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如何遏制更激進的伊朗?
圖:美國總統特朗普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5月10日文章稱,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執政的那些年,沙特和其中東盟友很生氣,認為華盛頓對伊朗給他們造成的安全關切漠不關心。他們也無法讓美國總統相信:伊朗的野心是地區最大的安全威脅。
但在美國政權更迭後,特朗普一上台就急切地認同了他們的看法,即伊朗是該地區甚至全世界唯一的、最惡毒的威脅。
本周二,特朗普兌現了他的立場,宣布美國將退出奧巴馬前政府和世界其他五個大國談判達成的里程碑式的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實施嚴厲的制裁。這些制裁一度把伊朗經濟毀得不輕。
但沙特政府同六個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及其阿拉伯盟友可能會發現,特朗普政府撕毀這個被稱為《共同全面行動計劃》的協議,只會引發該地區新的不確定和不穩定局面。還會推高國際油價,這倒是正中沙特下懷。
但也會導致新的安全、外交和經濟擔憂。如果協議全面崩潰,那些反對伊朗的鄰國總有一天將面對一個推動核武器項目的國家,再也沒有國際核查人員24小時進行審查了。
在5月8日下午的講話中,特朗普將沙特和地區國家的憂慮作為證據,認為自從伊核協議達成以來,伊朗「給中東和更廣泛地區帶來災禍」,表示這是撤出核協議和重新對伊朗政府進行制裁的一個原因。
沙特官方通訊社則發布長篇聲明,試圖解釋自己對特朗普政府這一舉動的支持。
阿聯酋和巴林也宣布支持。「我給特朗普的行為打滿分,」與沙特領導層有關係的智庫阿拉伯基金會創始人阿里·謝哈比說。「我認為這一舉動讓大家都很滿意,因為它把伊朗人放在了顯微鏡下。」
但這樣一個反覆無常的美國總統,其行為可能會讓海灣國家領導人失望,他慣於說大話卻不踐行。海灣國家要多想想協議完蛋的後果,不要以為美國真能兌現什麼。
圖:伊朗總統魯哈尼
沙特與伊朗的競爭要追溯到幾十年前,1979年什葉派穆斯林教士和其追隨者們發動革命推翻伊朗君主制之前就開始了。沙特新登基的國王穆罕默德?本?薩爾曼親王指責後伊斯蘭革命時代的伊朗造成了很多地區問題,包括對本國極端保守的瓦哈比派別的影響。
幾個月來,他和他的導師阿聯酋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赫揚王儲積極遊說特朗普對伊朗採取強硬立場。廢棄核協議是其中一部分。
「從某種角度說,他們反對協議是出於感覺被奧巴馬前政府忽視的憤恨,」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中東專家艾米爾·霍卡彥姆說。
沙特不喜歡伊朗核協議,但他們並不認為協議本身是一種威脅。他們認為伊朗更遠大的野心才是問題。「關鍵是奧巴馬政府的天真看法,以為我們在和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打交道,這讓人很擔憂,」謝哈比說。「結束制裁不僅發出錯誤信號,還讓這個政權得以繼續資助邪惡的行為。」
霍卡彥姆經常與阿拉伯世界官員和外交人員對話,他認為特朗普政府對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政策前後不一,因此懷疑特朗普的行為是否令沙特等國滿意,伊拉克和敘利亞是伊朗和沙特競爭的兩個地緣政治戰場。
「沙特和阿聯酋政府中頭腦冷靜的人明白,情況不會變得更好,可能倒會更糟糕,」霍卡彥姆說。
謝哈比說,特朗普對伊朗的強硬立場,包括他承諾施加「最高水平的經濟制裁」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他已經表明立場,做出清楚的決定了。」他說。
圖:特朗普上台後首次出訪就選在了沙特
以色列擔心伊朗核武項目本身,這對以色列據稱擁有的核武庫構成威脅。但沙特及其盟友,包括阿聯酋、埃及甚至最近斷絕同伊朗外交關係並指責伊朗的盟友真主黨支持西撒哈拉地區叛軍的摩洛哥,它們更擔心伊朗插手地區事務:支持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和葉門思想狂熱的民兵;被控運送火箭彈給葉門胡賽叛軍,後者現在常常把火箭彈打到沙特來;對阿拉伯國家的政治主宰,從葉門政府到黎巴嫩政府。
「沙特政府特別擔心伊核協議慫恿伊朗在該地區的行為,讓伊朗有更多資金支持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地的盟友,」國際衝突解決機構國際危機組織海灣地區研究員伊麗莎白·迪金森說。
對許多沙特人而言,這些擔憂已經成為現實。協議履行兩年多來,伊朗的代理人在戰場上取得了更多勝利,伊朗政府的導彈項目在擴張,其政治影響力增加,儘管核武器項目被控制住了。
專家們警告說,美國撕毀核協議實際上會進一步讓伊朗膽大妄為。「如果美國違背自己在協議中的承諾,伊朗肯定會以牙還牙,」迪金森說。「廢掉核協議能爽一時,可最終還是要遭殃。」
更糟糕的是,伊朗政府可以利用美國退出協議而慢慢推動核項目。如果協議徹底垮掉,歐洲也未能兌現伊朗要求的經濟保障,那麼,伊朗重啟鈾濃縮可能導致地區軍備競賽這樣的危機。
特朗普宣布退出後不久,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宣稱要維護協議,但也表示已經命令官員做好準備,如果歐洲和其他國家未能採取措施減輕美國退出的影響,可能要開始推動「產業級鈾濃縮」。
「這可能導致中東出現核競賽。」參與談判協議的前美國外交官文迪·謝爾曼周二在電話會議上說:「擁核的伊朗可以在該地區投射更多實力。」
圖:伊朗核問題或影響國際油價
對海灣地區而言,伊朗核協議完結還有其他潛在後果。中東預計會出現新的危機推高了油價,幫助沙特王儲薩勒曼在國內大肆推行其雄心勃勃的計劃。可如果油價太高,美國頁岩氣生產商會就有動力進入市場了,最終會壓低價格。
「價格越高,頁岩氣生產商殺回市場的速度就會越快,」芝加哥政治風險諮詢師馬特·達布羅夫斯基說。「受益者是西方的頁岩氣生產者,他們又有機會吞噬沙特的市場份額了。」
儘管沙特的薩勒曼、阿聯酋的扎耶德與特朗普穿一條褲子要廢除核協議,但並非所有海灣國家都舉手同意。迪拜是阿聯酋的七個酋長國之一,現在迪拜自家經濟有點玩不轉了,可能不願意進一步孤立伊朗。
奉行獨立外交並被控支持武裝分子的卡達被沙特封殺,可能會進一步倒向伊朗。
阿曼和科威特已經試圖在沙特與卡達以及沙特與伊朗之間發揮調停角色,因此可能面臨選邊站的更大壓力。
在海灣事務和投資上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的土耳其今天早上譴責美國退出核協議,從而與沙特和阿聯酋政府對立起來。
「現在海灣地區已被徹底撕裂了,」歐洲外交事務理事會海灣專家卡米爾·倫斯說。「海灣合作理事會國家必定會漸行漸遠。」
圖:沙特街頭
(本文為大西洋月刊5月10日文章,作者:BORZOU DARAGAHI ;原標題:Iran Is Now Unfettered;東亞財經編輯)


※世界銀行增資130億美元:中國注資擴股,俄國拒絕稱沒錢
※中年轉行:如何開始一份文藝工作?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