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畫事關注 石菖蒲

畫事關注 石菖蒲

藝術丨審美丨發現丨人文

讓藝術成為習慣,讓美好擁有溫度

字子諒,號心齋,

居寧波,造園為業,

書畫自娛。

毛慈潔

石菖蒲

文/毛慈潔

毛慈潔 孤潔有節 30cm×40cm 2017年

後山上都是毛竹,毛竹開片後上下搭接在一起從竹林深處把泉水蜿蜒引到了寺院,清冽甘甜,經年不斷。小時候的我常常好奇這水從哪裡流來,卻又害怕林深草長,不敢一個人去探個究竟。終於有一天,師公背上藥鋤,帶著我循著水的來處往山上走去。初夏的陽光透過竹林,被分成條條縷縷的光束,在地上散成了金色的碎片,輕快的腳步聲驚起野雉,在林子里撲騰著飛起又在不遠處落下。

水流聲越來越近,原來是在藏雲溪的上遊了。藏雲溪,源自牛角、夏涼兩峰之間,注入五磊寺前真照池。過池西流,流經月亮池,迂迴曲折,潺潺而至砥柱石瀉入峰洞坑。 僧人有「寒光爍破三千界,雲月溪山共一家」之句,也許藏雲溪因此而得名。水清自可洗心,溪深亦可藏雲,隱而不顯,沾露撫葉,慰霜詠雪,不溫不火,有一份特有的清幽。「五磊潤名寺,山暇藏雲溪」,溪流聽隨梵音,日復一日,通靈至性,自是能濾掉浮世塵泥。

師公是留守在五磊寺的僧人,通醫識葯。文革時期不許念經拜佛,便採藥種花,飼牛喂兔,農禪並舉,兼給周圍鄉鄰針灸看病,去藏雲溪是採藥的。師公指著溪澗水石空隙間那叢雖不甚茂,而節葉堅瘦的青草說:這是菖蒲。我因此認識的菖蒲也是端午當天。

「古澗坐菖蒲,根瘦節蹙密;仙人教我服,刀匕蠲百疾。陽狂華陰市,顏朱發如漆;歲久功當成,壽與天地華」,說的是菖蒲的功效。大概是要取了石菖蒲的根莖,年幼懵懂,只記得師公說可入葯,好處種種,已經遙遠,只記得指尖余香,久不散去。賦之於心不如受制於神,識其貌不如盡其才。而今回想起來,所謂珍貴,莫過於平凡而尚有用處。菖蒲也如此。

「石泉何清冷,中有九節蒲,蒲性本孤潔,不受滓穢污。」卻是石菖蒲盤根結節于山岩石縫溪澗清流之中的風骨氣節的寫照。世人贊其清孤,風雅,而我的印象中始終是藏雲溪里的一抹綠色,任你如何炒作,設計,分盆,置於何處,它只管輕輕地活出自己,根節努力縱深,翠葉無盡舒展,不假日色,不資寸土,不計春秋。一如孩童的心,天真樸素,毫不造作,也如耄耋境況,看透世事,仍堅守本分,所謂孤潔有節。

一棵菖蒲,不再是案頭的清供,文房的擺設,卻是童年時的光景。凡事到了回憶的時候 ,便真實得像假的一樣:一條溪,一座寺,一個人,一株草……

2017.6.25草草

畫事工作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事 的精彩文章:

TAG:畫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