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Tod s集團雪上加霜,連Roger Vivier銷售也開始銷售大跌

Tod s集團雪上加霜,連Roger Vivier銷售也開始銷售大跌

▌有分析師指出,堅持賣經典款是Roger Vivier品牌延續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現在這一局面已經被打破

作者 | 周惠寧

當服飾手袋類奢侈品都在復甦的時候,奢侈鞋履品牌卻持續遇冷,於今年頻頻提出新舉措的Tod"s集團仍處於轉型的陣痛期。

據義大利奢侈鞋履集團Tod"s今日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在截至3月31日的三個月內,其銷售額同比下跌5.2%至2.261億歐元,而去年同期為2.385億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收入減少1.8%至2.341億歐元,其中包括套期保值的相關影響。

期內集團零售渠道銷售額同比下跌7.1%至1.27億歐元,批發渠道銷售額則錄得2.6%的跌幅至9910萬歐元。

按部門分:

集團核心品類鞋履的銷售額同比下降4.2%至1.82億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則減少0.9%至1.88億歐元;

皮具及配飾銷售額則同比下跌8.5%至2960萬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減少3.8%至3110萬歐元;

成衣類銷售額同比大跌10.2%至1410萬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減少9.6%至1420萬歐元。

按品牌分:

核心品牌Tod"s銷售額受鞋履品類業績低迷影響,同比減少2.8%至1.19億歐元,已連續9個季度錄得下滑,但按固定匯率計算則錄得1.3%的增幅至1.24億歐元;

Hogan銷售額則受義大利本土市場疲軟打擊,同比大跌6.1%至5570萬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則同比減少5.2%至5630萬歐元;

而Roger Vivier的銷售額則結束了一直以來的增長態勢,首次錄得8.7%的跌幅至3780萬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則同比下滑2.8%至4020萬歐元;

Fay的銷售額同比大跌12.2%至1280萬歐元,主要受義大利市場疲軟、批發渠道銷售額不佳影響,由新創意總監Arthur Arbesser負責的首個系列已於今年2月發布。

按地區分:

義大利地區銷售額同比大跌11.6%至7020萬歐元;

在歐洲其他地區收入則錄得0.5%的增幅至5760萬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則增長1.9%至5840萬歐元;

美洲地區銷售額下降8.5%至1540萬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則增長2.3%至1720萬歐元;

大中華區銷售額同比下跌3.2%至4870萬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則增長4.4%至5250萬歐元,內地、香港和澳門均錄得積極的業績增長;

在全球其它地區的銷售額同比減少1.4%至3420萬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則增長3.3%至3420萬歐元。

截至報告期末,Tod"s集團在全球共有276家直營店和118家特許經營店。

對於2018年的第一份成績單,首席財務官Emilio Macellari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鑒於今年初集團對市場戰略和人事作出的一系列調整,該季度業績不具備參考意義,改革後的新一季產品的積極影響將在第二季度業績報告中所顯現。他特別指出,期內品牌在中國內地的業績表現非常好,但中國遊客在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和美國的數量已有所減少。

值得關注的是,曾被認為有潛力成為集團利潤最大的鞋履品牌Roger Viver在第一季度終止了其延續多年的增長記錄,首次錄得下跌。

對此,Emilio Macellari解釋稱,鑒於集團業績收入大部分來自國際地區,因此匯率波動對Tod"s 和Roger Vivier的業績造成了一定拖累,不過Roger Vivier的皮具銷售依然呈正增長,但鞋履業務則受到轉型所造成的一定負面影響。

據時尚頭條網早前報道,Roger Vivier設計功臣Bruno Frisoni已於今年3月離職,其繼任者為曾在Prada和Dior任職的Gherardo Felloni。創始人 Roger Vivier 於1907年在巴黎創立同名品牌,後於2015年11月被Tod"s集團以4.15億歐元價格收購。不過,Tod"s集團從 2011年開始就已經擁有這個品牌的生產和分銷特許權。

有分析師指出,堅持賣經典款是Roger Vivier品牌延續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Roger Vivier任職長達16年的Bruno Frisoni 曾表示,Roger Vivier 設計的每一對鞋都像「一首詩,一件藝術品」,在Roger Vivier本人去世後,Bruno Frisoni為品牌塑造了新的形象。

