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媒體談平衡教師男女比例:改待遇也要改教育

媒體談平衡教師男女比例:改待遇也要改教育

昨天(5月9日),光明日報刊發一則《教師性別適度平衡為何難以實現》的報道,文章指出,去哪裡尋找男性教師?和很多國家一樣,中國也開始面臨這樣的問題。近年來,招不到男性教師幾乎成為中小學校長們的心頭病。

文章援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期發布的「教師職業中的性別失衡」主題報告顯示,該組織各經濟體內,教師職業「嚴重的性別失衡,女性教師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不斷增加」。報告指出,這種差距未來還可能會繼續擴大。

這種擔憂已經在現實中全面體現。據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統計數據,2016年北京、上海專任教師中女性佔比,普通高中階段分別為71.9%、65.9%,初中階段分別為76.3%、73.7%,而小學階段均超過80%。而且,無論是在江浙沿海,還是在中西部地區,新招收的中小學教師中,男教師只佔10%左右的現象屢見不鮮。

教師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其影響已經顯現:校園裡缺少陽剛之氣,導致學生的情感認知、教育的多元化受影響,也對國家教育的發展和改革產生一定程度的障礙。那麼,怎麼辦?

正如報道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莉莉所言,當前,教師的收入和地位無法滿足男性養家糊口的角色規範,對男性的吸引力正在降低。而更符合傳統女性性別角色期待,求職壓力小,成為更多女性的選擇。過去十幾年間,教師的薪資待遇有所提高,但與其他行業相比並未形成比較優勢,因此男性大學畢業生不予考慮做男教師情況依舊。所以說,要改變男女教師比例失衡問題,改變整個教育行業現狀,增加教師工資待遇固然重要,但還需從根本上真正改變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才能吸引更多的男性大學畢業生從事教師工作,從而平衡教師比例。

在光明日報的這則報道中,有一名工作四年的科班師範生的話引人深思——「對於男生來說,最害怕一眼就看到退休,教師就是這樣的工作。」他對自己教師職業的未來似乎也失去了信心,「可能會隨時跳槽」。這樣的「出走」,在中學男老師中也是司空見慣。這種情況下,就值得教育工作者關注並尋找原因。

中小學教師工作為何給人「一眼就看到退休」的危機感,這恐怕和目前中小學教育本身分不開。中小學教材、課程、教法、評價的多重限定,教師晉陞途徑的缺乏和內部流動空間的狹窄,都直接導致男教師在中小學很容易感到有才難施、有志難伸。即便是熱愛學生、熱愛育人,也不免因為現實的諸多掣肘,產生職業本身帶來的挫敗感。而在大學中,教師男女比例失衡現象較少。究其原因,大學相對寬鬆的工作環境給了教師更多自主權,大學所傳授的高深學問帶給了教師更多挑戰性,男性的自我成就感也就更容易油然而生,招不到男教師之虞也不存在。

由此看來,要招到男教師,留住男教師,平衡男女比例,待遇提高了,教育體制本身不改進,恐怕也很難有吸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對抗氣候變化 草原或是緩衝
剷除滋生「虐待式培訓」的土壤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