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趙文/鼎華圖《華容道困局: 雲長你降的是哪門子的漢? 》

老趙文/鼎華圖《華容道困局: 雲長你降的是哪門子的漢? 》

原標題:老趙文/鼎華圖《華容道困局: 雲長你降的是哪門子的漢? 》


《三國華容道人情困局:雲長你降的是哪門子的漢?》老趙文/鼎華圖


本內容是老趙閑聊四大名著的部分摘選,也是老趙唐鼎華在多年前合作之後的再次合作。本次內容與多年前的歪說四大名著,雖然有部分沿用,但是框架、視角,敘述風格都迥然不同。歡迎關注。歡迎出版合作。


《華容道人情困局壹:選修春秋課程的雲長同學一道人生應用題》


關雲長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他最大的特點,大家都知道,是個義字。關雲長他還有諸多的特點,比如說,熟讀春秋;比如說,深通兵法;比如說,個人戰鬥能力大,也就是武藝高強,我們一般看到關羽的造型,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關雲長一手托著長長的須髯,一手持托著《春秋》這本書,在讀書,夜讀春秋嘛。


這說明,關羽在軍營當中,讀書不輟,而且好讀《春秋》,是出了名的,讀《春秋》為什麼呢,曰:明大義也。關羽也熟知兵法,他率領軍隊曾經打過很多勝仗,比如說,有名的水淹七軍,打得曹魏的軍隊鬼哭狼嚎,潰不成軍,威震華夏,曹操都曾經想遷都來避他的鋒芒,你要知道,如果只是一個人在兩軍陣前廝殺的武功,包括當年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這些呢都只是匹夫之勇,而率領大軍,懂得謀略,要運營整個的戰役乃至戰爭的系統工程,這才是上將的所為。所以說,關羽知兵。


有一個有趣的例子來佐證,說孫權有一段時間,因為遼東的公孫氏戲耍於他,十分生氣,本來遼東與東吳說好,兩家結盟共圖曹魏,結果呢,人家反悔了,把孫權給甩了,孫權非常生氣,當著大臣的面,表示要發兵去攻討遼東。



這個時候,大臣們心裡也知道啊,這個主公啊,臉上下不來台了,連主公孫權自己內心也知道,咱們這個東吳啊,要去打遼東,你不能越過堵在淮南的曹軍啊,那你怎麼辦?你難道還能像關羽當年一樣,過五關斬六將,一關一關地打到遼東?你要有這個本事,不如直搗洛陽長安結了,是不是,所以,就算在幻想中,你也只能在大海之上,組織一支海軍,一支海軍遠征軍,打到遼東半島去,這可能嗎,你的設備,你的戰鬥力,你的財力,你的後勤保障,況且是,打得贏嗎?最後是,有必要嗎?答案是,孫權心裡也知道有這些個問題的答案,但是他老人家這口氣惡氣,實在出不來,憋得慌,他老人家的臉面啊,沒地方擱,自己給自己搭了一個高高的檯子,自己下不來啊。這個時候急需要有一個拎得清的臣下,替他塞個台階順坡下驢。


於是有個大臣就瞅出了四六,他就站出來說,啊,主公您老人家武功蓋世哪,你看啊,這個劉備當世梟雄,不也給你打敗了嘛,是不是,那個曹操當世梟雄啊,不也給你打敗了嘛,是不是,打敗曹賊,舉世聞名的赤壁之戰啊,曹賊烏陵之敗嘛,打敗劉備呢,那就是夷陵之戰啊,夷陵一把火嘛,是不是,還有呢,關羽當世驍勇啊,不也給你滅了嗎,是不是,所以奉獻出此等三大過硬證據,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給了孫權一個舒舒服服的大台階。



它的意思是什麼呢,是說啊,主公您啊,無需在這麼一件遼東的小事情上,向你的臣子或者你的世界去證明,你,是打得過遼東,還是打不過遼東,既然你連曹操、劉備、關羽都打敗過了,啊,「三虜」你都滅了,你都把他們給打趴下了,遼東的公孫氏啊自然更不在話下,你不用證明你能打過他,你肯定打得過他嘛,你無需證明,你不打,那是你的智,那是你的肚量。


所以呢,這個台階一塞,孫權就順勢下坡,一場嘴巴上的戰爭就此順利消弭,這個裡面說了一個什麼道理呢,是說,你看他把關羽和曹操和劉備並列,說明關羽啊,在軍事上實在了得,某種意義上啊,他所守衛的荊州,在蜀國之外的他國眼裡,具有某種程度的獨立性,可見關羽啊,是一個非凡的人物。


