢了嗎?或是在靜坐中,因為心變得空靈,更能體味生活之真諦、享受生活的真味呢?

不得要領。於是又讀汪文。汪的說法是,「唯靜,才能觀照萬物,對於人間生活充滿盎然的興緻。靜是順乎自然,也是合於人道的」。

「靜坐」不同於「發獃」。發獃(比如在麗江四方街或束河古城),常常是什麼也不想,腦子一片空白。字典關於「呆」的釋義是:1,(頭腦)遲鈍,不靈敏;2,臉上表情死板;發愣:發獃。可見發獃時,大腦基本處於停滯、休息狀態。靜坐不是。靜坐時,可能腦子反而特別活躍,浮想聯翩。汪氏說:「雖是猶然獨坐,然而浮想聯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聲音、一些顏色、一些語言、一些細節,會逐漸在我的眼前清晰起來,生動起來。這樣連續坐幾個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筆寫一點東西。我的一些小說散文,常得之於清晨獨坐之中。」 還說,他見過齊白石一幅小畫,題記最後兩句是:「靜思往事,如在目底」。汪氏以為,下筆之時心裡平靜,是最好的創作心理狀態。

「靜坐」的前提,是「無事」。不是說完全不做事。一些瑣事:燒一壺水泡茶;鍋里蒸上饅頭;打開多一扇窗……,這些也是「事」。「無事」是心中不存事,不特別惦記什麼,擔心什麼,挂念什麼,算計什麼,也就是汪先生說的不「心裡長草」。在這種比較空靈的狀態下,方能真正「靜坐」。

但「靜坐」最要緊的是「靜」。「呆」不見得好,「靜」可是好詞:安靜、平靜、文靜、寧靜、雅靜,靜若處子 ……。按汪先生的說法,「靜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修養」,「靜是要經過鍛煉的,古人叫『習靜』……『習靜』可能是道家的一種功夫,習於安靜確實是生活於擾攘的塵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道家講「虛靜」。諸葛亮以為「非寧靜無以致遠」。好一個「靜」字了得!

「靜坐」,想什麼呢?以我來說,大抵還是俗務居多:電視劇中的一段對話;報上一則消息;明天是否出遊以及去哪裡游;是否需要去一趟銀行取一點錢,等等。偶爾,也想些虛的事情,比如生死。

中國文化講「樂生」,對死亡有所避諱。西方則有「先行到死」之說。我比較傾向於西方的觀念。預先假設已經站到了死亡的門檻上,算算自己還有多少日子,加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享受生活,這樣,到了大限來時,庶幾會少許多遺憾,這有什麼不好呢。做教師幾十年,養成了「倒計時」的習慣,我覺得挺好。其直接後果是「守時」,臨事不慌亂。在死生大事上難道不能也來一個倒計時?

論「務虛」,大概當數作家史鐵生了,他的一個長篇就叫《務虛筆記》,後來又有《病隙碎筆》等雜文隨筆,讓人受益良多。我們當然做不到像他那樣思索。成都一個心理諮詢師引墨說:「關於生死,……思考是痛苦的。事情遇上了,必須去思考的時候,人們自然會去思考,但沒遇上時,很多人不想自己找不痛快,寧肯很盲目地生活」。

於此我有兩點看法:1,真的遇上事情了,比如醫生宣布你的生命已進入倒計時了,恐怕已經不可能靜靜地去思考;2,如果參透了生死,以為死不過是一次大休息,什麼時候死遠不如怎麼樣死法來得重要,那麼,靜坐時想想死的事情,不見得只有痛苦,也許還會有「痛並快樂」的感覺呢。

還是引墨說的,在問題發生前思考,就像是為自己尋找一個降落傘,為了在降落時不至於摔得很慘。(《成都商報》2010/8/1,03版)我很同意他的這個說法。

當然不是說,「靜坐」就非要去想這樣的大問題。如果一坐就想到生死之事,恐怕要想成了抑鬱症。不是的。靜坐時,確如汪先生說的,會想到許多讓人又愉快又有些悵惘的故人往事。一生中許多片段,像意識流般在眼前閃過。一些聲音、一些顏色、一些語言、一些細節,也會清晰和生動起來。這是在整理自己的記憶,梳理自己的感悟,剔去那些該遺忘的,保留那些珍貴的。這樣的靜坐,像是在做人生的功課。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汪曾祺先生很欣賞這兩句宋儒的詩,我現在也覺得真說得好啊。

本文配圖和文字以及音頻未註明作者的,敬請作者聯繫微信君加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汪迷部落 的精彩文章:

說說王陶民那些事
蔣成忠 散曲對仗之法

TAG:汪迷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