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流傳千古的五句名言:本意與現代人的理解截然相反,你聽過幾句?

流傳千古的五句名言:本意與現代人的理解截然相反,你聽過幾句?

歷史也不斷的前進,文化也隨之進步,從商朝時期的甲骨文,到秦始皇統一文字,再到之後的唐詩宋詞,無不彰顯出中華文化的魅力。幾千年來,中國出現過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們把自己的思想凝練成簡潔易懂的語言,從而就有了流傳千古的名言警句,我們在創作或者跟別人聊天的時候,經常會引用古人的這些句子,以佐證自己提出的觀點。但是,有些名言的本意,與現代人理解的並不一樣,甚至截然相反,就像接下來的這五句名言。

名言一:無奸不商

從字面上可理解為,不會耍手段、心機的人,是不能成為商人的,由此還衍生出「無商不奸」的說法,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出它是個貶義詞。殊不知,古人壓根就沒說過「無奸不商」,而是說「無尖不商」,雖只是一字之差,含義卻完全相反。

古代賣米的商人,是用升斗的器具給客人稱量米的重量,不僅不會缺斤少兩,還會額外多給一些,從而升斗就比較尖,已達到吸引回頭客的目的。久而久之,就有了「無尖不商」的說法,讓利於顧客,與現代所說的讓利於顧客、加量不加價的意思差不多。

名言二:無毒不丈夫

當有人發狠的時候,經常說「無毒不丈夫」,意思是不心狠手辣,都不能稱之為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古人的本意真是如此嗎?原本是「無度不丈夫」,不知是誰把「度」改為「毒」的,簡直與古人的含義背道而馳。「度」是胸懷、度量的意思,「無度不丈夫」是勸世人要胸襟寬廣,不要斤斤計較,這樣才能配得上大丈夫的稱呼。

名言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這句話最早是道濟禪師說的,也就是世人熟知的濟公,古代的僧人不能碰酒肉,為何濟公可以大吃大喝,還會說出這句話呢?濟公修為很高,把兩隻死的鴿子吃入肚子中,能吐出兩隻活蹦亂跳的鴿子,這是一般和尚都達不到的,所以濟公接著說了「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如果達不到濟公的修為,就不要把「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當作吃肉、喝酒的借口,否則就誤入魔道了。

名言四:以德報怨

這是我們經常聽到或者提到的一個詞語,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被別人欺負時,不僅不要記恨、報復,反而要感謝他,請他吃飯,給他送禮,別說是凡人了,估計就連聖人也很難達到這種境界。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時候反問道:「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弟子沉默不語,孔子接著給出了解決辦法:「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所以了,在勸別人要以德報怨的時候,想想自己能否做到,記住孔聖人的「以直報怨」。

名言五: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很多人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理解為: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世間的知識是無限的,所以就不能浪費時間,要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這樣才能成為博學多才之人。這種理解看起來很合理,也非常的正能量,但你知道它本來的意思是什麼呢?

此話出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看到沒有,後面一句才是莊子要表達的含義,人生短短几十載,若是把全部時間都用在追求無窮的知識上,就會搞得疲憊不堪,享受不到生活的樂趣。當然了,莊子是道家學說代表人物,主張「清靜無為」,他這麼說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啊,在我們引用古人的名言時,要了解其本來的意思,不能斷章取義、人云亦云,否則有可能鬧出笑話。你還知道哪些經常被現代人誤解的成語、諺語或者俗語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9527 的精彩文章:

趙雲死後被葬在哪裡?為何墓地千年無人敢盜?有一種很詭異的傳說
李逵曾被宋江嘲笑過,為何依舊對宋江忠心耿耿?原因很簡單

TAG:史學界的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