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由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沒有比張藝謀《活著》更成功的了

國內由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沒有比張藝謀《活著》更成功的了

電影和小說本就是兩種不同的體裁,思維模式完全不同。尤其電影限於時間和文本所限,面對大部頭的經典作品,進行再創作的空間儼然有限。而且在改編大部頭作品時,做的減法要多過加法。但是一些二三流的小說,留待導演們,尤其是那些天才導演們的創作空間就很多,更容易做出曠世傑作。

小說是為以文字為主要的載體的文學形式,通過敘述、抒情、描寫、說明等手段去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無論是對於時代背景描寫還是人物形象的刻畫,文字的描述都是十分直接並且敘述的很充分的。就如小說《活著》就花了大篇幅的文字來描寫福貴的人物形象,以及隨著故事的發展福貴身邊的親人是怎樣慢慢地離他而去的。

與小說相比,電影的表達手段就豐富多了。從演員的表演到台詞再到畫面,都是小說用文字不能表現的。在改編成電影之後,對於福貴的外貌描述就可以直接通過葛優這個演員的形象來反映,相比大量筆墨的描寫而言,更加直觀具體。但小說中對於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是非常詳細並且很直接的,而電影中人物的內心活動只能通過演員的面部表情、台詞、動作來體現。

影片《活著》正是有了多位演員到位的表演,才更加深刻經典。也正是因為這個區別,使得小說《活著》整體更側重時代背景的刻畫和主題的反映。而改編後的電影,直接通過畫面布景來表達時代背景和主題,就達不到小說表達主題的效果。但電影加進去了很多有趣的情節,這些情節不僅反映了時代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情節的變化。

小說改編成電影之後,導演往往要考慮表達的主題側重,為了給自身的主題服務,要表達不同的思想在敘事結構和情節上必然會有所不同。首先在詳略的安排上,小說和電影的安排都會有點出入,小說只能用文字描述有其局限性以至於它在表現景色時,不能像電影一樣用畫面來反映,而必須花費大量的筆墨加以描寫以更好的表達主題。例如:電影《活著》可以直接用畫面表達二喜為福貴重新裝飾的家,但是小說只能用大篇幅的文字來描述。

從作品的受眾群體出發,小說和電影的表達方式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小說在用文字表達內容時需要讀者豐富的想像力才能被更全面的理解,這是小說在其表達方式上的局限性或者可以說是它的特點。

對讀者來講,小說《活著》中家珍在讀者眼中是一個瘦弱,嬌小,塵滿面,鬢如霜,被苦難折磨得面黃肌瘦的女人,在讀者想像的人物形象中,符合這幾個條件的人又有幾人,而電影直接選擇了演員鞏俐來飾演家珍這一角色,具象直觀的同時,也為小說中的家珍賦予了新的特點。換個角度來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文學作品的完整內涵收到破壞,就像電影中呈現的戰場也許並不是讀過小說的觀眾想要看到的樣子。電影在表達具象的事物的同時也束縛了觀眾的想像空間,使得觀眾只能在電影已傳達的影像的基礎上進行想像。

小說和電影作為傳達創作者思想的載體都是卓有成效的,雖然它們所採用的表達方式和表達的內容安排會有不同之處,但是都是為了表達自己的主題。因此不論是具象的電影的表達方式還是抽象的文字表達手段;都具有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迷小咖 的精彩文章:

這個男人的經歷都是我的童年陰影!王晶你居然還把他拍成網劇
這個浮躁的世界還有真愛嗎?來電影里看看那些動人的愛情故事

TAG:影迷小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