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身任於國,不敢慮繼嗣:為了國家,他拒絕了傳宗接代

以身任於國,不敢慮繼嗣:為了國家,他拒絕了傳宗接代

原標題:以身任於國,不敢慮繼嗣:為了國家,他拒絕了傳宗接代


建武九年(33年)春,東漢開國名將祭遵在軍中去世。漢光武帝劉秀哀慟不已,親臨弔喪,望棺痛哭。其後每逢朝會,劉秀就會對群臣叨叨叨,嘆息曰:「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搞得群臣都「各懷慚懼」,十分慚愧惶恐。


那麼,劉秀為何對祭遵之死如此哀痛呢?


祭遵是潁陽人,少年時「家富給」,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但難能可貴的是,祭遵雖有富二代之實,卻無富二代之名。他勤奮好學,生活儉樸,為人低調,從不喜歡穿金戴銀招搖過市。


或許正因為此,潁陽縣有個衙吏誤以為祭遵軟弱好欺負,欺凌祭遵。不料,一向溫文爾雅的祭遵卻一反常態,結交賓客殺了衙吏。從此之後,潁陽縣人才知道,祭遵可不是好惹的善茬兒。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綠林軍擁立劉玄稱帝,王莽派王尋與大司空王邑徵集各地精兵四十二萬,號稱百萬,與劉秀率領的綠林軍大戰於昆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後,劉秀乘勝率部四處攻城掠地,路過潁陽,祭遵於是投奔到劉秀帳下。劉秀見祭遵儀錶堂堂,很是喜歡,暫令他為門下吏。後祭遵從劉秀征河北,為軍市令,刺奸將軍,偏將軍。建武二年(26年)春,祭遵因戰功被封為征虜將軍,潁陽侯。



祭遵追隨劉秀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年,但也獲得了累累戰功。


建武二年(26年)春,祭遵與景丹、朱佑、王常等率部南擊弘農、厭新、柏華蠻中賊寇。在戰鬥中,祭遵中箭,血流如注。眾人見祭遵受傷,準備退卻。祭遵見狀,不顧傷勢呼喝怒斥,加以阻止。士卒們於是奮力苦戰,終於大破賊兵。次年春,祭遵活捉賊首張滿,並在杜衍打敗了鄧奉之弟鄧終的部隊。


建武四年(28年),祭遵率朱佑、耿弇、劉喜等共同攻打張豐。

張豐原是涿郡太守,喜好方術,誤信道士之言,以為自己乃真命天子,於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十一月舉兵造反,自稱無上大將軍,與彭寵連兵攻打幽州牧朱浮。


當時,漁陽郡、涿郡皆背叛東漢,導致北方各州驚恐,朱浮因此上疏劉秀,請求增援。


劉秀原本打算親征,後被大司徒伏湛勸阻。恰在此時,耿弇向劉秀提出「平定齊地」之策,劉秀於是命祭遵率耿弇、朱祐、劉喜等前去攻打張豐部。


戰鬥中,祭遵又是衝鋒在前,活捉張豐。


之後,祭遵留屯良鄉拒彭寵,在一年多時間裡,多次挫敗其鋒,迫使彭寵的許多部將黨徒投降。彭寵死後,祭遵又抓住有利時機,進軍漁陽,平定其地。


建武六年(30年)春,祭遵與耿弇、蓋延、王常、馬武等受劉秀之命,準備通過隗囂的轄區,從天水攻打公孫述。


此時的隗囂已經都了不臣之心,他借故推脫,不想讓漢兵上隴。


劉秀召集諸將商議,大家都認為:不要與隗囂正面衝突,可以暫時拖延日期,並加封隗囂手下的將帥,以促其分散瓦解。

唯有祭遵不這麼看,他說:「隗囂懷挾奸謀已久。如果按兵不動拖延時日,就會促使他詐謀更深,而使公孫述增加警備,所以不如直接進兵。"


劉秀最終聽從了祭遵的主張,以祭遵為先鋒,攻打隗囂部將王元軍,把王元軍拒從隴坻趕到新關,此後又數次挫敗隗囂的部隊。



劉秀對祭遵之死如此悲痛,並不僅僅是因為祭遵能征善戰,還在於祭遵的為人。


在祭遵擔任劉秀軍市令期間,就曾發生過一件事,很能體現祭遵的為人,值得一提。


當時,劉秀府內有個親近的下人犯法,祭遵知道後,立刻下令殺了這個下人。


俗話說,大狗還得看主人。祭遵對劉秀親近的下人卻毫不留情,一點情面也不留,惹得劉秀勃然大怒,準備逮捕祭遵。


時任主簿的陳副勸諫劉秀說:「明公常欲眾軍整齊,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


劉秀聽了副勸諫,恍然大悟,不僅赦免了祭遵,還對諸將說:「當備祭遵!吾舍中兒犯法尚殺之,必不私諸卿也。」



祭遵為人還十分廉潔、節儉,克己奉公。


祭遵率部出征,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不犯,絕不擾民,以致於連當地的地方官民都不知有大軍屯駐。但凡有所賞賜,祭遵也絕不獨吞,而是把所有的賞賜都分給士兵們,自己卻是「身無奇衣,家無私財」。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祭遵一生忙於國事,從不考慮個人私事,甚至連生個兒子繼承血脈香火的「人生大事」也不考慮。他的兄長祭午見祭遵無子,便幫他娶了一房小妾送給他,希望能給他生個一兒半子以傳宗接代,但祭遵最後還是「以身任於國,不敢圖生慮繼嗣之計」給謝絕了。



西漢時,武帝準備為霍去病營造豪宅,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安家!」慷慨激昂,家國情懷溢於言表,為後人所傳頌。


但大家似乎都忽略了,祭遵「以身任於國,不敢圖生慮繼嗣之計」又何嘗不是極其崇高的家國情懷?只不過祭遵沒有豪言壯語罷了!


此外,祭遵在臨終時,還特意囑咐將自己薄葬,而當家人「問以家事,終無所言」,真真正正是「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總之一句話,正因為祭遵為人公正嚴明,不徇私,克己奉公,有大局意識,所以劉秀才會如此看重祭遵,在祭遵去世後,才會如此哀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耿弇平齊三大戰術:心理戰配合圍點打援、聲東擊西與引蛇出洞
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三件事:最後一件比割地賠款更丟臉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