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斷髮文身,以象龍子

斷髮文身,以象龍子

紋身雖未入選「抽煙喝酒燙頭」這三大社會人特徵,但有關它的刻板印象在當代社會已有足夠的震懾力。這類刻板印象無論是在社會實踐層面還是文學創作方面都顯得頗有歷史淵源,以至於稍微梳理一下我們的常識,就能感覺到這似乎是個一脈相承甚至普世的過程:上至中國古代墨刑下至日本黑社會,從《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中被毛利人紋幾維鳥的地理學家到《哈利·波特》中被盤問胸口是否紋了匈牙利樹蜂的救世主同學,再加上紋身在六七十年代陪伴眾多搖滾樂手追尋自我表達、反抗和平權等精神,今天的紋身似乎已經與西方(負面)價值觀牢牢聯繫在一起了。

歌川國芳《浪子燕青》。圖源:Wikipedia

「斷髮文身,以象龍子」是我所知的關於紋身的最早記載,意思是剪短頭髮,在身上紋出圖案,以模仿龍。我個人其實很好奇這類原始涵義是如何與現代社會價值觀之間出現斷層的,畢竟在大眾傳媒所被允許展出的畫面中,紋身早已脫離「以象龍子」的意圖,成為了胳膊脖子等所有裸露部位的影影綽綽。不過出於各種你知我知的原因,這篇文章還是不作妖了,就單純討論一下「斷髮文身,以象龍子」這一短句背後的巫術原理吧。

「斷髮文身,以象龍子」早在漢代時便有記載。西漢典章制度選集《禮記·王制》稱: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這段記錄簡單陳述了東方夷民披散頭髮、身刺花紋和不吃熟食的生活狀況,旨在提示中國的少數民族各具特性,不能強制他們改變的政治策略。

西漢哲學著作《淮南子》在《原道訓》一篇中給出了「披髮文身」的用意——「以象鱗蟲」(原句為「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民人被發文身,以象鱗蟲」)。根據東漢高誘對該段的注釋,我們得知九疑山地處蒼梧(今廣西),因當地居民多從事與水有關的生產,所以需「刻畫其體,內墨其中」;而「以像鱗蟲」目的在於「為蛟龍之狀」,這樣入水後,「蛟龍不害也。」關於鱗蟲和蛟龍進一步的關係,《淮南子》在《墬形訓》一篇中給出了明確的定義:「介鱗生蛟龍」。

南宋陳容《九龍圖》局部。圖源:Wikipedia

至於龍子具體長什麼樣子,顯然不能參考「龍生九子」這類明朝才出現、且九子尚未有統一定論的概念。因此,我們還是將目光聚焦於漢朝。

在西漢神仙傳記《列仙傳》的《琴高》篇中,龍子是紅色的鯉魚

「琴高者,趙人也……行涓彭之術,浮游冀州涿郡之間二百餘年……後辭,入涿水中取龍子……果乘赤鯉來,出坐祠中」。

明李在《琴高乘鯉圖》局部。圖源:上海博物館

在《騎龍鳴》篇中,龍子的外形和守宮(即蜥蜴)相似

騎龍鳴者,渾亭人也。年二十,於池中求得龍子,狀如守宮者十餘頭……騎鳴養龍,結廬虛池。專至俟化,乘雲驂螭。」——《列仙傳·騎龍鳴》

長沙子彈庫出土戰國帛畫《人物御龍圖》

圖源:湖南省博物館

總的來說,早在漢時,百越地區水事密切的部族便已形成了斷髮文身的習俗,這一習俗中,紋身最終以身披鱗甲的冷血動物圖樣呈現,能令蛟龍、鱗蟲混淆紋身持有人的身份,使它們認為這是同類。

