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真正走出中俄軍貿低潮:這一新項目,受益的可不僅僅是航空發動機

真正走出中俄軍貿低潮:這一新項目,受益的可不僅僅是航空發動機

8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訪華後,中蘇軍事合作的大門再次開啟,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繼承了這種良好關係,在當時,由於經濟上的困難,俄羅斯迫切需要硬通貨,除了戰略武器,俄羅斯幾乎向中國敞開了自己武器庫的大門,要武器給武器,要技術給技術,但是,由於當年中國經濟尚不像今天這麼財大氣粗,加之幾十年的封閉讓軍方高層領導在某些方面觀念嚴重落後,不少好東西都沒有引進。

整體來說,在葉林欽時代,儘管俄羅斯在對華軍售中,存在一貫的偷奸耍滑,但整體上還是比較順暢的,大批俄制武器、技術和專家來到了中國,這對中國軍隊的現代化起到了難以替代的巨大推動,僅以S-300防空系統的引進來說,一下子將中國軍隊的防空系統提升了兩代,達到了當時世界最先進水準。

不過,在普京上台後,幾乎所有人都看出,中俄軍貿進入了低潮,除了繼續對華高價供應AL-31發動機等零部件外,俄羅斯基本停止了向中國出口整套的武器系統,更不要說技術轉讓了。普京上台後,俄羅斯國力提升,雙頭鷹在向西看的時候,也沒有放鬆盯著東方的那隻眼睛,充滿野心的俄羅斯從來不希望自己的鄰居比自己更強大,尤其是存在那麼多年的恩恩怨怨和領土糾紛。

但隨著佔領克里米亞後,俄羅斯遭到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中俄軍事貿易合作重新發展,中國進口了俄制蘇-35戰鬥機和S-400防空系統,雖然相比90年代的合作還有不小差距,但也算是一個不小的進步。而在軍事技術合作方面,根據媒體的報道,烏克蘭與中國合作的要更多一些,大批烏克蘭專家已經來華貢獻自己的智慧,而中國也給了其優厚待遇。

近日,《中國科技報》報道,中俄冶金創新研究中心在哈爾濱正式揭牌。該中心由黑龍江省科學院、黑龍江省冶金研究所與俄羅斯科學院烏拉爾分院冶金研究所共建,有望破解制約我國冶金行業精鍊領域發展的瓶頸難題,特別是提升我國研製高合金鋼、特殊軍工用鋼等新產品能力,可以預見這將直接影響到中國新一代潛艇、宇宙飛船等先進武器裝備。

坦白說,俄羅斯在冶金方面的水平,雖然比不上美國和德國等國家,但也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一流,相比中國,不客氣的說,要強的太多,俄羅斯與中國在冶金方面合作,將極大的提升中國在材料方面的落後,讓中國武器不在因為材料方面的巨大落後而遺憾,新型發動機、潛艇等,將因為更好的材料,而在性能上有巨大進步。這也說明中俄在軍事技術合作方面的深層次交流,這要遠比蘇-35和S-400更有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眼防務解讀 的精彩文章:

敘軍和民主軍都在反恐,一旦消滅IS,離爭奪產油區大戰就不遠了
敲定購買54架蘇35戰鬥機協議,誰為巴基斯坦買單?美國或出手阻撓

TAG:鷹眼防務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