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EEVIA中國ICT媒體論壇,聽半導體廠商的乾貨分享

EEVIA中國ICT媒體論壇,聽半導體廠商的乾貨分享

導語:日前,第七屆EEVIA年度中國ICT媒體論壇暨2018產業和技術展望研討會在深圳大中華希爾頓酒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趨勢 創新 共贏」為主題,現場邀請到英飛凌、NI、Qorvo、ADI和富士通等領先的半導體公司發表了主題演講,並與媒體記者和工程師朋友們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七屆EEVIA年度中國ICT媒體論壇暨2018產業和技術展望研討會

英飛凌:以毫米波雷達探索人機交互的新可能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場事業部大中華區射頻及感測器部門總監麥正奇

英飛凌的業務共分為四部分:汽車事業部、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電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場事業部,和智能卡與安全事業部,目前在汽車電子市場,英飛凌已佔據全球第二 ,在功率半導體和智能卡IC領域已是全球第一的領先地位。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英飛凌的眾多感測器產品在參數特性上處於業界領先的水平,如MEMS麥克風擁有超寬的動態範圍、69dB的高信噪比以及高達135dBSPL的聲學過載點;壓力感測器的精度達到0.5Pa(+/-5cm),擁有在較大壓力和溫度範圍內仍可實現高精準度的耐久性等。「這些優秀的產品特性,正是英飛凌感測器產品備受客戶青睞的原因。」

本次論壇上,麥正奇先生重點分享了英飛凌雷達的話題,英飛凌在雷達應用上擁有超過十年的技術研發積累與行業市場經驗,在24GHz與77GHz汽車雷達晶元的市場份額已佔據全球第一。基於這樣的技術與市場優勢,英飛凌正積極推動毫米波雷達技術在工業級與消費級人機交互場景的創新應用,進一步探索AI產業潮流下的人機交互新可能。

除了在24GHz與77GHz汽車雷達晶元市場上擁有全球第一的領先地位,英飛凌在功率半導體和智能卡IC也是全球第一,汽車電子排名全球第二。

麥正奇先生表示,全球在24GHz盲點偵測(BSD)的應用,尤其是汽車整車上,將繼續充當主流。僅在2017年,超過2億顆感測器被用於盲點偵測。此外,該應用還有望拓展到更多的工業及日常領域。英飛凌會持續不斷的研究毫米波,而研究的很大驅動力是用戶體驗的推廣。

在中國市場,英飛凌正在加強與眾多方案設計合作夥伴展開合作,為客戶提供完整的24GHZ mm Wave雷達解決方案,尤其是在軟體或者應用部分。麥正奇先生表示:「英飛凌在安防應用、盲點偵測和智能家居三個方向都有成功案例,在未來,英飛凌將持續不斷地修鍊毫米波雷達以及感測器『內功』,以感測技術為點、以產業生態為面,與更多業界的先進廠商、用更多不同的先進想法,去開發人機交互、工業4.0、智能製造、智慧醫療等不同領域的創新應用,全面探索人工智慧產業的嶄新未來!」

NI 以軟體為中心的測試平台如何助力搶位5G時代

NI中國技術市場工程師馬力斯

在5G時代,「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產品複雜性不斷提升;4G和5G共存的問題;更多的射頻指標的測試,對儀器的指標有更高的要求,廠商們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NI的使命,就是像幫助我們的工程師來幫助我們的科學家,能夠更快速的進行原型驗證,進行測試,進行部署。而作為一家測試測量廠商,NI一直以這樣的使命幫助各行各業的工程師、企業,幫助完成更多的工程上的難題。

NI所服務的領域和企業非常廣泛,包括半導體設計公司、晶圓廠、測試廠,還有汽車領域、消費電子領域和國防軍工領域等等都有覆蓋,NI以軟體為中心,幫助工程師們能更高的提供效率,提高測試速度,貫穿在各個領域之間,最終幫助企業提高效率,縮短測試周期,支撐和服務這些飛速發展的行業。

NI中國技術市場工程師馬力斯介紹到:毫米波一直是比較關注的市場, NI在2016年推出了毫米波transceiver的系統,搭配包括基帶、高速ADC、前端,包括上下變頻器的雷達頭,有非常好的本振。用戶在早期5G進行毫米波領域設計原型的時候,即採用NI的transceiver系統。對於測試,基於該平台對版本升級後,可以應對市場上不同應用領域的變化,比如汽車的毫米波雷達。

