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LCD iPhone可能採用的MLCD+屏幕是什麼?

LCD iPhone可能採用的MLCD+屏幕是什麼?

在智能手機領域中,機友們對於 OLED 和 LCD 的爭論似乎是一場永無休止的戰爭。有意思的是,LG 的思路與三星多年專註 OLED 不同,在選擇 OLED 和 LCD 雙管齊下的情況下,目前仍更專註於 LCD 技術。因為就在最近,LG 在其新旗艦 LG G7 ThinQ 中採用了最新的 MLCD+ 顯示技術,並認為這是新一代 LCD 面板技術,能夠改變手機行業的遊戲規則。

雖然近些年 LG Display 也一直在開發 POLED 面板,但在手機行業的吐槽點不少,或許這才是 LG 更熱衷於 LCD 新技術的原因。關鍵是,有消息稱蘋果今年的新一代LCD iPhone 可能也將採用來自 LG 的 MLCD+技術顯示屏。那麼,MLCD+ 技術究竟是什麼?又有什麼優劣勢呢?

LG 的 MLCD + 技術其實早就在內部開發中了,去年科技博主 Robert Triggs 早就有幸參觀過 LG Display 在韓國的內部展會,當時他表示 LG 的 MLCD+ 面板技術已經從實驗室拿出來展示了,並且已經運用到部分電視機和舊款移動設備上,說明有大尺寸也有小尺寸類型的面板,而 G7 的發布則是 LG 首次將 MLCD+ 技術運用於智能手機。

MLCD+ 技術是什麼呢?毫無疑問,MLCD+ 技術仍然基於現有的 LCD 技術衍生而來。簡單地說,傳統 LCD 面板包含 R(紅色)、G(綠色)和 B (藍色)三個子像素,而 MLCD+ 在此基礎上增加了 W(白色)像素,採用 RGBW 排列。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面板的峰值亮度。

LG 在介紹 LG G7 ThinQ 顯示屏時提到,在 MLCD+ 面板技術下,這塊屏幕的峰值亮度達到了 1000 尼特(nits),使其成為全球最亮的智能手機顯示屏之一。而超高亮度的特性,也更符合於 4K HDR 下一代視頻技術的顯示標準,因為 4K HDR 視頻播放對亮度和對比度的要求非常苛刻,不僅要最暗時夠暗,最亮時也能保證亮度,充分滿足 HDR 內容的明暗變化。

當然了,LG 這塊 6.1 英寸的 MLCD+ 屏幕還有其他技術,例如解析度高達 3120×1440 像素(564ppi),19.5:9 的比例,僅需非常窄的底部,以及 100% 的 DCI*P3 色域等等,需要時還能通過驅動提供多種顯示模式(如自動模式、電源模式、遊戲模式、專業模式等),或者調節屏幕的色溫和 RGB 色階。

不過,MLCD+ 技術最突出的還是亮度特徵。那麼,為什麼僅添加白色子像素,就能帶來如此之高的峰值亮度呢?LG 對此也介紹得清楚了。他們認為,傳統 LCD 面板上產生白色輸出,通常需要通過 3 個彩色濾光片過濾白光然後再重新組合,相當於屏蔽或阻擋了三分之二的光,造成光浪費。

而現在 MLCD+ 面板添加了專用的白色子像素,顯然可以比傳統 RGB LCD 面板產生更多的可見白光。重點是,MLCD+ 面板只需要一層液晶光偏振層來調節亮度即可,無需再增加更多的濾色器,這就擺脫了過去 LCD 的彩色濾光片效率不高,阻擋光輸出造成浪費及降低峰值亮度的缺陷。由於透光率更高,顯示屏峰值亮度可提高 50%,同時能耗又可減少 33%,畫面層次感更強,更加鮮明。

上面這張圖 LG Display 官方圖就是最好的解釋,可以看到,MLCD+ 技術就是在每個全像素在原有 RGB 子像素排列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白色的子像素,重新由 RGBW 的子像素排列組成全像素。

不過不可否認,在面板解析度既定的情況下,這必然會對於子像素密度有所影響,三星就曾表示 RGBW 會降低圖像清晰度和對比度(如下圖)。要解決這一問題,其實可以將子像素的大小可以縮小,以此來增加總數量,但這麼做又會破壞整體顯示效果,因為提高峰值亮度的同時,由於子像素更小本身就會變更暗。而另一種做法是,讓子像素可以保持相同的大小,但在增加 W(白色)像素的之後,減少 R(紅色)、G(綠色)和 B(藍色)子像素的數量,然而這種方案必然不可能帶來更高的的解析度。

