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防空警報響徹天空!廈門人請記住這一天!

防空警報響徹天空!廈門人請記住這一天!

原標題:防空警報響徹天空!廈門人請記住這一天!


啊……


嗚嗚嗚嗚……


今天下午3時


防空警報拉響

一聲聲警報劃破廈門長空


響徹全市各個角落



你聽到了嗎?



今天


廈門在全市範圍內舉行


防空警報試鳴暨人防演練


多達60餘萬人參加演練


這是我市連續第18年組織人防試鳴演練

戳音頻,聽空襲警報↓↓


今年首次在地鐵1號線內


同步發放防空警報信號


剛剛坐地鐵的朋友


注意到了嗎?



戳視頻↓↓



15時 試鳴暨演練開始


今天的防空警報試鳴暨人防演練從15時正式開始,內容主要分為試鳴防空警報、組織人防演練。


廈門技師學院人防演練現場


今天15時-15時30分,全市200多台防空警報器(含固定警報、機動警報車、多功能警報和手搖警報)先後分別試鳴「預先警報」「空襲警報」「解除警報」3種防空警報信號。



警報的含義你了解嗎?


1、預先警報


預先告訴人們敵人即將空襲城市,要求做好防空襲的準備。規定信號為鳴36秒,停24秒,重複3遍,時間3分鐘,其特點是:「長間隔」。


* 聽到預先警報時,應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爐火,攜帶好個人防護器材和生活必需品,迅速有序地進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隱蔽地域。


2、空襲警報


表明敵空襲兵器已臨近本市,空襲即將開始,警告人們迅速隱蔽。規定信號為鳴6秒,停6秒,重複15遍,時間3分鐘,其特點是「短間隔」。

* 聽到空襲警報時,應就近進入人防工程隱蔽。當情況緊急無法進入人防工程時,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隱蔽。


3、解除警報


表明敵空襲已結束,且沒有其他威脅的敵空襲兵器出現。規定信號為長鳴3分鐘,其特點是「無間隔」。


* 聽到解除警報並不意味著危險不復存在,還會出現房屋倒塌、大火,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質,需要有組織地進入安全地帶,並協助有關部門儘快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


全市60萬人參加演練


與試鳴警報同步,我市組織大規模的人防演練。全市中小學校及部分在廈高校師生在校園內開展防空襲應急疏散演練;各區同步組織一個街道的部分居民,根據各自實際進行防空襲應急疏散演練。全市參加演練的人數多達60餘萬人。


與此同時


一場更加實戰化、專業化、信息化的


人防演練在翔安的廈門技師學院舉行


參加人數近5000人,投入專業車輛20餘輛,其中,4600餘名師生進行應急疏散演練;消防、電力、燃氣、水務、通信、紅十字會、120急救中心、廈門醫學院、藍天救援隊等專業隊約300人開展災後人防應急搶險救援演練,展示我市人防專業力量的應急處置能力。







更多現場實拍↓↓









小好奇


為什麼防空警報試鳴日要選在5月10日?


1938年5月10日,日本侵略者強行侵佔廈門,廈門淪為殖民地長達7年之久。勿忘國恥,警鐘長鳴,為此,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決定2001年起每年5月10日為我市防空警報試鳴日。至今已經18年了。



日報君

廈門人


請記住這一天



1938年5月10日


日本侵略者在海、空火力的掩護下


從五通登陸佔領廈門


廈門由此淪陷



侵華日軍哨兵在虎頭山對望鼓浪嶼。


珍貴視頻記錄日軍入侵廈門情景


這條影片來自於義大利紀錄片《La guerra in estremo oriente(遠東的戰爭)》。由Archivio Storico Luce出版,時間為1938年8月3日。紀錄了1938年5月日軍侵略廈門的情形。旁白為義大利語。影片中可見戰爭主要發生在廈門島北部的丘陵地帶。日軍用大炮炮擊村莊、焚燒民宅,處處可見濃煙升天。日軍在攻佔的城鎮里升起了旭日旗。侵略者在廈門市黨部大樓下進行合照。


旁白的大致翻譯:在遠東的那場戰爭中,日本人佔領了中國南部的廈門島,這個城市是日軍登陸、卸貨的一個重要港口。為了取得勝利,他們的飛機佔領了中國南部的領空,每日轟鳴不止,並且佔領了這個地區所有的機場。在廈門,日本人佔據了商店等等一切日本當局認為必須的資產。(阮輝玲 譯 轉自廈門新聞廣播)



