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解讀: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制裁,特朗普有一個大陰謀

解讀: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制裁,特朗普有一個大陰謀

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不顧伊朗和俄羅斯的強烈反對,及法國、英國和德國的極力勸解,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協議》(Iran accord),重新啟動對伊朗的制裁措施。

特朗普稱,伊核協議是一項沒有帶來和平,而且也永遠不會帶來和平的「可怕的單邊協議」。

圖:美國總統特朗普

美國政府的這一決策無疑加劇了中東地區的衝突局勢並將伊朗推向困境,也造成了美國與歐洲盟友的矛盾,讓國際形勢更加混亂不堪。

紐約時報9日評論稱,特朗普的決定是一場高風險的豪賭,賭他自己可以「打破那個政權」。

退出伊核協議,特朗普政府公開的理由是:伊朗方面沒有遵守伊核協議,仍然在秘密地推進核計劃,甚至在研發核武器。這一點,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此前曝光的所謂上萬份文件和光碟資料為證。

但是美國和以色列方面提供的上述依據,並沒有為2015年參加簽署伊核協議的另外5個世界大國所確認。當年與伊朗共同簽署協議的大國有:美國、俄國、法國、英國、德國和中國。

既然這是一份多邊協議,就應該由當年共同簽署協議的國家共同決策。不應該美國說伊朗沒有遵守協議就可以退出協議的,同樣,伊朗方面也時常指責美國沒有完全遵守伊核協議,仍然維持著不應該維持的經濟制裁措施。

現在的問題是,在特朗普政府的決策背後,隱藏著哪些真實的考量?

圖:法國總統馬克龍勸說美國不要退出伊核協議

打擊和削弱俄羅斯與伊朗兩國才能掌握中東地區

在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結束及推進中東民主化運動以來,曾經的政治強人薩達姆、卡扎菲相繼死於非命,葉門、埃及完成政權變更。但是曾經被美國認定為必須下台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卻依然頑強的維持著政治生命至今。

尤其在俄羅斯和伊朗的鼎力支持下,如今的巴沙爾政府正在推進統一國家的軍事行動,在基本消滅了此前曾猖狂一時的伊斯蘭國勢力武裝割據之後,由西方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軍也在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三方聯軍的強力打擊下節節敗退,面臨全線崩潰或不得不完全被逐出敘利亞領土的尷尬前景。

今年4月14日,美國和法國、英國聯合發起對敘利亞政府軍的突襲行動,也是在為敘利亞反政府軍進行武裝扶持,阻止敘利亞政府軍過快的完成領土收復任務。

美國方面很清楚,站在敘利亞巴沙爾政府背後的,是俄羅斯和伊朗的堅決支持及土耳其的部分參與。推翻巴沙爾政權,必須得首先推開巴沙爾背後的兩支大手:俄羅斯、伊朗。

圖: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到俄軍駐敘利亞基地慰問

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人希望改善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關係,也無法做到。反而借調查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英國發生前俄羅斯間諜倫敦中毒案等為由,與西方國家一起,不斷推出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通過製造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的對立,持續削弱俄羅斯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減少俄羅斯對中東地區、東歐地區的干預。

另一個方向,就是打擊伊朗。自2015年伊核協議實施後,由於國際社會的解除制裁,伊朗經濟得到了快速恢復,石油生產和出口也達到甚至超過了制裁前的水平。稱伊朗為目前中東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並不為過。

也就是說,維持或遵守目前的伊核協議,伊朗將成為中東地區反對美國干預的最強對手。自2015年至今僅3年時間,伊朗已經顯露出地區大國的潛質,並在事實上成為了反對美國的領袖。

在此情況下,制裁伊朗,削弱和打擊伊朗,對美國來說,已經不是要不要做或如何做的問題,而是一定要做、沒有理由創造理由也要做的問題。

圖:俄土伊三國外長會,敘利亞局勢主要由這三國操控

美國正在能源市場擠壓俄羅斯與伊朗的份額

俄羅斯和伊朗作為美國在歐洲地區和中東地區的天敵,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能源出口大國,都高度依靠能源出口獲取外匯和財政支持。

據報告,俄羅斯以燃料能源產品出口為主,能源在出口商品結構中的佔比為64.5%(去年同期為64.7%)。俄羅斯財政收入中的四成來自能源出口。

可以說,由於經濟形式相對單一,能源出口既是俄羅斯和伊朗兩國一家獨大的強項,也是國家安全的軟肋。

那麼,如果在能源領域打壓俄羅斯和伊朗,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打壓國際油價,讓能源出口賺不到那麼多錢,通過財政收入劇減  製造俄羅斯和伊朗的經濟困境和內部動亂,讓俄伊無力也無暇他顧。