目前不清楚 LG 在 G7 的 MLCD+ 面板中採用的是哪一種解決方案,畢竟解析度的測量標準在 2016 年的時候已經重新修訂,當看到三星 AMOLED 的 PenTile 子像素排列經久不衰就知道情況早已改變,因為無論是三星和 LG,目前兩家的面板解析度都已按照國際顯示計量委員會(ICDM)新的解析度測量標準評定,即通過明暗對比度調製 Cm (Contrast Modulation)來作為顯示面板解析度測量的最佳標準。

對比度調製 Cm 數值越高,顯示的內容就越清晰,市場上 RGBW 顯示面板的平均對比度調製數值為 60%,而對於 RGB 顯示面板這個數字則為 95%。不過,既然 LG 表示 G7 這塊 3120×1440 像素的 MLCD+ 顯示面板設計符合 4K 內容顯示標準,那麼在清晰度這些指標上就沒有太大問題,畢竟 RGBW 目前也獲得了獲 ICDM 認證,更不用說在手機那麼小的屏幕上,肉眼已經很難分辨出這塊高分屏的單個像素了。正如下圖,LG 表示自家的 RGBW 比 RGB 更亮、更清晰、可讀性更高。

無論如何,減少功耗對大多數手機用戶來說絕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而 LG 目前力推的這種 MLCD + 顯示面板技術,至少在提高亮度並功耗降低方面的作用上毋庸置疑,這也就意味著未來解析度高但電池容量不大的手機,也不必太擔心顯示屏影響續航。

正如 LG 所說,通過增加專用的白色子像素,MLCD + 面板能夠比傳統 RGB LCD 面板產生更高的顯示亮度。由於日用不總是需要峰值或非常高的亮度,換句話其實也可以這麼說,MLCD+ 面板可以以更低功耗實現與傳統 LCD 面板相同的亮度。之前 LG 在展示 MLCD+ 面板時曾表示,同樣同尺寸的 MLCD+ 面板比 LG V30 上的 POLED 面板功耗低得多了。雖然白色子像素的加入對色彩管理和調試更嚴格,但 LG 稱亮度發生變化時色彩顯示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如上圖,LG 展示了常規 LCD 面板和 MLCD+ 面板並排做功耗對比。在同樣的亮度下,MLCD+ 面板的功耗只有傳統 LCD 面板大約一半而已。當然,主要顯示的內容還是在白色背景上實現,此類內容顯示 MLCD+ 的功耗優勢最明顯,而其他更豐富的場景自然不會看到那麼高的能效。因此,綜合各種因素,LG 稱 MLCD+ 面板比常規 LCD 面板的能效提高了 33%。

眾所周知,在智能手機上硬體功耗佔大頭的往往是顯示屏,或者說基本比其他任何組件的都更耗電,而網頁瀏覽是手機用戶最常見的任務之一,因此 MLCD+ 在功耗方面的改進對用戶而言是最有意義的事情。LG 認為,這種技術將 LCD 面板又提升了一個檔次。主要是因為除了功耗的改進之外,可提供的亮度更高,也更適合用戶日常戶外使用場景,再加上高解析度,以及超薄邊框就能容納的特點,目前來看確實符合旗艦手機對高端顯示屏的需求。

總之,在 LG 的助推下,採用 RGBW 顯示屏的手機接下來可能會越來越多,而購買此類手機的大多數用戶,最明顯的感受應該是續航已有所改善,同時戶外看得更清晰。雖然可能因為白色子像素的加入犧牲一定的顯示質量,但在手機那麼小的屏幕上應該很難察覺到其中的差異。至於 MLCD+ 顯示屏的顯示效果以及內部像素結構如何,相信在 LG 新旗艦發售之後,無論是民間還是專業評測機構,一定會有更嚴苛的詳細評測。

最後,作為蘋果顯示面板的長期供應商,LG 確實有可能為 LCD iPhone 供應 MLCD+ 面板,目前大家對這種可能將橫掃手機行業的面板技術有什麼看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鋒網 的精彩文章:

為VR流媒體鋪路 JPEG推出JPEG XS圖像新格式
蘋果iWork套件更新 讓你盡情用Apple Pencil

TAG:威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