那麼為什麼在皮膚上紋以鱗蟲蛟龍的形象,就能完成向龍子的轉變呢?因為古時人們相信,通過模仿,他們能獲得被模仿者所具有的特質和能力。

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James Frazer)在《金枝》中提出了「交感」(sympathetic)這一古代巫術所立足的法則。弗雷澤認為,「交感巫術」(Sympathetic Magic)分為兩類,一為順勢/模仿巫術(Homoeopathic Magic),一為接觸巫術(Contagious Magic)。上文中我們反覆強調的「以象龍子」的「象」便是出自順勢巫術的考量

費雷澤關於交感巫術的分類。上、左下、右下分別為:交感巫術(交感法則),順勢巫術(相似法則),接觸巫術(接觸法則)。圖源:Gutenberg

順勢/模擬巫術的原理為同類相生和果必同因,因此通過模擬某一人或物——如為其畫像、製作木偶等,並在這些仿製品上做法,能對本尊產生相同的效果。在古代社會,順勢巫術被廣泛地被運用于軍事上,人們相信通過傷害敵人的仿品能切實對敵人的肉體造成傷害;也能用於治病,當疾病的徵兆被轉移至病人的人偶,疾病本身也隨之脫離;或是見於農業,生育能力強的婦女能相應地提升農作物的產出;又或是利用某一狀態,如死亡——通過截取死人的軀幹使生者陷入感官蒙蔽等亡者才會有的狀態。

光榮之手(hand of glory)。歐洲社會認為,若將被絞死者身上的脂肪製成蠟點燃,放入另一名被絞死者風乾的手中,能令在場所有人失去知覺,像死人一樣。圖源:Wikipedia

斷髮文身,歸根結底是古代中國實現動物變形的巫術手段。基於模擬法則所實現的」人—動物」互換在中國歷史上並不鮮見:巴人尚虎,哀牢人崇龍,楚巫繪蛇紋向鬼神施法等等。在我看來,這類象徵性變形是古代中國認知體系中對於自然災害的處理方式,在當時無疑是科學而智慧的

這篇文章距上次更新已經隔了很久,主要是因為近期很糾結這個公眾號的定位。科普性質?我好像沒什麼立場,因為我並非宗教界人士,只是前·宗教系研究狗,不能給出足夠系統權威的說明;若是做成前幾篇偽論文感覺的胡謅呢,現在看看又差口氣,簡直想給自己留言「yeah? so what?」。

想了想覺得還是從生活中大家比較在意的點出發,從宗教的角度進行心機解讀。舉個例子:

有天早上醒來,發現枕頭被翻到了背面,困意一下子就沒了,因為這之前剛好讀了宮田登的《妖怪的民俗學:看不見的日本空間》,裡面提到了妖怪座敷童子最愛的惡作劇:翻枕頭(枕返し)。翻枕頭是枕頭翻個面,或是將枕頭從床頭挪動到床位,給人睡顛倒的錯覺。座敷童子這種宅妖除了像吵鬧鬼一樣不時弄出點敲桌子摔盤子的小動靜,最吸引我的一項能力是,招,財。所以當時看到枕頭被翻了個面,我立馬認定家裡住著座敷童子,並且全身被「即將走上人生巔峰」的喜悅所籠罩,恨不得把家裡所有枕頭找出來給它翻個遍。

這件事告訴我們,人在遇上符合吉兆的情景時,是會主觀地選擇相信愚昧的。這種選擇性迷信其實也很常見,套用查爾斯·泰勒《世俗時代》的理論,這種思考方式可以勉強被看作曾經的、宗教性社會和現代的、世俗性社會的界限,關鍵點在於「我們如何感覺事物之所是,我們如何『經驗』它們」。

綜上所述,這是一個以我有限的宗教知識去過度解讀/瞎掰的公眾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發掘尋常生活背後的神神叨叨,說得裝x一點:以宗教神話經驗將生活中的種種習以為常變為超驗。

參考文獻

Frazer, James.The Golden Bough [Online]. Project Gutenberg. (1890).

胡司德.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6.

宮田登.妖怪の民俗學: 日本の見えない空間. Vol. 52. 岩波書店, 199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芝麻狐 的精彩文章:

TAG:一品芝麻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