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非遺中的非遺 武光印

非遺中的非遺 武光印

非遺中的非遺

梆胡第一人 武光印

馬秀華 攝影 撰文

大凡戲曲的主弦,如京劇的京胡,豫劇的板胡,曲劇的大弦等等,這些市場上都可以買得到。

但,有一個劇種的主弦,不僅市場上沒有賣的,而且在民間也無人去做。

他——武光印,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能做出這種達到演唱級主弦的民間藝人

為什麼市場沒有賣的?

為什麼社會上就沒人去做?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個劇種特殊,特殊到全世界只有一個職業劇團,非職業劇團也就是三兩個啊!一把梆胡能使用數年,生產這種梆胡的廠家或藝人,還不叫餓死?

什麼劇種,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內鄉宛梆。

這篇文章先不說宛梆劇團的事,先說說這做宛梆主弦的藝人。

庄稼人武光印

武光印生於1952年,內鄉縣趙店鄉人。他從小天資聰明,看啥學啥,學啥會啥,喜愛音樂,13歲學拉大弦(曲胡),由於家庭貧寒,18歲下學,青年時開始學木工,無論新款老款傢具,只要他看一看,量量尺寸,到家他就能做出來。長期以來,一家人也就靠著他做傢具維持生活,在這期間,他自心琢磨著竟然學會了做曲胡、二胡、京胡、手板等戲曲的樂器,周邊有愛好樂器的也總找來讓他做。

武光印還喂著兩頭牲口

農家手藝活樣樣都會

就連根雕他都有研究

1996年他的兒子武新建考進了內鄉宛梆戲校,一心想學拉宛梆大弦(梆胡),當時劇團有一把,主弦老師稀罕得不得了,誰也別想摸一下。兒子把想法告訴父親,父親就從農村步行20多里地找到劇團主弦師傅周坤元老師,看了看梆胡,量了量尺寸,就這一次,回家就開始琢磨起來了。

老伴也是地地道道的的農民

(徵得武老師同意,把部分製作鏡頭與大家分享

在紅椿木段上先勾畫線條

砍出外在輪廓

掏成空心

基本成型

梆胡的發音筒需要一整塊兒香椿木掏空、而且掏成四瓣對稱弧形。手工做起來當然很難把握對稱均勻,他想讓兒子有一把弦子,到處奔走找到直徑合適的紅椿木,然後截成段,白天黑夜的做啊、做啊,最終挑出了一把自己比較如意的梆胡,拿到城裡叫周老師調試,終於做成了第一把能夠演奏使用的梆胡。他兒子也就是用他做的這把弦子,練就了一身好本領,現在已成為宛梆保護中心的首席梆胡演奏師。不僅如此,目前,宛梆保護中心的五位梆胡演奏員使用的梆胡,都是從他手裡做出來的。他現在也是唯一一位能夠做出達到演奏要求標準的梆胡製作人。他的這門手藝,為宛梆的傳承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他要把手藝傳給兒子武新建

忽然想起一件舊事,有一年宛梆劇團在劇院演出,人山人海啊,我悄聲問旁邊一位大爺:「你喜歡宛梆戲啊?」你猜大爺怎麼回答?他說:「好多年沒聽這胡戲兒叫了」大爺說的胡戲兒,就是說這梆胡的。這梆胡聽起來唧唧叫,所以人們戲稱宛梆叫「唧唧梆」

寫到此,我耳畔不由地又響起了熟悉的鄉音「唧唧梆」!

武新建潛心學習研究梆胡的做法

「唧唧梆,唧唧梆,

唧唧哩唧 唧唧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虎影像 的精彩文章:

斑鳩落水 喜鵲報警 蒼鷺回首 難捨難分
「白雲法系」 之中國佛教特有的文化現象

TAG:馬虎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