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刑罰「五馬分屍」是死後分屍還是活著的時候用馬分屍?來看看
古代有腰斬,俱五刑大卸八塊,凌遲殺千刀,車裂五馬分屍五牛分屍,剝皮,烹刑,縊首絞刑等死刑,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殘忍至極。人一死一了百了,為什麼還要生出這麼多花樣死法?不外是古代統治者以暴虐之術嚇阻民眾,讓他們安安份份當好順民。
五馬分屍是古代的一種酷刑,在古代又叫"五車裂",顧名思義,用五匹馬或牛拉扯屍體的頭和四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刑法是在人活著的時候行刑,而不是字面上的死後分屍。
古代車裂之刑,統治者想用這種懲罰對犯人進行懲罰,主要是想讓他承受極大的痛苦,所以自然是要對活人施刑的,對於那些被統治階級深惡痛絕的犯人,也是能活捉盡量活捉,因為他們有一百種方式讓他痛苦的死去。但是歷史上也有許多人在死後被五馬分屍的,比如商鞅和吳起。
最有名的「五馬分屍」的人是唐朝末期李克用的義子之一的「李存孝」,號稱天生神力,而且是李克用手下第一猛將,能征善戰,忠心耿耿。最後被小人逼迫想要造反,因見到自己的戰友又自縛投降,被李克用處以「五馬分屍」。活著的李存孝因為天生神力,連續十次將拖拉自己的馬車拉了回來。最後被打碎膝蓋骨,挑斷手腳筋,然後「五馬分屍」。可見李存孝的五馬分屍是活著被處罰的。
古代中國王朝,為了鎮壓百姓,使民眾臣服,除用小恩小惠施捨外,還用嚴刑警示,使民眾失去反抗信心。 據資料透露,在凌遲、車裂(五馬分屍)等凌刑上,對處罰的犯人,都會提前告知民眾,甚至要求或驅趕民眾前往觀看,以達到刑罰阻嚇效果。 對於受車裂之刑的犯人,應該是在其活著時候行刑,這樣就顯示「嚴厲俊刑」作用。若用死人,達不到其需要要求了。當然,被車裂之人,除個別外,大多數都已被嚇得等同死亡了。
馬分屍並不是五處地方同時斷裂,而是兩隻上肢和頭部會先被扯掉,剩下的就是兩隻腿和軀幹了。當一條腿扯掉時,另一條腿就和軀幹在一起,就無法分離了。
這一極刑最早的受害者則是春秋時期鄭國大臣高渠彌,被齊襄公「五牛分屍」而死


※李淵為什麼要除掉李密?其實原因很簡單。來了解一下
※天庭的玉皇大帝到底被誰任命的?
TAG:千秋萬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