相較於許多其他奢侈鞋履品牌,Bruno Frisoni時期的Roger Vivier的款式減少了花哨和華麗的元素,更適合日常穿著,同時也適合正式場合,恰好符合職場白領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正在快速膨脹的通勤需求,刺激了Roger Vivier近兩年的持續快速增長。

▌Roger Vivier的經典鞋款恰好符合職場白領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正在快速膨脹的通勤需求

不過,這一局面現在已被打破,隨著Gucci、Louis Vuitton等主流奢侈品牌風格的轉變,過於簡潔的風格熱度已逐漸下滑,Tod"s集團的最後一道壁壘或已被擊破。為此,Tod"s集團把賭注壓在了年輕設計師身上。

據悉,來自義大利知名製鞋家族的Gherardo Felloni,其作品大多以華麗風格為主,寶石、羽毛、蛇皮和絲緞等材料也常被 Gherardo Felloni 用於其設計作品中以展現奢華感,他負責的首個系列將於9月發布。

不過,Roger Vivier的下滑似乎未讓Tod"s集團感到擔憂。集團首席執行官Diego Della Valle表示,第一季度的業績基本符合預期,因為無論是改革還是轉型都需要時間。

針對核心品牌Tod"s,集團將繼續強調其義大利製造的高品質與工藝,並把重心放在已有的傳統和標誌性產品上,而不是時尚類產品。Diego Della Valle 早前則認為,如今品牌並不再需要傳統的創意總監,與不同設計師進行合作能為年輕消費者創造更多的新鮮感。

因此在今年2月的米蘭時裝周上,Diego Della Valle 對外公布了一個重大決定,Tod"s品牌將實施名為「Tod"s Factory」的新計劃,推出更多的系列來適應消費者快速轉變的喜好。

Tod"s Factory 的主要目標是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Diego Della Valle指出,比起創意總監和管理人員,Tod"s 的整個團隊更像是一個時尚雜誌社,將按月或每兩個月把最新的產品呈現給消費者。

他還表示,該計劃旨在向波普藝術大師 Andy Warhol 於 20 世紀 60 年代在紐約成立的藝術工作室「The Factory」致敬,將邀請不同的設計師進行合作,不再遵循每六個月發布一次新品的傳統周期,新計劃的第一期新品將於今年的 6 月或 7 月正式推出。

不過,Diego Della Valle 拒絕透露更多關於設計師的細節,他強調,每 6 個月發布一次的傳統周期已經落後了,新的商業模式將使品牌更加靈活,從而可以更好地、更高效地對各系列產品作出及時調整。

Diego Della Valle進一步表示,集團的終極目標是在維持產品一貫高質量的同時,用源源不斷的創意來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同時進一步打破線上線下的渠道的壁壘,向全渠道轉型。為此,集團正不斷加大對營銷和數字團隊的投入,以更好地把握奢侈品牌在數字化電商時代新的增長機會。

而在供應鏈方面,Tod"s集團旗下的生產基地在質量和靈活性方面一向處於行業內的尖端,可以保證系列產品高效生產,以有效地滿足全球消費者的新需求。因此,Diego Della Valle認為隨著新戰略計劃的按步實施,集團業績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實現反彈。

同樣陷入轉型陣痛的還有義大利奢侈鞋履集團Salvatore Ferragamo,據數據顯示,在截至3月31日的三個月內,其銷售額同比下滑1.7%至3.04億歐元,已連續7個季度錄得下滑,但按實際匯率計算則增長1.7%,毛利率為62.7%,凈利潤同比大跌18.8%至900萬歐元。

有業界人士認為,儘管成立於1927年的Salvatore Ferragamo曾是奢侈品領域的全球領軍集團之一,但其過於保守的家族經營模式令品牌在這個以創新為主的時代浪潮下被遠遠拋下,而其高層的持續動蕩也一度令其革新戰略陷入停滯,目前該集團正在積極尋找合適的首席執行官人選。

財報發布後,Tod"s集團(TOD.BIT)股價下跌1.18%至每股62.75歐元,目前市值約為20.75億歐元。

24小時滾動報道 時尚新聞 最先知道

▌大家也在看

你離洞察時尚的距離只差一個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頭條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市場大漲11%,Hugo Boss第一季度業績步入正軌
江南布衣市值逼近100億;遭大股東拋售Burberry股價大跌近8%;Crocs第一季度利潤大漲逾73%

TAG:時尚頭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