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工訪談】原坦克設計專家馬成蔭把畢生獻給無聲的「戰場」

【軍工訪談】原坦克設計專家馬成蔭把畢生獻給無聲的「戰場」

原標題:【軍工訪談】原坦克設計專家馬成蔭把畢生獻給無聲的「戰場」


編者按


包頭作為響噹噹的軍工城之一,伴隨共和國的成長,在締造主戰坦克、重型火炮、核燃料等國之重器的同時,也吸引並造就了一批批獻身國防的科技精英,他們為祖國的軍工事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是共和國國防工業振興與崛起的堅實脊樑和中流砥柱,他們書寫的一個個傳奇故事共同構成了一幅生動感人、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


今天,包頭日報開設專欄《弘揚兵工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包頭軍工城訪談錄》,將有關軍工城企業中的優秀人物、難忘經歷、感人故事以訪談的方式,分享給熱愛軍工事業的廣大讀者,以此傳承軍工文化,弘揚「把一切獻給黨」的人民兵工精神,激勵當代軍工人在草原鋼城續寫新的鐵馬傳奇。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製造業、工業中心及最大的城市,是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輕稀土產業中心,被譽稱「草原鋼城」、「鹿城」、「稀土之都」,也是我國典型的移民城市,從古至今經歷了數次大規模人口遷徙。然而就是這種漫長的多民族文化的歷史遷徙,在促進各民族交融以及加快包頭市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吸引並造就了一批批獻身國防的精英才子,他們為祖國的軍工事業嘔心瀝血,是中國國防工業振興與崛起的堅實脊樑和中流砥柱。在這些創造軍工奇蹟的重量級人物中,有武器裝備型號研製的總設計師、有行業內的領軍者、有技能精湛的國家工匠、也有在平凡崗位中做出不平凡事迹的全國勞模與先進工作者,與他們創造的一個個傳奇故事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感人、氣勢磅礴、見證共和國國防工業成長的歷史畫卷。

本期人物:馬成蔭



馬成蔭


馬成蔭,一位白髮覆頂、清瘦幹練、儒雅中透著些許銳氣的老科技工作者,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他搞起科研就像驍勇的鬥士,天天和科研難題角逐,直至最終戰勝它們。今年72歲的他,仍然奮戰在一機集團科技前沿,這不僅僅因為他是科研專家、科技帶頭人,更基於他對科研事業的執著和熱愛,他把自己畢生的經歷,都獻給了無聲的「戰場」。


馬老出生在物質匱乏而精神昂揚的時代,壯年的他在時代的滔滔大潮中,在國家發展和企業需要的緊要關頭意氣風發,是艱苦而無私奉獻的一代。此次有幸採訪到馬老,希望能從老人家對過去那些光輝歲月的回憶中還原他們那個時代的氣息與溫度,讓我們後輩加深對青春、對人生的感悟。


記者:


馬老,您是老牌大學生,當時上大學學的是什麼專業?


馬成蔭:


我出生在河北的一個普通人家庭。在黨的培養下順利讀完中學,於1963年來到北京上大學,就讀於北京理工大學(原北京工業學院)特種車輛設計專業。1968年12月至今一直在內蒙古一機廠從事軍品科研設計工作。


記者:

馬老,您是一機集團資深的主戰坦克設計師之一,能談一下在研製我國自主設計和製造的主戰坦克時,您主要承擔了哪些任務?據說1999年10月1日50周年國慶大閱兵的「三代坦克」您也參加了?而此後您又參加了對「三代坦克」的技術改進。


馬成蔭:


我是在1977年至1983年參加我國自主研製的「三代坦克」的,是內蒙古一機廠負責「三代坦克」液力機械綜合傳動裝置的主研人員之一,任「三代坦克」行星變速機構項目負責人,參加大功率液力變速器項目研製,是主研人員之一,該項目在「三代坦克」整體核心技術中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水平,獲得中國兵器集團一等獎……


1999年10月1日,由工廠研製生產的12輛「三代坦克」在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與96式主戰坦克列成整齊的方隊,它凝聚著一機人的汗水和辛勞,帶著全廠職工的自豪和驕傲,威風凜凜地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這項產品,成為一機集團奉獻給祖國母親50歲生日的最珍貴的禮物,並被國防科工委授予金獎。


當時,為了使這項產品性能更高更精,更適合裝備部隊需要,更方便批量生產,閱兵後,一機科研所的技術員們對這項產品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大家心裡想的就是用最好的產品裝備部隊。


我記得那年深秋,所里接到當年改進的樣車進京參加國家陸軍裝備十年成就展的通知,大家非常激動,但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場硬仗,說是硬仗,首先表現在時間的緊迫上。我記得特別清楚,九月底我們還在和上級單位商量改進方案的事,沒過幾天就接到了樣車參展通知。可以說時間非常緊,任務非常急。面對艱巨的參展樣車的研製生產任務,科研所幹部職工迎難而上,大家知道這項產品是陸軍裝備的「撒手鐧」,它代表著我國軍隊現代化建設和部隊的先進裝備,代表著國家和領導的關注,同時也代表著一機集團的形象,代表著我廠第二年的訂貨和軍品市場,關係著全廠幹部職工的生存。