於是借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一輪經濟危機,國際油價從接近150美元每桶的天價,一路下跌至30美元每桶的地價。

在此期間,尤其是在俄羅斯2013年將克里米亞半島納入版圖之後,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俄羅斯經濟陷入連續三年的衰退。俄總統普京關於打造一個強大俄羅斯的夢想就此破滅。

也是在此期間,伊朗在經濟遇困及財政壓力之下,與美國牽頭的國際6個大國簽署了伊核協議,以停止核計劃換取國際社會解除經濟制裁。

圖:俄羅斯和伊朗都是石油出口大國

但是國際油價不可能長期被壓制,隨著國際經濟緩慢復甦與能源需求的增長,國際油價也在逐漸走出低谷。今年4月以來,國際油價連續突破70美元每桶和75美元每桶兩大關口,從3年前的低位上漲了超過一倍多。今年以來,國際油價累計上漲了14%。

此時,對俄羅斯和伊朗來說,正是恢復經濟、獲取收入的最佳時刻,兩國正在做的都是加緊石油開採和生產,盡量多的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為國家發展積蓄實力。

反過來說,國際油價的恢復性增長,也支撐了俄羅斯和伊朗在敘利亞和中東其他地區的投入。如果當前國際油價仍然維持在30美元每桶,或許敘利亞戰場的形勢會是另外一個場景。

那麼,2015年參與簽署了伊核協議的美國,之後3年發生了什麼變化?

有兩大變化:一是發生了政權更迭,特朗普政府取代了奧巴馬政府。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首先退出了制約全球碳排放的巴黎協議,之後又放開了美國能源出口及近海石油的開採限制;

二是美國頁岩油開採技術獲得了巨大突破,採油成本不斷下降。根據達拉斯聯儲的最新調查,受益於技術創新,美國頁岩油產業目前的損益水準最低為每桶25美元。這讓美國石油出口具有了與俄羅斯、沙特及伊朗等傳統石油輸出大國同台競爭的優勢。

從2016年特朗普參加美國總統大選開始,短短二三年,美國從此前的全球石油進口大國一躍變成石油出口大國。

圖:美國原油產量達到日產千萬桶

據美國能源情報署報告,今年2月份,美國原油產量升至每天1026.4萬桶,創歷史最高水平。日產原油超過千萬桶,能達到這一產量的,過去全世界只有俄羅斯和沙特。但是現在,美國開始攪局了。

美國變身石油出口大國,意味著打壓油價已經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但是阻止俄羅斯和伊朗生產更多的石油,或者擠占原來屬於俄羅斯和伊朗的石油出口市場,符合美國的利益。

正是在這一思路下,在目前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大國——中國,來自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正在快速增長,與俄羅斯和沙特爭奪中國市場最大石油供應國的位置。同樣,在歐盟——俄羅斯的最大能源出口市場,美國能源也正在快速進入,甚至施展手段要求歐盟國家從俄羅斯轉向美國採購能源。

華爾街日報5月10日報道稱,美國重啟對伊朗的制裁會切掉一大塊全球原油供應,這一變化將重塑全球供應線,促使伊朗石油的大客戶另尋貨源。美國暗示,可能對大幅減少購買伊朗原油的國家予以制裁豁免。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本周二說,美國事先與產油國盟友進行了磋商,希望增加產量並保持價格穩定。沙特周二晚間稱,已做好乾預並穩定市場的準備。沙特不僅是伊朗在中東的長期對手,也是全球原油市場份額的激烈爭奪者。

圖:伊朗指責美國每天都在違反伊核協議

數據顯示,伊朗目前的石油日出口量約在270-380萬桶,佔全球需求的3-4%之間。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是中國,約60-70萬桶/日。在特朗普政府恢復對伊制裁措施後,預料伊朗對歐洲和亞洲的石油出口將大幅下滑。

路透社援引伊朗石油部副部長Amir Hossein Zamaninia的話說:「我們所到之處,無論歐洲還是亞洲,都有競爭對手跟在後面,提供折扣和優惠。」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正在對伊朗,也包括俄羅斯施展釜底抽薪之術。

(本文由東亞財經獨家編輯製作,郭少英撰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吳敬璉談中興事件:不惜一切代價發展晶元的口號很危險
朝鮮的集市你見過嗎?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