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慈善是一種發心,也是一種信仰

慈善是一種發心,也是一種信仰

慈善是一種發心,也是一種信仰。

關於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許慎《說文解字》中說:「慈,愛也」,「善,吉也」。孔穎達疏《左傳》有云:「慈為愛之深也」。《國語·吳》中雲「老其老,慈其幼,長其孤」,即跟當今社會慈善概念大體一致。

慈善在傳統文化中具有著深厚的文化土壤。古人云,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從字面意義上講,慈善就是仁德與善行的統一。

從堯舜禹,到夏商周,再到春秋戰國,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國君都很重視慈善工作。

《周禮·地官》記載,周王在行政官職中,設立地官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賑)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助其教化國民,安定天下。

所謂「慈幼」、「養老」、「振窮」、「恤貧」、「寬疾」、「安富」,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關愛兒童、老有所養、救濟窮困、撫恤貧苦、優待殘疾、安撫富人,這些正是現代慈善概念中的具體內容。

《左傳·哀公元年》記載,「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闔閭,每次在發生天災瘟疫時,他都會親臨災區,看望民眾,安撫孤寡,資助貧困。

中華文明的德治典範就是以開創「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為最高理想。(《禮記·禮運》)

童蒙教育《三字經》以「人之初,性本善」來作為兒童心智啟蒙的開篇。

老子以「上善若水」作為《道德經》的文眼,孔子以「仁者愛人」作為儒學教育的主流。

孟子繼承了孔子「仁者愛人」社會大同的慈善思想,多次提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以及人之幼」;「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自古至今,慈善思想一直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脈,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

古代人推崇人人積德行善,認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六祖慧能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我們的念頭,所謂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吉凶禍福就在人心一念之間。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福報大的人,常常可以化險為夷。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直都為古代中國人所謹記遵守,各人福田各人種,為善良事,做善良人,行善做好事的,終究會得到好的報答。

中國自古就有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佛語有云:「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必敬之。」

幫助別人,就等於幫助自己;善待別人,就等於善待自己。

一個善於奉獻愛心、布施福德的人,不僅生活的充實自在,內心裝滿了愛和信任、感激,也會在突遭困厄之時得到他人的恩惠和支援。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做了宰相後,在蘇州創設「義莊」,置良田十餘頃,將每年「所得租米,自遠祖而下,諸房宗族,計其口數,供給衣食及婚嫁喪葬之用」。其後世子孫賢達顯貴,綿延不絕,近千年來,蘇州范家人丁興旺,優良家風傳承至今。

愛國實業家張謇在南通先後建立了一系列養老院、育嬰堂、殘廢院、盲啞學校、貧民工廠、濟良所、棲流所、遊民習藝所、惡童感化院、改良監獄、醫院等。使得南通成為當時中國1700多個縣中,率先初步建立幼有所撫、老有所養、貧有所濟、病有所醫、殘有所助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地方。

張謇曾自述心跡,謂:「夫養老,慈善事也,迷信者謂積陰功,沽名者謂博虛譽,鄙人卻無此意,不過自己安樂,便想人家困苦,雖個人力量有限,不能普濟,然救得一人,總覺心安一點。」此言對於後世不無啟迪。

慈善是一種發心,也是一種信仰。

慈善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修養。

慈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境界。

慈善是個人同情心的自發自覺主動的行為表現,是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互助。《左傳》有云:「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業。」

慈善事業作為人類社會最悠久的古老傳統,是扶危濟困所採取的社會救濟的必要手段,也是備受尊崇,展露人類文明進步和發展的具體體現。

弘揚和傳承傳統的仁愛、俠義、慈善文化,讓慈善理念深入人心,化為義舉,讓身處困厄者得到及時有效地救助,讓心存善念,菩薩心腸的好人得到當代人的歌頌和效仿,讓樂於奉獻、捨己為人的傳統美德得以彰顯。這將對於復興中華傳統文化,促進中華民族崛起,積蓄全民族的道德力量,培養更多有著高尚情操和君子人格的道德典範,將具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作者:關公文化彭允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公文化彭允好 的精彩文章:

知恥而後勇,人生何處不春風?
憑良心做人做事就是關公文化

TAG:關公文化彭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