既然關雲長熟讀《春秋》,熟讀《春秋》就意味著他深明大義。大家注意,他深明的不是小義,而是大義,說明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很有心得,也很有明斷。關雲長夜讀春秋,一手持書,一手捻須,那為什麼要捻須呢,因為這是一個會心的狀態,你看,聽佛陀講經,得其意者,聽懂了的,才拈花微笑;吟詠詩歌,經常也要拈斷須,拈斷髮的,人得意的時候,也要拈著須,搖頭晃腦,笑兩聲,所以這個拈鬚啊,表示他會心了,與所讀的內容相通了。可見關羽對《春秋》的理解功力之深。


那關雲長是怎麼來踐行這個春秋大義的呢,讓世人大跌眼鏡的是,他這個深明春秋大義的人啊,在華容道,放過了孫劉聯軍的頭號戰犯曹操曹孟德。


在放過曹操的那一瞬間,雲長的內心啊,涌動著一陣又一陣的衝動,那為什麼他會這麼衝動呢,那是一個什麼樣的衝動呢,無他,那是自我感動的滾滾波浪。



在那一個歷史時刻,義薄雲天的道德快感,遠遠壓倒了,恪守法令的道德快感,在這裡啊,快感是很重要的,雲長他覺得這麼做,無比的義氣,為了義氣呢,他已然做出了自己的犧牲,什麼叫犧牲呢,因為雲長是立了軍令狀的,這個軍令狀就相當於現代的這個具有法律意義的對賭協議,你執行的內容合格完成,順利,是一個做法,是獎勵,你沒有完成你的許諾,尤其是協議死任務,那麼你就要承擔罰責,而這個軍令狀的具體內容啊,是需要以關羽自己的腦袋作為對賭籌碼的,換句話說,關羽在簽署了這個協議的時候,第一是沒有退路的,第二他覺得任務的履行、兌現,是十拿九穩的,他其實對自己的內心的化學反應,沒有真切的了解。他只了解那個夜讀春秋的關雲長,時間長了,連他自己也相信,那個造型是他真實內心恆定的價值塑造。


所以雲長啊,當他在長髯之中,開出他那個金口,放走曹丞相的時候,他是非常悲壯的,因為在理論上啊,他是以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頭顱,來譜寫了一曲義薄雲天的長歌。


《華容道人情困局壹:選修春秋課程的雲長同學一道人生應用題》


老趙文/鼎華圖



上回我們說,雲長啊,在華容道口,就面臨一個悲壯和自我感動的劇目。就是律令與義氣的衝突。

大家都知道結果了,關羽內心動搖了,最後放了曹賊。


雲長在內心的道德退卻以後呢,仍然想對主公啊,有所交代,因為忠義兩字啊,是社會之中的不可變通的鐵則,放走曹操,是以關羽他自己的人頭的代價,博得了一個義字,在義氣上得了分,但是這個義呢,雖然在中國社會當中十分吃得開,但是呢,它也有大義和小義之分,義之外呢,還有一個大大的忠字。他放走了曹操啊,自己獲得了義氣的美名,償還了內心的愧疚,但是他怎麼去向自己的主公劉備詮釋和實踐那個忠字呢,這就是雲長的道德困惑。



換句話說了,只放走曹賊一人,這樣一種方案。的確是相當高明的,因為大家想。關羽是必須要解決自己以前愧欠曹操的那個部分,當年在曹操那裡,雖然是寄人籬下,但是曹操對他視同自己的親信,對他是寵愛有佳,咱們不說上馬一錠金,下馬一錠銀,綾羅綢緞,功名利祿。也不說對他的寵愛,在諸將之上。單說千里走單騎這件事,你關羽,已經是率先超出了曹操的心理底線,曹操完全可以,而且很輕易的把你阻攔,拘役,或者是斬殺於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但是曹操這個人非常會做人,他做人做到了底。他寵著關羽你,把你當成自己的兒子那麼看待,只有兒子才能夠屢屢的,仗著寵愛,做出無數個出格的、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父母對他還是溺愛,慣著,不加懲處,由著他去,寬容,厚待,況且這是在講究軍紀,講究律令的曹操手裡。


所以這一點,這個烙印烙在關羽的心裡邊,成了他一輩子,最最愧疚,最最感動,最最不忍,也最最想回報的一個事,當年的一個種子啊,在關羽的心裡啊。開出了一片的麥田,所以,關羽要回報曹操,他用什麼代價,他都覺得沒有過分。英雄人物。道德典範,他都是以自己的行為,要向世人來證明價值的。幾萬雙幾十萬雙眼睛啊,他會覺得同時在看著他,他只能這麼做,才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觀眾,所以對曹操呢,在華容道,他付出怎麼樣大的代價,也得把曹操給放了。再大的代價也大不過名譽



