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時最強的竟然是他,15歲嚇退六國圍攻,建立最強騎兵

戰國時最強的竟然是他,15歲嚇退六國圍攻,建立最強騎兵

「很多年輕人,有自己目標,比如想做首富是對的,奮鬥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王健林

首富的「小目標」成了最新造句體。

如果戰國時的趙雍掌握了這個句式,大概會這樣造句:「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讓人們開始穿褲子!」

還別笑,要知道在戰國時,讓中原人更改服制的難度,絕不亞於你我去掙一個億。

趙雍何許人也?他就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趙武靈王,一手創立了戰國時期最強大的騎兵,也是唯一敢以一國之力和秦國叫板的狠角色。他的霸氣,從即位之日起便不容小覷。

欺負我年紀小?真逗!

趙雍即位的時候,只有15歲,還是個剛剛踏入花季雨季的少年。

新君剛一上位,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父親趙肅侯的葬禮該怎麼辦?

這個葬禮,並不簡單。趙肅侯生前英雄一世,與魏、楚、秦、燕、齊等國連年惡戰而不處下風。總之,鄰里關係不太和睦。原來,別人惹不起他,如今終於盼到他歸西......嘿嘿,父債子償咯。

於是乎,魏國帶著楚、秦、燕、齊四個小夥伴,借著參加葬禮的名義,大軍壓境,趙國危矣。

面對強大的敵人,年輕的趙雍採取了強硬的應對措施,擺開決戰的架勢,來迎接這些居心叵測的弔唁使者。趙雍下令,五國軍隊一律不準踏進趙國半步,只許各國使者帶著弔唁之物,在專人陪同下直抵邯鄲。

國內,趙國重兵待客,戒備森嚴;國際上,趙、韓、宋已結成聯盟。魏、秦、齊三國一盤算,看來,趙國和趙雍小朋友並不是一顆軟柿子。結果便是,使臣們弔唁完趙肅侯便匆匆離去。

年輕的趙雍,化解了即位後的第一次危機,霸氣外漏!

先定一個小目標——做前人沒做到的事

趙雍作為一個有野心的君主,定然不會坐在前人的功名簿上坐吃山空。他很清楚要改革圖強!

此時中原戰事焦灼,各國糾纏不斷,短期內難以決出勝負。於是,趙雍放棄了趙肅侯逐鹿中原的戰略,把目光轉向了北邊。

他要做兩件事:1.幹掉礙眼的中山國。2.提升武力值。

幹掉中山國,並不容易。這個中山國,十分討厭,如同一個楔子一樣釘在在趙國版圖的中間,使趙國一分為二。齊、燕一直在背後給中山國撐腰,就是讓中山國牽制住趙國。趙國的幾代國君都想干一番事業,但由於中山的牽制,趙國的圖強大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英武有為的趙肅侯雖然一再擊敗齊、魏、燕等強國,但在解決中山國的問題上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趙雍即位後,決定拔出這個眼中釘。

無論對手是中山國還是北方的胡人,趙雍都需要提升趙國的武力值。於是,他想到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創意——推行「胡服騎射」。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衣著寬衣大袍,類似於一塊布把人裹起來,看著倒是瀟洒飄逸,實際上行動極為不便,拖泥帶水。軍隊打仗用車,以馬牽引,轉向遲鈍,無論進攻還是逃跑都極不靈活。胡人穿著貼身短衣,騎著戰馬,近戰用刀槍,遠則用弓箭,戰鬥指數遠超中原部隊。

推行「胡服騎射」,如今說來輕描淡寫,換身裝備罷了,可在當時,衣著裝束不僅僅是遮羞蔽體,裡面藏著太多禮數傳統。說改就改談何容易?用現在的話講,這叫「顛覆式創新」。

趙武靈王,要做的這兩件事,一個是挑戰強敵,一個是顛覆傳統。而這都是幾代前人未曾做到的。

目標大不大,大。但兩件事,他都做到了。趙武靈王15歲即位,39歲推行「胡服騎射」,趙國實力大增;45歲時,吞併中山國。

高爾基說:「目標愈遠大,人的進步愈大。」的確,遠大目標能夠喚醒行動力。有了那個光點的指引,剩下的就是做拆解動作。但首先,要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國 的精彩文章:

《戰國墓》戰國墓葬出圖成套青銅器
最開始的魏國可謂戰國首霸,為什麼就留不住人才呢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