我們承擔的是參展樣車研製生產的頭道工序任務,接到任務後,全所總動員,一切工作給參展樣車讓路,為參展樣車按時順利完成創造了有利條件。承擔主要任務的領導與技術人員晝夜奮戰,抓緊出圖,第二天就將外協件圖紙全部到位,第三天就把廠內的圖紙下到各生產分公司,兩天時間出圖130多張。工作中,採取了特事特辦,超常程序,設計、工藝、加工一條龍的辦法。為生產單位零部件生產裝配搶出了時間。當時的生產單位倉儲配送中心、六分公司、三分公司、五分公司等單位組成專業小分隊晝夜突擊奮戰,按要求保質保量圓滿完成了任務,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2008年8月,在巴基斯坦帕努亞齊試驗結束時,中巴參加試驗的人員留影。前排左五為馬成蔭同志。


記者:

馬老,您在軍工廠工作了50多年,在這漫長而忙碌的歲月里,讓您最難忘的是哪件事?


馬成蔭:


最難忘的是2002年某裝備產品項目在科研試驗室進行動力艙的試驗,那個車的動力艙由於有少量技術尚未完全突破,所以試驗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我作為這個項目的副總設計師,必須每天都要盯在試驗現場,與其他科研人員一起處理出現的問題,儘快找出原因,儘快提出解決方案。而當時恰好後山試車隊也在安裝這個裝備車的底盤部分,同樣也需要我到現場配合。於是就只能每天前山、後山兩邊跑,根本顧不上吃飯,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才能回家。


經過二十多天沒日沒夜的苦幹,又趕上炎熱的夏天,身體都有些撐不住了,但大家根本顧不了這些,堅持與工人們爬上爬下,有時一天要在試車隊與試驗室之間跑四五個來回,直至最終解決了技術問題。


還有一件事是,2004年,為了完成某裝備外貿產品項目的對外賓表演任務,科研所於年初在後山試車隊進行表演前的火炮摸底試驗。試驗場白雪覆蓋,天氣奇寒。我當時也是近60歲的人了,不但要與大家一起在冰天雪地里進行試驗,並且還要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現在想想真不知道是怎麼挺過來的。


就這樣,我們每天與試車工人吃在一起,很晚才能下山,一待就是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同事們見我年老體弱都勸我休息半天,可任務那麼急,我怎麼能休息呢,就是回去也睡不著啊,還不如在現場心裡踏實呢。在那個年代,人們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所要承擔的責任遠比個人的名利重要得多啊。


記者:


聽說您當年曾經負責過工廠外貿坦克的技改工作?


馬成蔭:


多年來,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我們根據國外不同國家用戶需求和技術要求,在保證產品技術狀態的前提下,對外貿坦克進行適應性改進。為了使這項產品儘快投放並不斷擴大外貿市場,那時候,我們經常深入部隊,一住就是幾個月,顧不上家裡的老小,徵求並吸取部隊在使用過程中的意見,僅2002年所改項目就達到20多項。

2009年至2013年的四年間,我們廠完成了我國對摩洛哥、緬甸、孟加拉等多個國家的軍貿供給任務,佔領了多國坦克貿易市場。


為此,上級部門和工廠領導對我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2004年,我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並被聘任為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帶頭人。


記者:


馬老,您退休這麼多年了,還戰鬥在科研一線上,您的感想是什麼?


馬成蔭:


我作為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第一批科技帶頭人,在65歲退休後仍然主動提出堅持在科研一線發揮餘熱,我認為,我們作為老一輩科研人員,積累了一輩子研究坦克的經驗,越到這時候,越不能忘記培育新人。例如在某裝備傳動轉向項目近一年的科研試驗中,幾位年輕的科研人員在我的細心栽培指導下,理論和設計水平均有了長足的提高,後來都成為某裝備傳動核心技術的骨幹。我們這些老同志就像一台播種機,毫無保留不斷地將科技的苗種撒在一機集團這片土地上並不停勞作,因為我自信,科技之樹終會成蔭啊……


■記者手記


在採訪中我了解到,多年來,馬老作為產品研發的管理者和技術帶頭人,帶領科研人員先後承擔了十多種車型部件、系統和整車的研製,並圓滿完成了多項高難任務。從馬老得意的神態中,我能充分感受到一位兢兢業業的科研專家的自豪感。馬老藝高不忘與時俱進。他更新觀念、更新知識,帶頭學習新理論、新業務。不斷加強對主動防護、激光干擾等知識的學習。他明白,只有這樣,才能跟得上世界軍品發展日新月異的快速變化。


採訪即將結束時,馬老又接到有關領導電話,根據巴基斯坦的需求,讓他第二天赴巴基斯坦進行某產品改進項目的談判,這對72歲的他來說既是信任又是挑戰,他笑著說:我會克服各種困難滿足巴方要求,盡全力完成任務,絕不辜負領導的重託。這就是讓人尊敬的馬老,把畢生獻給無聲「戰場」的馬老。


文 | 記者 王艷萍

轉載註明:來源包頭日報微信平台(BaotouDail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包頭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包頭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