但是曹操的那些屬下,跟關羽之間。並沒有這樣的一種邏輯關係,因果關係,既沒有當時的那些恩,所以,也圖不上這些個報,關羽他給自己提交的這個方案,似乎非常高明,天衣無縫,放了曹操,自己內心可以解脫,抓走了他的大部分官員,在戰果上也不丟份兒丟到哪兒去,也是敗中求了勝嘛,也可以回去交差了嘛,既可以向主公交差,也可以像張飛趙雲這些同僚交差,也可以向執行律令的諸葛亮交差,請求適當的寬刑,也可以由主公孔明去向聯軍指揮長周瑜,和他的主公去交待。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兒嗎,況且說了,曹操一個光桿司令回到北方,元氣大傷。



說辭可以有很多,比如,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將、精銳,都被一網打盡,曹賊回去要恢復元氣何等困難,一困難,孫劉兩家的地下組織就可以順勢而動,曹賊轄區還馬上會生亂,關鍵是,關羽放了曹賊,就等於給曹賊背上了一個大大的包袱,因為曹操他只有一個人回去,他拋下了他的手下,聽著他們的背後的那些凄慘的哭聲,他自己一個人走了,他背上肯定要背上一點東西,曹操自己還比較好解脫,因為他是寧我負天下人,天下人勿負我的人物,但是,大家,世界,社會上給曹賊的看法會愈加負面,失道會寡助的,社會輿論難道可以輕視嗎?是不是,所以,關羽設計的這麼一套方案,值得他自己自鳴得意,覺得這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主意。這個方案貌似非常完美。


但是雲長這樣一種兩重道德,所造成的虛弱,脆弱。已經完全被對手曹孟德所徹底洞悉,曹操是何等樣的人物,關羽這點花花腸子,在他眼中如三歲小兒一般。曹操怎麼來解決這樣一道奧數方程式,來解決這麼一道雞兔同籠的難題呢?


曹操:他們都是我的哥們,我們都發誓要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真的。


曹將們: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


曹操在解這個方程組的時候,首先把手下的所有的文武工作人員,通過「跟我多年」和「情同手足」這兩個關鍵的要素,實行了乾坤大挪移,他的邏輯關係是這樣的,三段論是這樣的,第一,跟我多年,第二,所以情同手足。第三,所以這些在外界眼裡是我屬下的文武官員,其實都是我的哥們兒。



誒,這樣一個轉換哪,它就騰挪出來了。那麼這些既然都是曹操的哥們兒,那麼你關雲長啊,你不是義嗎,你不是義薄雲天嘛,你不是義字當頭嘛,你不是可以捨身取義嗎。義是頭等大事啊,對不對,那麼既然曹操的文武官員。都已經是曹操的鐵哥們兒,那麼你關雲長啊,若想只放曹操一個人走。要把曹操的其他的哥們兄弟,全部留下,要加害於他們,那麼你無異等於加害了朋友的朋友。放了曹朋友,害了曹朋友的朋友,你也不是人啊,你也是不義啊,你非但是不夠朋友不夠義氣,你還陷曹朋友於不仁不義,雖然放了曹朋友。卻陷倫家於多重不義,你怎麼辦嘛,可憐的老實人關雲長啊,面臨的最終的抉擇只有兩條,要麼曹朋友和他的朋友啊,全部留下,按照法律,交給聯軍去處置,開一個批鬥會,宣布戰犯名單,說不定就實行了槍決。那麼雲長自己呢,就落下一個忘恩負義,不仁不義的惡名。



還有一種選擇呢,那就是把曹朋友啊,和他的朋友們啊,全部放走,做人做到底。這樣呢,就留一個完整的,乾淨的,充分的義氣的名聲。面對曹賊以前做人做到底,對雲長仁至義盡的層面,雲長給予一個對等回報不算過分吧。道德之音這麼地在雲長心裡發出聲音。



說實在話,到得此時啊,以義氣著稱的,以義氣作為自己行為準則第一要義的關雲長啊。也的確是沒有什麼別的選擇了。塵埃落定。

《華容道人情困局叄:江湖道德與職業操守的慘烈搏殺》


老趙文/鼎華圖



關羽:徐親家,俺閨女上個月才嫁到你家,你還要收俺的船錢不成?


徐晃:都過去整一個月了,干哈呢,嫁啊娶的,當天可不都已經結清了么?!


