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人生如逆旅 何必千千結

人生如逆旅 何必千千結

春末夏初的夜晚,總會想到李白的那篇《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天地如逆旅,光陰為過客,人生在夢醒之間瞬間萬變,如幻影流沙,隨命運浮沉,真正握在自己手裡的又有多少呢?

答案只有兩個字:當下。

活在當下,行在今日。

《論語》中記錄了這麼一則對話:「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的弟子子路問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讓他先去考慮活著的人。子路問死後之事,孔子卻讓他從生時著眼。

其中道理很明白:與其將心思浪費於虛無縹緲,不如立足當下,做些實事。而孔子的一生,又何嘗不是在踐行這句話。他終生奔波、孜孜不倦,「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聖人惜時短,只怕生時不夠,所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樣的孔子,又怎能不發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又哪裡還有時間去傷感過去,擔憂未來?

人生無常,你所能把握的只有當下,你所能努力的只有今天。最好的生活態度是活在當下,而最好的活法就是行在今日。

物來順應,有情無累

宋朝著名理學家,人稱「明道先生」的大儒程顥有這麼一段話: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血,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繫於心,而繫於物也。」

明道先生在這段話里就講了一個問題:聖人的感情。

聖人是沒有感情的嗎?並不是的,聖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七情六慾,但是他的喜怒哀樂,不過是外界在他心中引起相應的情感罷了。

對象消逝了,它所引起的情感也隨之消逝了。用魏晉時玄學家王弼的話來說,這叫:有情無累。

就其中「物來順應」一詞,曾國藩有一句話可以當做註解:

「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於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於讀書也。一有著,則私也。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即過不戀。」

物來順應就是如此。當讀書則讀書,當吃飯則吃飯,當喜則喜,當怒則怒。當時不必克制,過後也不必糾纏。

當努力時盡其人事,盡完人事安聽天命。就如陶淵明詩中所說:「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不戀既往,事過心寧

我們有個詞叫「心為物役」,簡單的說,就是你的心被外物給鎖住了,每遇到一件事情,都會在你心裡留下一個結,結多了,心就被鎖住了。有可能是名,有可能是利,有可能是情,亦或者兼而有之。

那麼怎麼破解呢?《莊子》中有句話:「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你要把心化作一面鏡子,真實的反映事物,而當事情過去了,就事過心寧,不要再想。

這樣你就可以做到「勝物而不傷」。就是說,你可以做到「役物」,而不是「為物所役」了。這也就是《荀子》中說的那樣:「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重要的養生之道。明代著名醫學家龔廷賢在他的著作《壽世保元》中寫道:「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要想身上無病,多半還要你心中無病。

還是蘇東坡那首《定風波》說得好: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還在為用人難發愁?看《尚書·堯典》教你如何用人
洪應明:用禮貌和修養去對待家人的過錯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