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古訓:心安身自在,心寬福自來

古訓:心安身自在,心寬福自來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授權圖片 | 滕首詩 攝

《管子·心術上》中說,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

意思是說,人的心在人體中,處於君主的地位;九竅各有功能,像百官各有職務。心若能合於正道,九竅就能按常規工作;心充滿了慾望,眼就看不見顏色,耳就聽不到聲音。

1

心的格局,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們的內心「選擇」看到的樣子。這種「選擇」往往都是不易察覺的。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時,心裡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會導致主體從客體中去佐證。

喜歡某個人或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讓自己在現實中搜尋印證,然後再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印證,來佐證自己的心理預期,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

若是在憤怒、仇恨或是懷疑時,我們又會不斷尋找材料來強化自己的臆想,在偏執與憤怒、仇恨的情緒里,讓暫時壓抑的情緒得以宣洩。

你相信什麼,你就能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你的世界就是什麼;你相信潛規則,就會發現無數潛規則;而你相信努力,就會發現努力真有回報;你相信善良,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處處都有好人,有好事。

所以,決定人的視野的,決定人能看到什麼風景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的內心。內心的格局,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2

心安身自在,心寬福自來

「天聽寂無音,蒼蒼何處尋?非高亦非遠,都只在人心」。

《壇經》中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人的一切福祉、一切修行,不在外面,全在自己的內心。

所以,任何真正的修行都是修心,任何真正的學問,都在人心裡長出來。

《黃帝內經》上說,「天氣,清凈光明者也」。天的氣,是清凈光明的。所以運行不止。做人就應該效法天之「清凈光明」,心要清凈澹然,內心要光明。這是教我們養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清凈光明的心,這種人才會長壽。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

心若不安,人就永遠不會有「穩」的感覺;而心中的慾望太強,就永遠無法過那種即使咀嚼菜根也能津津有味的生活。

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安心於樸素寧靜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簡靜的瀟洒從容。身要安,性要定,當然首要心安。

心寬了,世界才不會狹隘。心寬,就是不能被慾望迷住,不要被偏見挾持,不要被情緒控制。

唐代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手握兵權,宦官魚朝恩經常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甚至慫恿皇帝挖了郭子儀的祖墳。

叛亂平定後,郭子儀回京,皇帝感到心裡有愧,就讓郭子儀任意處置魚朝恩。郭子儀卻說道:「我常年領兵在外作戰,挖戰壕,修工事,不知挖了多少百姓的祖墳,現今我的祖墳被挖,是上天對我的報應,不能怪任何人!」魚朝恩被感動得淚流滿面。

正是由於郭子儀的心寬,他雖然手握大權,卻能平安無事,安享晚年,史載郭子儀年八十五而終。

宋朝范仲淹有一次請風水先生看母親的墓地,風水先生說他母親的墳是「絕地」,會斷絕後嗣,勸他遷移。范仲淹說,既然是絕地,也不應別人去受;如果我該絕後,遷墳有什麼用?結果沒有遷墳。他大興教育,後代成才者不可勝數,家族綿延八百多年。

曾國藩說:「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浩大是真正受用。」 心量決定了人的器量,決定了人的境界的高下。心量越大的人,煩惱越輕;心量越小,煩惱越重。

心安身自在,心寬福自來。心安,心寬,人生才會安定,福德才會深厚。

來源:儒風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習氣害人,九頭牛拉不回
孔子「天道」與「性命」思想探微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