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見了總理,上了北京,添了孫女……獨臂大叔石光武的日子,過得小而美

見了總理,上了北京,添了孫女……獨臂大叔石光武的日子,過得小而美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青川縣黃坪鄉棗樹村殘疾人石光武身殘志堅主動幫助鄰居重建家園。 沈若飛攝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

4月18日,廣元青川,春風和煦,陽光普照。距離縣城不遠的黃萍鄉棗樹村,在這個明媚的春天,顯得格外生機盎然。

走進棗樹村,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個人,他是一個失去右臂的殘疾人,「5·12」地震後,他憑藉頑強的毅力,用獨臂率先建起了新房。多年來,他和他的聾啞妻子相濡以沫,共同經營著幸福而美好的生活。他就是棗樹村的「名人」——「獨臂英雄」石光武。

1米7的個頭,身著紅色夾克外套,54歲的石光武,看上去仍像個中年男子,陽剛而精神,有些黝黑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而滿足的微笑。

2018年4月,石光武講述十年重建、奮鬥的故事。

重建家園

震後3個月,獨臂大叔建起新家園

2008年5月12日中午時分,石光武和兒子正在地里忙著農活,突然天旋地轉,滾石四落。「不好,地震了!」石光武朝兒子大喊一聲,「快走,回家!」隨即,父子倆朝家的方向飛奔而去。

剛到家門口,父子倆傻了眼。眼前廢墟一片,房屋被徹底損毀。妻子躲在一旁,不停地哭泣。「人沒事就好,房子垮了,再修就是了。」看著驚魂未定的妻子,石光武打著手語,不停地安慰妻子。

安慰完妻子,石光武和兒子趕緊從危房中搶出副食品和礦泉水。留下幾瓶礦泉水後,石光武將其他的全部提供給周邊的老百姓。接下來的日子,餘震不斷,石光武和周圍其他老百姓都在平坦的田壩里搭著帳篷過活。眼看日子一天天過去,石光武萌生了自己動手建房的念頭。這時,周圍不少人勸他,「你和你老婆都是殘疾人,自己建什麼房嘛,到時等政府幫你們解決。」聽罷,石光武笑道:「地震是天災,不能等起光靠政府啊。」

「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石光武用最平實的語言表達了災區人民最堅強的信心。

就這樣,說干就干。6月,拆除損毀的房屋,7月正式開始修建。石光武組織家人熱火朝天地開啟了重建。然而,受地震的影響,建新房並非一帆風順,「地震把道路都損毀了,磚和水泥都買不到。後來,找村上的書記通過多方努力才想到辦法。」建房面臨的困難,並沒將石光武擊垮。思來想去,石光武改變了建房主料,將房子建設成抗震能力強的木架結構。每天他和兒子,穿梭在山林中,尋找砍伐適合建房的木料,肩挑背扛,將木料運回家。

憑著一股堅韌的力量,僅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石光武就將新房建好了。2008年10月1日,國慶節,石光武搬進新房,全家人開心不已。

石光武和妻子在推磨。沈若飛 攝

看到石光武都建了新房,搬進了新家,在他的帶動下,村裡其他人也紛紛開始修建永久性住房。村民們在日常的勞作和閑暇中,一起創造了「有手有腳有條命,再大的困難能戰勝。」「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這兩條標語。而今,這兩條標語精神仍激勵著村民們朝著幸福生活而奮鬥。

十年變化

見了總理,上了北京,添了孫女

十年前,石光武44歲,他和妻子張正芳平靜地生活在棗樹村。地震後,他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迹,傳遍了大街小巷,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名人」。

時光如梭,一晃就是十年。在這十年里,石光武是幸福快樂的,也是令人羨慕的。地震後,溫總理視察棗樹村時得知他的事迹,還專門到了他家裡,誇讚他是自強不息的典型。

「當總理親切地和我握手,問我的情況時,我激動得整個人都是蒙的,只有不停地說『總理辛苦了』。」2008年和2011年,溫總理曾兩次到棗樹村。回憶起當時的場景,石光武每個細節都歷歷在目,激動不已。

