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於這裡的記憶,都和力量有關

關於這裡的記憶,都和力量有關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10年之後,曾被特大地震摧毀的那片土地煥然一新,曾被痛苦籠罩的成千上萬群眾開啟了新的生活,曾被災難重創的社會邁入了新的發展軌道……毋庸諱言,「汶川十年」是一份讓中國欣慰、讓世界震撼的答卷。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從「汶川十年」中汲取前行力量

羅彬  陳樂

10年時間,不足以撫平特大地震帶來的所有創痛,但希望的藤蔓,卻可以覆蓋所有廢墟。

「汶川,換了人間。」連日來,媒體的鏡頭頻頻注目汶川,人們高興地看到:10年之後,曾被特大地震摧毀的那片土地煥然一新,曾被痛苦籠罩的成千上萬群眾開啟了新的生活,曾被災難重創的社會邁入了新的發展軌道……毋庸諱言,「汶川十年」是一份讓中國欣慰、讓世界震撼的答卷。

汶川的一位網友感嘆:「關於這裡的記憶,都和力量有關。」當年那場地震發生後,中華大地迅速彙集一股巨大的力量投向災區。舉全國之力,救災區之急;聚全國之能,建災區一域。不論是第一時間發布全國總動員令,還是第一時間從各部隊調集十萬大軍;不論是震後14天決策建立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機制,還是震後37天出台「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對口支援方案……無與倫比的精神凝聚力、物質動員力,不但安定了人心,也溫暖了人心。

幾乎每個人都在祈禱中與生死競速,幾乎所有人都希望那片廢墟儘快地重現美好。正是心心相系的扶助,讓汶川「天塌人不倒,地陷人不亂」。一個個「第一時間」、一個個「超越極限」、一個個「史無前例」,不僅展現了「我們都是汶川人」的偉大團結精神,更展現了人民軍隊的偉大力量、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救災、重建行動中轉變成一個偉大的運算: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微乎其微;再小的力量,乘以13億都會變得無比強大。

勇於跟災難掰手腕的人民軍隊,既是一股強大的鐵流,也是一股巨大的暖流。為營救汶川地震受災群眾,萬名官兵寫下遺書毅然前往;空降兵勇士在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標識、無指揮引導的條件下實施高空傘降……暴雨、滾石、餘震、死神都擋不住他們前進的腳步。完成救災任務後,有的部隊又立即投入災後重建的工作中。空軍某部日夜兼程,在災區架橋修路、建愛民小學、蓋敬老院、建生態小區、開展地質災害綜合治理。他們用一片滾燙的愛心,幫助受災群眾迅速建起一個新的家園。

「大地震後,在我們心裡,解放軍就像是有著血脈關係的親人」,這是汶川一名教師的真實感想。哪裡最需要就出現在哪裡,哪裡最危險就沖向哪裡,哪裡最艱苦就戰鬥在哪裡。抗震救災的鮮活事實告訴人們:戰爭年代那支無堅不摧、英勇善戰的人民軍隊,在國家有難時,他們是能夠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鐵軍;在人民面臨生死威脅時,他們是值得信賴、可以生死相托的隊伍。當之無愧的鋼鐵長城,再次贏得了群眾的掌聲。

恩格斯曾經指出:「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而歷史的進步,往往是以力量的凝聚和彰顯為標誌的。「汶川十年」恰如一塊燧石,點燃了中國力量;就像一座熔爐,淬鍊了中國力量。這對矢志復興偉業的中華民族來說,是個深刻啟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內部的矛盾問題、外部的風險考驗不少,仍需要用創造讓更多奇蹟湧現,仍需要用奮鬥刷新我們的美好生活,仍需要用團結匯聚起強大力量。穿越山重水複,攻克關隘險阻,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不啻為一把「金鑰匙」。

「汶川十年」,轍痕深深。我們看到,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國家安全的支柱,也是人民利益的保障。抗震救災的重大勝利,得益於這種力量,也檢驗了這種力量,更凸顯了鍛造這種力量的極端重要性。每名官兵手中都有一把強軍火炬,只要我們同心協力、銳意進取,面對使命敢擔當,面對困難勇突破,就一定能讓光明灑滿強軍的偉大征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共產黨人
紅軍過雪山草地時標語為何多「回番」字樣?原來與他有關……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