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到處都是饑民,此國卻五年三次救濟日本,原因令人不齒

國內到處都是饑民,此國卻五年三次救濟日本,原因令人不齒

在近代歷史中,有一個國家格外刺目,那就是日本。日本在近代短短百年時間裡,就從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而且還有底氣發動波及亞洲的戰爭,可見日本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國家,在他們弱小的時候,可以將頭低到塵埃里,然而當他們強大時,卻能肆無忌憚踐踏為人的底線,卻毫無負罪感,對待這樣的民族,就應該抓到機會徹底消滅,而不是心慈手軟婦人之仁。

大家都知道,中日甲午戰爭過後,日本從清政府手裡得到了天價戰爭賠款,而清政府卻並沒有足夠錢財支付賠款,只能從百姓身上割肉喝血,晚清時期由於政府的無能,再加上官場的極度腐敗,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全國各地到處都是饑民,在那個黑暗的時代,人命不比草金貴,然而就算如此清政府還不願意救濟百姓,反而干出了一件讓國人十分憤慨的事情。

甲午中日戰爭過後不久,日本還沒有從戰爭的喜悅中脫離而出,日本就發生了十分嚴重的水災,而此時的清政府連賠款都沒有還完,竟然還打算救濟日本的災民,清政府當時還以天朝上國自居,對殘酷的事實視而不見,為了上國的面子枉顧本國百姓的生死,先是從百姓頭上扣下了十萬兩白銀送往日本,隨後感覺還不過癮又「米糧六十萬石濟之」。

1910年的時候,日本再一次發生了嚴重的水災,而這一次清政府再一次伸出了援手,又是十萬白銀白送給人家,還派出大臣汪大燮前往日本慰問,在日本大肆吹噓清朝的寬容之心,並且噓寒問暖「以表關切友邦之至意」,隨後日本人假仁假義的感謝一番,感激涕零的收下了賑災款,這讓清朝深感自豪,自認為天朝上國的威嚴沒有丟失,當日本發生大地震的時候,「冤大頭」清政府再一次伸出援手。

當時清政府的賠款都沒有還清,為何還不辭辛苦跑去日本賑災呢?原因竟是當時的清政府認為,必須在國際社會樹立良好的形象,讓西方各國接納如此善良的清朝,以此維護滿清的統治,對於這樣的理由實在令人不齒,當時的中國災害嚴重,水災旱災各處都是,而饑民更是上千萬,攤上這樣的政府,實在是晚清時期百姓的不幸,如此黑暗腐朽的政權早該被推翻了,不然中華民族還會遭受更多的苦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楊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古代通房丫頭的兩大作用,新郎十分滿意,小少爺卻喜憂參半
為何古代游牧民族要入侵中原?兩千年的恩怨情仇,兩字足以概括

TAG:胡楊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