Qorvo:你的手機是否準備好了使用5G

Qorvo亞太區移動事業部市場戰略高級經理陶鎮

Qorvo是基於RFMD與TriQuint兩家傳統射頻半導體大廠而合併的,在傳統移動通信領域,從2G到3G,再到4G,Qorvo都有一系列的積累以及全線的射頻產品布局,藉助於此,Qorvo在過去兩年也開發了第一個射頻5G半導體器件,目前的標準是2017年12月份正式固定下來的release 15 這個版本。

陶鎮先生表示,5G將要實現的三大場景,一是增強型的移動寬頻,二是萬物互聯,最後是高可靠性零時延。

在增強型的移動寬頻這一場景里,對於手機而言,並不單純是個5G手機,上下兼容3G、4G,而將會有很多新的射頻,無論是濾波器、開關、功率放大器以及前端模塊,都會有額外的設備產生,這是來自於新的5G頻段、新的5G標準和新的5G調試方式的需求,會有更多新的區別於傳統4G的射頻半導體器件。另外,除了5G的頻段以外,還有2020年甚至之後4G頻譜的重耕,需要在現有的4G射頻半導體同時支持5G-NR的標準。

第二個是萬物互聯的場景,這一定要理解是基於5G新標準的IoT,而非目前基於4G標準的NB-IOT或者EMTC制式的IoT,這樣的標準無論從基礎設施還是移動終端的角度,都會有新的射頻器件產生。

最後是低功耗高可靠性低時延的場景,在中國,尤其是2020,三家運營商都要商用5G,所有產品都會在第一個場景(增強型的寬頻),這個延伸了會有很多額外射頻器件的產生,無論是在基礎設施領域還是在移動終端智能手機領域。

ADI:電源技術目前的發展態勢

ADI電源產品中國區市場總監梁再信

2017年3月,ADI宣布收購Linear,交易完成後,新的品牌為 Power by Linea,將Linear的產品和ADI電源的產品完美結合。新的電源產品Logo,整合了ADI的三角形和Linear以前的Logo。

梁再信先生表示:Power by Linear在未來考慮三個重要的問題,Form Factor、Efficiency、EMI,第一個如何考慮高性能的電源幫助客戶產品減少PCB的尺寸,然後增加更多的功能,因為現在產品越做越小,性能越做越高,能不能提供比較小的方案,提供好的性能。第二效率,效率非常重要,全球都講新能源,如何節能,如何提高效率。電源的轉換效率就是電壓、電感和電容,如何把能量傳遞,Power by Linear已經研究了幾十年,已經做到極致,能不能再提高,Power by Linear有自己獨到的方法。最後是EMI,中國要做製造2025,必將要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創新性,基礎將是要有更好的工業產品,不管任何的電子產品,EMI和ESD所有的設計和雜訊處理是非常重要的,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認識到這一點。

Power by Linear的產品一直是行業的引領者,目前Power by Linear的電源模塊已經經歷了四代封裝技術。其中,第四代封裝技術已經實現了將磁路和外殼整個電感集成在一起,並使用COP技術將外界器件都封裝在外殼下部,這樣便可以拿到高性能的電感。

富士通:高性能和高耐久性設計應用電子系統的存儲器技術趨勢

富士通電子元器件(上海)有限公司產品管理部總監馮逸新

富士通在2002年左右進行了一些整合,從過去的日本十大變頻公司之一轉型一家技術解決方案公司,而在半導體及電子元器件,佔了公司整體業務的11%份額。

馮逸新先生介紹,FRAM有三大優勢,一是高讀寫入耐久性,寫的次數比較多;二是高速寫入,因為寫入可以跟納米秒的速度相比;三是低功耗,一般在NOR Flash寫和擦的時候需要一個升降電路,那麼FRAM不需要,所以是低功耗。

無論是讀寫耐久性也好、寫的速度或功耗來講,FRAM比傳統的MRAM、EEPROM有很多優勢,但是FRAM很貴,從性價比考慮的話,是FRAM的劣勢。

結語:大咖們的乾貨分享和與參會者的深入交流,讓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更加清晰,本屆論壇也正值EEVIA創辦10周年,論壇現場更是滿滿的祝福,期待EEVIA的ICT媒體論壇年年都有豐富多彩的主題演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芯師爺 的精彩文章:

2017華強電子網「優質供應商頒獎盛典」隆重舉行!
7.2 億換中國市場,這才是高通的「精明」之處!

TAG:芯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