日刊登載日軍進攻高崎的圖片。


下面讓我們穿越到80年前的5月10日,以小時為單位,回放日本一步步侵略廈門的過程……



10日凌晨:五通


日軍11艘軍艦掩護數10艘汽艇,由大、小金門之間的水道駛進廈門五通海面。


3:00左右→香山、霞邊

日軍以18架飛機和艦炮對廈門東北前沿炮台、步兵陣地進行輪番轟擊。香山、霞邊兩炮台守軍浴血開炮還擊,因無高射火器,日機、艦炮火力猛烈,「香山炮位全被毀,霞邊犧牲尤巨,全台員兵只剩一人」。



(日軍飛機對廈門狂轟濫炸)


4:30開始→鳳頭、泥金、何厝海灘


日軍近2000人分別從鳳頭至泥金、何厝海灘登陸。四四五團第三營奮起抗擊。該營在日軍火力射殺下傷亡較大,兵力、彈藥不足,在日軍登陸兵多次強攻下,逐步後退。



(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軍從五通泥金登陸)


5:00起→泥金,7:00→高林、湖邊、雞山


從五通登陸的日軍於5時許突破泥金陣地,7時進攻高林、湖邊、雞山一線要點。守軍頑強抵抗,至8時,第九連幾乎全部陣亡。


6:00→何厝、前埔、金雞亭、江頭


從何厝登陸的日軍,6時攻佔前埔後轉向金雞亭方向發展。守軍預備隊1個連乘車增援前沿,途中遭到日機轟炸,傷亡過半。隨後,第三營余部退至雲頂岩、金山、江頭一線,與預備隊一營繼續組織防禦。日軍在飛機掩護下向江頭推進。守軍和江頭鎮警察、壯丁隊阻擊失利。


11:30→江頭


江頭及其附近交通要道被日軍佔領。


15:00→江頭、蓮坂、梧村、廈門港


日軍200餘人由江頭進犯蓮坂、梧村,市區警察、保安隊、壯丁隊組織增援,與守軍共同苦戰3小時,傷亡慘重,忍痛後撤。當日下午,日軍艦艇突破守軍炮台封鎖線,進入廈門港口,控制了港區。


1938年5月11日黃昏


廈門市區淪陷


11日凌晨:退守美仁宮


守軍利用夜晚日機無法起飛,組織向蓮坂反擊,奪回部分陣地。拂曉,日軍1000餘人在飛機掩護下,從江頭、金雞亭兩個方向向蓮坂合擊,守軍不支,退守美仁宮。


9:30→日軍攻佔美仁宮,逼近市區


同日上午,日機集中轟炸廈門東部前沿陣地,一部日軍又由「廈門口外海邊之黃厝、塔頭登陸,圍攻白石炮台,另有驅逐艦3艘、炮艦2艘向該台正面猛烈攻擊」。守軍四四五團第二營和海軍炮台官兵奮勇應戰。


10:30→胡里山、廈門大學、南普陀和虎頭山、鎮南關


「10時30分,胡里山、磐石兩台及白石炮台均被圍攻,各台員兵堅決死守,抗戰尤烈,卒因彈盡援絕,傷亡慘重,同時敵機數十架分途狂炸」,各台相繼失守。守軍遂退入廈門大學、南普陀和虎頭山、鎮南關一帶,據險固守。



日軍侵佔胡里山炮台。


(本組圖片來自當時的日本報刊,由市檔案局提供)


16:00→篔簹港、浮嶼角


日軍90餘人乘坐水上飛機降落篔簹港,從浮嶼角登陸,與廈門港、美仁宮的日軍相策應,圍攻廈門市區。市區的壯丁、義勇、常備大隊、武裝警察進行總動員,分布於各街道、路口,與日軍展開巷戰。黃昏,市區淪陷。是夜,守軍余部分別向集美、排頭、嵩嶼、鼓浪嶼撤退,東部未能撤走的繼續在南普陀、虎頭山頑強抗擊,直至12日彈盡,全部殉難。


至1938年5月13日


廈門全島淪陷


13日,日軍將搜捕到的中國士兵、壯丁、警察集中在輪渡碼頭槍殺,推屍入海,慘不忍睹。廈門軍民雖經奮力抗擊,終因雙方力量懸殊,至13日,廈門全島淪陷。


是役,廈門軍民擊斃日軍280餘人,擊落日機1架;守軍、保安隊、武裝警察、壯丁陣亡和群眾遭到日軍殺害者約7000人。



1938年日本兵把守的輪渡碼頭



蕹菜河(現思明南路一帶)懸掛膏藥旗


看到這裡,各位讀者可能有疑問:進攻的路程不長,廈門島的面積也不大,但為何一直到3天之後,廈門才完全淪陷?


