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是清官,都懟皇上,包拯位居人臣,海瑞為啥一輩子朝不保夕?

都是清官,都懟皇上,包拯位居人臣,海瑞為啥一輩子朝不保夕?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包青天

 金光燦爛 徐小鳳

徐小鳳 

00:00/02:34

看此文請打開此音樂~

01

翻遍中國兩千年的封建歷史,在這個舞台上來來去去的人繁若燦星,但是留下來名字的其實並不多。

這些在史書上有記載能留下名字的要麼作為反面教材背負罵名,讓我們現在提起來都忍不住要「呸」一下,比如秦檜;

而有的人則是正面形象,就算如今我們說起來都不禁心存敬意,這樣的人有很多。

比如宋朝的包青天,又比如明朝的海瑞。

說到後面的這倆人,我們都能說出他們的一個很顯著的共同點:都是清官。

包黑子

但是這倆人如果熟悉一點都只知道又有著巨大的反差:包拯28歲考中進士,但是為了盡孝沒有立即當官,而是在家裡又呆了十年才步入仕途,但是從包拯一隻腳踏入官場算起,就開始一路綠燈,26年間25次陞官。

什麼概念?

平均一年調動一次,並且是上升,用現在的話說,包拯的人生道路簡直就是開了掛。

海瑞

而反觀海瑞,雖然也很聰明也很努力但是一直到了40歲還是個舉人,勉強步入仕途之後一輩子也是坎坷崎嶇風雨飄搖並且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出於被閑置的狀態。

02

那麼為什麼都是歷史上罕見的青天大老爺,人生的差別咋就這麼大呢?

也許很多人這時候都會說「海瑞同學的情商太低啊」——敢罵皇帝的一個人情商能有多高呢,這樣的人又如何能在官場立足呢?

是的,海瑞確是膽大,歷史上敢抬著準備好了棺材給皇帝上疏題名道姓罵皇帝的也許只有海瑞了,然而,你也許不知道的是包拯也曾經懟天懟地懟皇上,曾經讓當時的皇帝宋仁宗無比頭疼?

我們所知道的包拯說實話大部分的印象都是來自於小說,演義,給我們最深刻的感觸就是包大人一生都奮戰在斷案的第一線,甚至連陰間的案子他也敢接,可是這不是真實的包拯。

包拯善於斷案不錯,然而他的一生還干著另外一件很精彩的事:做諫官懟皇帝。

有一次後宮裡一個張貴妃想給自己的伯父弄個官噹噹,就在仁宗的枕頭邊吹風,結果被包拯直接懟了回去:沒門兒。

後來包拯說急了,甚至對著宋仁宗的臉發連珠炮,噴的宋仁宗滿臉都是口水,皇帝很無奈,但是也只是微微一笑,輕輕地撩起龍袍擦掉臉上的唾沫星子:要想皮膚好,還要用包黑子牌口服液。

然而回到後宮,宋仁宗還是越想越氣,就拿張貴妃撒氣:都是你非尼瑪要給你伯父跑官要官,你不知道朝中有個包黑子嗎,把勞資看的死死地?

這樣看來,包拯跟海瑞沒什麼區別哇,都是當面懟的皇帝大老闆下不來的台呀,怎麼就說海瑞的情商低呢?

嚴格來說,倆人都是一樣的性格啊,都完全沒把皇帝當外人,該噴就噴該懟就懟,有啥話說啥話,一根腸子通到底的把式啊。

也正因為這樣,才會讓兩人在歷史上贏得了尊重和美名。

那麼,既然跟情商無關,兩人的官運咋就有這麼大的差別?

