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骨關節炎?抓一把小茴香,堅持用一周膝蓋不痛了,走路虎虎生風!

骨關節炎?抓一把小茴香,堅持用一周膝蓋不痛了,走路虎虎生風!

骨關節炎是常見關節病。此疾病在我國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成為導致患者工作能力喪失的第二大因素。基於此病問題的嚴重性,世界衛生組織已制定2000~2010年的《骨與關節10年計劃》,並確定每年的10月12日為國際關節炎日。你是否經常感到脖子疼,頭轉動一下會有所緩解?早晨起床後,你是否感到關節疼痛,手腳活動不便?上樓下台階膝關節會發出喀喇聲?如果有這些癥狀,那麼,你要認真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患了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關節疾病,人到中年,關節開始出現退行性變化和繼發性骨質增生。骨性關節炎疼痛特點為:休息時感覺不適,為了預防「休息痛」,平時要加強項背部和腰部以及四肢的功能活動。 雙腿和膝關節承受整個人體重量,每天都要載著負荷不斷地運動,天長日久就會磨損,影響關節的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磨損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嚴重。 再加上平時長期工作在空調房間里,或喜歡穿裙裝,關節常常被「凍」著,到了一定時候,就會患上骨關節炎。

膝骨關節炎可分為三期:初期、中期和後期

初期:無強烈的自覺癥狀,發展緩慢,發病時間不明。變形性膝關節病隨著病情的發展,上下台階、外出步行,以及站立就座等日常活動受限,行動不便。不過,這類情況並非一下子就嚴重的,通常要經過多年的緩慢發展過程。膝關節病最初期的癥狀是「清晨一開始活動時膝蓋發硬」,這種膝蓋發硬的感覺只是在清晨活動開始時的4—5分鐘以內,多數人白天無任何不適感。於是,患者本人並不在意。這個階段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有的人1—2個月,有的人則持續數年。時而緩解,時而又出現。

中期:癥狀不易去除,有明顯的痛感腫脹發熱膝關節內積水。由於痛得厲害,諸如正坐、深度彎曲及下蹲等姿勢基本上做不到。還有上下樓梯時也疼痛,特別是上樓比下樓更痛。平時則拖著腿走路(跛行)。後期:疼痛加劇,影響日常生活。即行走、正坐、下蹲、上下樓、上下車等行動大受限制,而且社會活動也受到影響。它不只是表現在肉體的癥狀上,在患者的精神方面也同樣會出現異常。

每位關節炎患者都希望自己的病情能夠早日康復,而要想做到這點自然需要全方面的配合。我小叔就有關節炎,去年嬸嬸在網上找到了鈦 至 逍 貼,不到三個月,小叔的膝蓋就好了。此外,對於那些病情較輕的關節炎患者來說,一些其他的康復手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偏方一

主要材料:大顆粒鹽、小茴香

偏方用法:就是用腌菜的大顆粒鹽,然後在準備點小茴香,先把鹽炒熱裝在縫製好的小布袋裡,茴香提前裝在大布袋裡(茴香不用炒),把小布袋放入大布袋裡,茴香那面貼住關節疼痛部位,用毛巾把整個布袋纏繞在腿上(這樣保溫)幾次就好了,溫馨提示,包完後就把大鹽和茴香拿出去晾曬,以便去潮第二天繼續使用,每天包一次,每次半個小時以上,如果兩條膝蓋都有關節炎,那就多準備兩個袋子,方便交替使用,沒有具體規定自己掌握即可。

偏方二

主要材料:粗鹽2~3斤,姜3~5兩,大蔥白一棵。

偏方用法:姜切片,蔥白切成蔥花備用,將粗鹽放入鍋內炒至咯吧響時,將薑片和蔥花倒入,鹽姜蔥一起拌和幾下後馬上關火,再將其倒入事前準備好的棉布口袋裡(化纖布料會被灼壞),放於病人所需熱敷的部位。剛開端太熱,熱敷部位要多墊幾層潔凈毛巾,防止燙壞。跟著溫度的下降,可將毛巾逐步撤掉,以病人能忍耐為宜。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為一次,每日一次二次均可。粗鹽可屢次重複運用,姜、蔥白可用2~3次。姜、蔥白乾焦了便需更新。

鹽、姜、蔥熱敷之所以能緩解關節炎,是運用鹽的解毒涼血、消炎滅菌、驅風散寒,姜的溫里散寒及蔥的開關通竅等功用,經過部分肌膚浸透,使藥力直達病灶,經過部分的驅風散寒、活血化瘀來疏通相應的臟腑及全身經絡,使體內氣血流暢,康復其陰陽平衡,然後免除疾病。所以熱敷的時候,一定是從小腿開端,然後一點點往上移動,尤其是後背的各穴道,直至大腿,最終再轉到正面小腹處熱敷,這樣,全身的經絡基本上就都打通了。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也是最複雜的關節,承受幾乎全身的重量,所以運動中很容易損傷。 膝關節是由股骨內外側髁,脛骨內外側髁以及前方的髕骨共同組成,內外側髁之間有纖維軟骨性的半月板,關節囊周圍有韌帶,支持帶加強,還有很多肌腱附著,此處常有許多滑膜囊,囊內充滿滑液,可以減少肌腱與關節囊或骨的摩擦。

很多人登山,特別是下山時,自覺不自覺地把全身重量壓在膝關節上,大腿骨和小腿骨在膝關節處直接對撞。依靠膝關節硬對硬來瞬間消解重力和制動,可以節省體力。但是,這樣久而久之,膝蓋部位就特別容易損傷。不使用膝蓋,就是不讓重力完全在膝關節處瞬間消解,也不完全依靠膝關節的骨骼來硬性制動,而是要用大腿和小腿肌肉,來分散重力和制動。讓力量均勻地分散在腿部肌肉中,用肌肉控制下降的速度、啟動、和制動,有意識地運用肌肉支撐體重,並用意念強烈關注肌肉運動,大量減少膝關節對沖的重力。

具體方法是:行進中,特別是下山落腳時,腿部不要完全伸直,而是留一點彎曲度,讓腿部象一截彈簧。走路的時候要有彈性,輕巧,足部應該是外側和前掌著地(受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都知道這一點),後跟只起穩定平衡和控制方向的作用。這需要較好的腿部肌肉。一般因為走山太多而膝蓋受到損傷的人,大多是腿部肌肉不夠發達,力量不夠強的人。增強腿部肌肉並不難,一是可以適度進行器械訓練,二是可以通過下蹲起、高抬腿等訓練強化。當然,每次登山的時候注意改變習慣,彈性行走,讓身體跟隨腿部屈伸起伏,逐漸也就能夠讓腿部肌肉有力起來。

行走時盡量多使用腿部肌肉,少使用膝蓋承重,不僅能保護膝蓋,還能強化腿部肌肉,起到鍛煉腿部的作用;還因為使用肌肉必須要不斷地用意念引導(使用膝蓋者在疲勞時往往就忘記腿部的運動,走的暈三倒四的,容易失誤出現事故)肌肉,可以加強對腿和路面情況的關注,減少意外;多使用腿部肌肉還能使腿部保持靈敏性,在出現意外情況的時候反應迅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膝蓋 的精彩文章:

俯卧撐手腕傷過,跑步得過脛骨滑膜炎,膝蓋疼,容易受傷,應該如何避免受傷?
抗日神劇里的整容怪,下巴都能磕膝蓋了

TAG:膝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