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一餅光緒年間的熟普,你想喝嗎?

一餅光緒年間的熟普,你想喝嗎?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前幾天茶友「苗苗」(化名)給小懂發來了一組據說是「光緒年間」的熟普照片:

茶友的「光緒年間」熟普

茶的包裝確實很有那時的style,很唬人啊~

小懂發在網上後,也引起了眾多茶友的熱議,而且也有茶友遇到這種情況。

問過茶友了,是「不可能,是做舊茶」,沒有標點符號意思差太多……

看來普洱的歷史確實值得好好研究下,今天小懂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熟普究竟是什麼時候才有的~

商 周 時 期

關於雲南茶葉最早的記載,是在《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巴蜀之師於戰後作為子民向朝廷納貢,「丹、漆、茶、蜜……皆納貢之。」

可見,商周時期的茶葉是從邊陲之地運輸到朝廷,並且為了保持鮮葉不腐爛,採取的是晒乾措施,這可以說是制茶技術的開始。

既然採用的是鮮葉直接晒乾的製法,按現在「六大茶類」的劃分,當時的雲南茶既不是黑茶,也不是綠茶,反而更接近於白茶

三 國 時 期

至於兩漢時期,三國魏吳普在《本草菜部》中記載:「苦菜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穀山陵道旁……」

古字「荼」即是茶的意思,「益州」也就是如今的晉寧一帶,從「菜部」二字可知,當時雲南的茶葉是作為菜來食用滴~

直到現在,雲南少數民族依舊保留用茶做菜的傳統。

唐 宋 時 期

在唐宋時期,雲南茶葉的變化並不大,依然是以「羹飲」為主,但據《續博物志》所記載的文字:「茶出銀生諸山,采無時,雜椒姜烹而飲之。」說明當時的雲南茶葉沒有採制方法,飲用時都是加上香辣配料煮飲。

唐代發明蒸青制團茶、宋代創製龍鳳團茶,這兩種工藝都是蒸青製法,主要為了去除茶的苦澀,鮮葉加入洗茶、蒸後壓榨的工藝。龍鳳團茶就是在此基礎上,用龍鳳花紋裝飾茶麵。

龍鳳團茶

蒸青制團茶就是雲南團茶、緊茶、餅茶的始源,但是製法、飲法與現在的普洱團餅茶依舊不同。

宋末元初,有蒸青散茶的出現,葉茶概念開始,沖泡方式也由碾末改為全葉沖泡。可惜的是,元代沒有雲南茶葉的相關記錄。

明 清 時 期

依舊是在宋末元初,揉捻技術首度亮相,到了明初,散茶的興盛,鍋炒技術成熟,隨之傳入雲南

明萬曆年間《滇路》記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這說明普茶當時已經是暢銷品,被社會各階層接納。

蒸而團之,說明雲南茶葉已經掌握了揉捻技術,不再像之前沒有任何技術。

簡單來說:明代以前,雲南茶葉為散收,沒有任何采造法到了明年萬曆年後,雲南茶葉有了加工技術。

並且也出現了我們現在所說的「黃片」,當時叫做「金玉天」;還有在揉捻中,因為果膠作用使茶葉凝結成塊的「疙瘩茶」

但「金玉天」和「疙瘩茶」在當時是被挑揀出來的,對於是否單獨成茶供人們飲用,目前還沒有記載。

最讓小懂驚訝的是,這個時期出現了「外細內粗」的「改造茶」,也就是說拼配茶的概念出現了~用嫩芽蓋面,以粗茶包心,這種製作工藝也流傳至今。

截止到現在,歷史上的普洱茶,泛指雲南大葉種茶樹的鮮葉,經加工處理而製成的曬青茶系列

民 國 時 期

進入民國時期,普洱茶的加工方法已經發生巨大的改變。當時勐海的人民,將茶葉採下後,放入鍋中炒至凋萎,取出後反覆搓揉成茶,晒乾或晾乾即成茶,稱為初制茶。

並然後按照當時綠茶方法製造普洱茶葉,其結果變為不規則發酵之暗褐色紅茶,這時稱為「散茶」,品質與曬青茶截然不同,算是普洱茶「發酵」製法的雛形

現如今熟普葉底

並且有人意識到,普洱茶制好後,存放幾年味道更濃更香,甚至有存放到十年以上,對於這種口味的茶海外需求很高,那時出口行銷的大多是這種陳茶。

由此而知,在民國時期普洱茶的轉化已經劃分為存放轉化潮水轉化

新 中 國 成 立 初 期

1951年《中國茶訊》中介紹了當時普洱茶的製法,分為初制和複製兩部分。

初製成茶即是現在的雲南曬青茶,簡稱「滇青」;複製包括毛茶精製和蒸揉兩部分

所以這種製法又完全恢復了明代時期至清代中期的普洱茶製法,而潮水和存放改變茶性的方法卻在大陸歷史資料里沒了痕迹。

1973年

1973年中國茶葉總公司雲南茶葉分公司根據市場發展和消費者需求,在昆明茶廠試製,最後成功研究出加溫渥堆技術,加速茶葉陳化,大大縮短髮醇時間,真正意義上的普洱熟茶誕生了~

所以,直到1973年才有熟普的概念,以後再聽到別人吹噓熟普的年份,告訴ta可不要再拉上光緒了,他自己都沒喝到……

參考資料:

《珍藏版普洱茶營銷》,吳疆 著,雲南美術出版社2016年11月。

原創聲明:本文由「懂茶帝」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並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茶帝 的精彩文章:

桐木關老樅紅茶,一起來嘗嘗正山的樅韻吧!
明前特級黃山毛峰,選自發源地的一縷芳香

TAG:懂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