地震後,溫總理視察棗樹村時得知石光武的事迹,誇讚他是自強不息的典型。

在他的商店牆上一幅放大的照片和門楣上的對聯引人注目。照片定格下2008年8月31日溫家寶總理來到棗樹村看望受災群眾、指導災後重建的珍貴瞬間。上聯:「一臂獨擎,天大困難能戰勝」下聯:「二人連心,地動山搖何所懼」橫批:「自強不息」。這副對聯,折射出石光武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村子裡,『六師傅』夫妻倆比許多健全人還要能幹,他們憑自己努力開了一間小超市,『5·12』大地震後,夫妻新修的木架結構房屋,成為青川縣第一戶震後搬進永久性新房的農戶。他還先後被評為廣元市抗震救災重建家園模範公民、四川省自強模範。」黃萍鄉專職紀委副書記唐薇薇,從2006年開始就到棗樹村作駐村幹部,與石光武頗為熟悉,因為石光武在兄弟中排行老六,她習慣地叫他「六師傅」。唐薇薇對「六師傅」稱讚不已,「隨和、熱情,始終保持著淳樸厚道的農民本色,發揮著『模範公民』的表率作用。」

石光武新家門上掛著溫總理到棗樹村時的照片。

除了見了兩次總理外,石光武還有幾件令他高興的事兒:到首都北京參加會議、在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上進行火炬傳遞。

而令他更喜悅的是,家裡添了一個孫女,今年都已經3歲了。忙完農活和超市裡的生意,石光武總會抱著小孫女,哼著小調,走進家對門的小公園,散散步。一路上,他不時用嘴邊的小鬍子扎扎孫女的小臉蛋,逗得孫女咯咯地笑。

忙完農活和超市的生意,石光武總會抱著小孫女,走進家對門的小公園,散散步。

心懷感恩

一家六口在一起,小日子甜蜜而幸福

「感謝黨和政府,也要感謝浙江人民的援建。」石光武說,「地震後,棗樹村以及整個青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災區人民忘不了黨和人民政府還有浙江人民的恩情。」

地震後,在政府的幫助下,他恢復了小超市,還買了車,由兒子駕駛跑客運,全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石光武開了家小超市。

在石光武的店裡,副食、佐料及其他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擺放有序。石光武說,近年來,村裡新增了「棗樹風情」文化走廊、「總理來到棗樹村」浮雕、黨史教育宣傳牌,新建了穿村河堤,統一打造了沿路住房風貌,不少村民們還開起了農家樂。「現在的棗樹村變得越來越美,現在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我的小店的生意也更加火爆。」石光武樂道。

石光武和妻子、孫兒。

除了經營小店之外,石光武還發展起產業,種植了有機茶和核桃。家庭每月的總收入在1萬元左右。「現在的生活美著呢!」望著房前公園裡那片蒼翠的繁花嫩葉,石光武無比滿足,他說,他、妻子、媳婦、兒子和兩個孫兒,一家六口人,就這樣,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就是無比幸福快樂。

人物名片

石光武:廣元市青川縣黃萍鄉棗樹村人,年少時,一場事故導致他右手殘疾。汶川地震後,他帶領全家冒著頻發的餘震,開始重建住房,成為全村乃至全縣最先動手重建房屋的農戶。在他的帶動下,村裡和周邊其他老百姓都自發修建永久性住房。

在災後重建中,村民們一起創造了「有手有腳有條命,再大的困難能戰勝。」「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這兩條標語。如今,這兩條標語精神,依然激勵著村民們朝著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飛去熱帶島嶼游泳 沒有一身漂亮的裙子怎麼行
多角度肩部刺激訓練 step2史密斯坐姿頸前推舉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