原來,幾乎每過一處,日軍都會遇到廈門守軍激烈的反抗,縱能前行也並非通順,廈門守軍的頑強,可見一斑。


他們是誰?他們都做了些什麼?我們在市方誌辦、市檔案局的幫助下,在洪卜仁、盧志明兩位資深文史專家的協助下,對新舊史料再次進行打撈,拼接出一個個廈門守軍抗擊日寇的畫面,嘗試通過一個個場景的細節還原,再現戰火中那些英勇的身影——他們有的甚至沒有名字,但我們需要用這樣的方式,去銘記他們。


殊死戰鬥


兩場登陸阻擊戰


守軍全部陣亡


5月10日凌晨,駐浦口前線陣地,守軍七十五師第三團第九連80多人。


最低潮時,黑暗中,守軍發現有日軍多人涉水登上淺灘——兵力落差明顯:日軍偷襲的兵力,數倍於守軍。


儘管兵力不足,又是倉促應戰,但守軍80多人無一退後。交火中,日軍的兵力優勢逐漸顯現,半小時後,突破防線、搶佔了灘頭。


第九連80多名官兵,全部殉難。


距離浦口不遠,五通鳳頭社。


七十五師參謀主任楚恆仁,指揮七十五師四四五團第三營和保安隊、壯丁隊迎擊抗敵——儘管日軍海空並進,火力兇猛,儘管被日軍前後夾擊,腹背受敵,但無論正規軍還是保安隊,抑或民間的壯丁隊,沒有人逃跑,沒有人投降。


史料沒有記載他們最終和日軍纏鬥了多久,只作了這樣的記錄:糧絕,尤枵腹(餓著肚子)頑抗;彈盡,仍浴血奮戰。


最終,彈盡糧絕,全部陣亡。楚恆仁也在其中。


以弱敵強


蓮坂守軍打下


低空飛行敵機


在這場慘烈戰鬥最後的統計表上,守軍擊斃敵軍280多人,擊落敵機1架。根據當時報紙的報道,打下這架飛機的,是一位無名守軍手中的步槍。


在11日擊落敵機的前一天,蓮坂剛剛經歷了異常慘烈的戰鬥:日軍從江頭、金雞亭兩個方向夾攻,敵我雙方在蓮坂激戰三個小時;儘管因彈藥不繼守軍退至梧村,但守軍入夜後反擊,奪回了蓮坂。11日凌晨,日軍飛機飛入市區上空,散發傳單,聲稱即將進攻市區。推進的形勢不錯,日軍飛機囂張至極,保持低空飛行,從市區轉入蓮坂上空——駐在蓮坂的守軍藉此機會,用步槍打下了這架低空飛機,飛機墜落在呂厝社。


無名英雄


店員殺敵兩人


被包圍後自盡


他,突發冷槍,殺敵兩人;面對包圍的日軍士兵,他冷眼相看,抬起還冒著熱氣的槍口,對準自己,飲彈自盡。


在所有的資料里,他都沒有留下名字。目前能知道的是,他是一名店員,從廈禾車站(今廈禾路、思明北路口附近)的窗口處伸出槍去,朝著街上疾行的日軍開槍。


他殺死了兩個日軍士兵,被包圍後自盡。他或許無法拖住日軍踐踏廈門的鐵蹄,但他用自己的生命震懾著敵人的侵略暴行。


自發抵抗


民間組建義勇隊


僧人成為救護員


在戰鬥最後的傷亡統計中,廈門島守軍及市民死傷7000餘人,除了遭日軍屠殺的市民,其他都是奮起反抗的守軍——這其中除了官方力量,也有民間力量。


政府組織了一支南普陀壯丁常備隊;抗敵後援會旗下社會軍事訓練總隊(簡稱「社訓總隊」)組建了全市義勇隊;禾山特區所編有568人壯丁隊;另外還有由市民自發組織的壯丁義勇隊;全市的保安隊、警察隊也參與了對敵抗擊。


1937年3月20日的《江聲報》中,還報道了一則新聞《和尚參加軍訓》,內容為:本市寺廟和尚前日派代表往市訓總隊部,請求參加訓練,經批准,七十名和尚參加軍訓,將成為救護員。


如果時間是一本書,那麼80年前的今天正在書寫的,無疑是最為悲壯的一幕: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和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正肆意蹂躪著這座美麗的濱海城市,摧殘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很難體會那段過往給我們的親人、同胞所帶來的痛苦經歷和記憶。希望以上的回顧,可以讓大家進一步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點個贊,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來源:廈門日報(id:xiamenribao)


綜合廈門日報、市檔案局、廈門地方志、廈門新聞廣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廈門地稅 的精彩文章:

TAG:廈門地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