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鬱鬱寡歡並非心理疾病

鬱鬱寡歡並非心理疾病

如今,打開報紙或雜誌,關於「心理健康危機」的大標題時常映入眼帘,而主要的描述對象則是大學生群體。

實際上,如果媒體報道屬實,那麼幾乎所有人都有心理疾病,高等院校更是被席捲的對象。接踵而來的就是更多的的藥物、治療方案,甚至更多的焦慮。「或許是時候做一些清醒的判斷和分析了。」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的斯坦利博士說道。心理疾病有明確的診斷標準,如此而言,它並沒有媒體渲染的那麼盛行。

青少年評估自身負面情緒的自查量表正在增多。但在這些量表並未在語言使用上考慮代際變化並進行校準,臨床專家尚未有清晰、有效、符合診斷標準的驗證結果,某些調查也將不同問題進行毫無意義的分類(例如把「一直」和「經常」分為一類)。

上述自查量表得出的報告確實能夠反映青少年日常情緒的起伏,但卻並不是診斷心理疾病的標準。 所以我們可以說,相比從前,大學生負面情緒增多,但並不能說患心理疾病的人增多。

言過其實

許多健康和媒體專業人士並沒有批判性地看待這些報告,而是單純地誇大事實。

比如,2017年末,英國國家兒童局出版了《新世紀兒童精神病康復:關注兒童健康趨勢》(主要針對14歲孩子)的研究報告。

文中提及被調查組中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報告自己有負面情緒,但卻被解釋為英國14歲女孩中有25%患有抑鬱症!

幾乎所有評論家都忽略了,家長報告確定該人群中有5%的人具有顯著的情緒問題。這個數字更符合人群中已知的抑鬱率。

我們不應忽略父母和兒童報告之間的差異而片面地給心理障礙直接下結論。

消極情緒也屬正常

這些擔憂並非精神疾病發病率大幅增加的結果。 在某種程度上,它們來源於較差的心理素養,以及生活挑戰引發的不切實際的期望。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很難將「生病」的自我認同和正常的病理狀態區分開來。

這是一個文化問題,人們期望獲得診斷,有許多因素融合在一起,造成了這種混亂。

首先,人們越來越認為,只有積極的感受才意味著心理健康。感覺良好就代表健康,有負面情緒就代表身體不適。

然而,正常的負面情緒對人類發展和適應而言至關重要。如果沒有負面情緒,我們就會存在於「桃花源」中,一直無憂無慮。如果無法正確面對負面情緒給我們帶來的生活挑戰和機遇,我們就無法培養抵禦能力。

心理健康不是只有笑容的靜態概念,而是有好有壞,有高低起伏。 即使有負面情緒,我們的心理仍可以是健康的。

正常生活病態化

雖然「心理疾病」最初是用來描述病症的,但現在已經被用來描述正常的負面情緒狀態。包括「心理健康」這個詞本身,就可能意味著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在其他醫學領域中並不存在這樣的混淆現象。

此外,用疾病類(如抑鬱症)的術語來表示所有的負面情緒,甚至像悲傷、失望、反感、士氣低落和不快樂等詞語都被歸結為抑鬱症的代言。接下來,就是更多藥物、治療方案的推介。實際上,我們不需要更多的藥物或治療,我們不能再讓正常生活的病態化了。

技術的濫用

隨著技術和電子通訊的興起,像智能手機這樣的通信設備限制了與其他人的面對面接觸,簡訊的容量限制使人們很難通過手機表達複雜的想法。

日日與手機為伴,甚至讓我們更孤獨,使我們無法進行社交聯繫所必需的面對面溝通,而那才是治療孤獨的良藥。

這不是心理疾病,而是技術上的濫用。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控制這種「新技術」,而不是讓它控制我們。

所以我們要面對挑戰。我們必須批判性地思考對自身期望,要培養健康的心理素養,了解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知道心理障礙及其治療方法,提高治療心理疾病的能力,而不是誤認為日常的不愉快就是抑鬱症。

參考:

https://theconversation.com/is-my-child-depressed-being-moody-isnt-a-mental-illness-92789

Source:Dr. StanleyKutcher, Sun Life Financial Chair i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alhousieUniversit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的精彩文章:

《自然-神經科學》:孕期炎症對新生兒大腦發育的影響
培養孩子的自信——從出生開始

TAG: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