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味中國建築之美

品味中國建築之美

中國建築是中國文化中最具獨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國文化的標誌和象徵。

先民們早就注意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協調統一。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從而形成一種主觀力量,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近自然、開發自然。

在這種美學思潮的影響下,人們處理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不是持著與大自然對立的態度,用建築去控制自然環境;相反,乃是持著親和的態度,從而形成了使建築和諧於自然之中的環境態度。

中國建築是封閉的群體的空間格局,在地面平面鋪開。中國無論何種建築,從住宅到宮殿,幾乎都是一個格局,類似於「四合院」模式。中國建築的美又是一種「集體」的美。

和中國的美學觀念不同,如果說中國建築佔據著地面,那麼西方建築就佔領著空間,西方古建築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點。

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響。特別是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文化一支獨秀,深深地影響了西方文明的發展。而正是在這種影響之下,出現了西方古建築中最具有宗教與神化氣息的嶄新建築風格——哥特式建築。

哥特式建築總體風格特點是:空靈、纖瘦、高聳、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紀新的結構技術和濃厚的宗教意識。那空靈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態,是基督精神內涵的最確切的表述。高直、空靈、虛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蒼,啟示人們脫離這個苦難、充滿罪惡的世界而奔赴「天國樂土」。

古文化影響了建築風格而古建築又影 響著中西方文化的發展,文化和建築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譜寫著中西方輝煌燦爛的文化史詩。

現在,西方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的建築依然完好地保存著,用實物體形象演繹著自己的文化。然而中國古老的建築物隨著時間的流逝處在被毀壞或「煙消雲散」的邊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人慢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文人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