03

來吧,讓我們加上這兩個人的微信,通過他們的朋友圈來分析一下。

我們說過,海瑞只是個舉人出身,在那個「舉人多如狗,進士滿街走」的年代,如果不是海瑞幸運的踩到了一泡狗屎——嘉靖皇帝前期的勵精圖治,正是招攬人才的時候,海瑞恐怕熬到鬍子白也只是在福建南平教育局當個小科員而不可能走上歷史的舞台的。

不可否認的是,海瑞的一生中有限的幾次升遷確實也是有貴人相助,但是幫助他的那幾個人,要麼是很純粹的欣賞他耿直的性格根本跟他沒有什麼私交;

要麼就是出於某種政治目的當成鬥爭的棋子把他推到波詭雲譎的時局中去而已。

最為明顯的是,海瑞在江南推行兼抑豪強的政策時,招致了江南士大夫群體的圍攻,甚至有言官直接上疏奏他【魚肉士大夫】,朝廷中張居正,高拱等一批位高權重的清流們,沒有一個是支持他的,反而是不約而同的站在了他的對立面,將他當成一個異類。

(明朝嘉靖年間的土地兼并非常嚴重,朱元璋同學定的固定收稅政策讓繼任者只能收到極少的稅賦,加上各種王爺和士大夫霸佔良田不交稅,政府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也正是在各級官員和地方勢力的聯合夾擊下,海瑞這樣一位我認為甚至比張居正還要偉大的改革家被迫落寞的離開了政治舞台。

所以說,海瑞終其一生實際上只是個孤膽英雄,很悲情的孤膽英雄,他沒有朋友。

試想,如果海瑞在朝中有那麼幾個手握權柄的好朋友來支持他,他的改革之路會這樣黯然收場嗎?退一萬步說,就算支持不了他的事業,也該有幾個肝膽相照的朋友來替他說說話呀。

實際上,沒有,自始至終都沒有。

他只是孤傲的存在於大明帝國那險惡的朝局中,最後腹背受敵鎩羽而歸。

04

再去看看包拯的身邊都是些什麼人?

包拯中進士那一年是天聖五年(2017),這一年的這一次科考堪稱是「兩宋第一榜」啊,這一榜出了太多的牛人大咖,其中位居高位者多達七人,這包括文彥博,韓琦兩任宰相。

這些人都是包拯的「同年」。

「同年」在封建時期屬於政壇上很奇妙的一個群體(實際上在現在也是這樣,要不然為啥都那麼熱衷於搞同學會呢),宋朝時候有個叫柳開的曾經這樣解釋「同年」【同年登第者,指呼為同年,其情愛相視如兄弟,以至子孫累代,莫不為昵比,進相援為顯榮,退相累為黜辱】。

不僅僅跟這些人是「同年」,包拯還和文彥博是兒女親家,同樣的包拯和韓琦的私交也很好。

想想看,朝中有這樣兩位大佬罩著,包拯怕什麼,懟天懟地甚至懟皇上也就可以理解了吧?

不是沒有人想把包拯幹掉:歐陽修曾經彈劾過他,後來的胡宿彈劾過他,然而,包拯照樣步步高升,誰也阻擋不了包大人前進的腳步。

甚至曾經包拯在人三司使的時候,發生了兩起兵變都是跟軍隊的後勤補給有關,按照道理說包拯是應該負連帶責任的,包大人也曾因此誠惶誠恐,然而,包拯同學在一年之後不僅沒有受到一點影響,反而被晉陞為樞密副使。

朋友圈有多重要,人脈資源有多重要,別的不說,這一次的神秘升遷就是證明。

海瑞有這樣得勁的「同年」嗎?有這樣有分量的朋友嗎?

沒有。

別忘了,海瑞只是個小小的舉人出身,他的同學能有多大能耐?

充其量跟他一樣在帝國的基層里當個小小的公務員,只有他一個人很幸運的擠到了帝國的權利中心來到了皇帝的身邊。

放眼望去,整個單位里整個機關里哪有他的熟人?

再加上他性格的孤僻,誰願意與他玩兒?

而包拯的同學卻都是高學歷高起點滿身光環,再加上包拯拿到學位後並沒有直接當官而是回家盡了十年孝,當他進入官場之後拿眼一掃:喔靠,這些當大官的都是我同學哦。

而這些現在已經身居高位的同學不能不說在包拯進入官場之後給了很多幫助,成了他的靠山。

吧啦吧啦說了這麼多,肯定有人要噴了:照你這樣說,包大人是靠著關係發跡的?

包青天

 包青天

胡瓜 

00:00/02:43

估摸著你音樂應該播放完了,再來一個版本的,點開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茶博會 旅遊景點 路邊攤…如何買到好茶葉?
這組超現實主義插畫,主題卻無比現實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