上回說到,曹賊用一個公式轉換,逼得雲長放了全部曹魏君臣,破了雲長自欺欺人的兩全之計。


曹操和他的文武戰友們,都順利的回到了北方,這就是華容道的最後的結局。可悲的是,雲長的人情啊,並沒有賣成啊,被退貨了。你看,他死了以後,他的首級被孫權送給了曹操,想嫁禍於人么,他的曹朋友呢,也不過拿著他的頭啊,揶揄一番了事,好像並沒有悲痛啊,可見曹操和關羽之間,並沒有特別深的感情,否則見了好兄弟的首級,還不得熱淚盈眶。



除了曹賊,被關羽當年在華容道放過一馬的那些曹魏文武,有了一命之恩的很多朋友,或者因為一命之恩而交上的朋友,日後也沒有見到感恩的情形,有的成了他的死敵,比如說當年被華容道的關羽放走的那個徐晃,在華容道之前,兩人就在曹魏營中認識,應該說是舊誼新恩,但是就是這個徐晃,水淹七軍以後曹操派徐晃率軍去救樊城的時候,在陣上見了雲長,非但沒有半句感恩的話,而且麵皮鐵青,滿臉嚴肅,動作酷殺,六親不認,要取雲長的性命。隻字不提以前華容道關羽的那一番的恩情。這是為啥呢?雲長的心拔涼拔涼的。


按照關羽的方程式,按照關羽的邏輯,當年曹操對他那麼好,有厚恩,所以她才在華容道放了曹操,這叫報恩,那麼他如今在華容道上放了這些朋友,那麼這些被他放走了、留著性命、獲得了大恩的這些朋友們,怎麼就不能像關羽回報曹操一樣的來回報於他呢,他實在是想不通。所以呢,關羽呢,這種超越國界的博愛的義舉啊,就成了他個人的一個孤獨的行為了。



其實說得冷峻一點,那些曹魏得文武,把活命的恩情沒有給雲長,而是給了曹賊。因為按照雲長的初始方案,他們是戰俘的命運,正因為曹丞相的思維轉換與戰略高度,使得他們能夠回到故里與家人團聚,仍然在曹魏的政府中享受榮華富貴,所以他們怎麼能感恩雲長呢?他們非但不感謝雲長,還恨雲長。因為他們不是因為雲長朋友而獲得生命,只是在雲長與丞相的博弈中,幸免於難的棋子而已。


當然了,求仁得仁,不必別人也能做到,也不必別人都能理解,關羽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只須遵守自己內心的道德律令,這個也是對的,那麼雲長的問題是什麼呢,其實。雲長身上同時存在著他一直堅守的職業道德和江湖道德,兩種道德觀之間無情的廝殺。



我們來想一想,江湖啊,有江湖的規矩。法律有法律的範疇,職業有職業的需求。這些規則之間呢,並不完全都是兼容,有的時候是互相交錯互相廝殺的,所以,如果一個人具有了多重的範疇,他生活在不同的生態裡頭,他具有不同的價值的系統,那麼他活得就會比較煎熬,這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


關雲長的江湖道德,和職業操守之間的互相的掙扎,這種掙扎在歷史上也經常發生。諸葛孔明和自己的大哥諸葛瑾,分屬於劉備集團和孫權集團,兩個人去接觸談判不止一次,其實雙方的主公都擔心,兄弟的對方一方會把自己的這個人才挖走。所以呢,這種交往往往是淺嘗而止,也沒有辦法交下去,你比如說,像管仲和鮑叔牙,這樣的兄弟朋友,鮑叔牙舉薦管仲,管仲最後沒有舉薦鮑叔牙,換句話說了,兄弟之間哪,在大家的眾目睽睽之下,屬於公開地進行表演,他也只能對自己的兄弟,表現得比正常人認為的還要苛刻,還要嚴格,還要不講情面。他才能去破掉一些在他身上,關注的、疑慮的、以為的那些神態和眼光,是不是,就像魏徵當年啊,到了李世民的麾下,他不阿諛,不迎合,為什麼呢,因為魏徵這個人。在到李世民麾下之前,一開始呢,是元寶藏手下的人,後來又到李密手下幹活,竇建德呢,也用過他,回到唐以後,又做了李建成的太子洗馬,是李建成的親信,他一開始沒有投到李世民麾下,是最後才到的李世民的麾下,他身上已經背負了一個反覆變來變去的一個「小人」的這麼一個公眾判斷,你是投靠過來的,對不對,所以。魏徵只有用決不阿諛,甚至比正常人更為過分的,忤逆主子、觸犯龍顏這個方式,用這個矯枉過正的方法,才能給自己爭取一個生存與尊嚴的權利,所以呢,江湖的道德和職業的操守啊,從來都是有著扭殺,這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有關於這麼一個探討,我們下回繼續聊。


《華容道人情困局壹:選修春秋課程的雲長同學一道人生應用題》


老趙文/鼎華圖


上回我們講的是關雲長的道德的困境,上次我們聊了他在華容道放走了曹賊。當時放走曹賊的時候啊,關雲長一開始啊,非常的自我感動,為什麼呢,因為他是立過軍令狀的。


我們也說過,他立過軍令狀啊,軍令狀啊,非常的嚴苛,絕非兒戲,你無法兌現啊。是要軍法從事的,是要掉腦袋的,所以關羽啊,明知道自己要掉腦袋,還放走了曹操,所以他覺得自己呀,是非常可以感人的,感人之前哪,他率先呢,自己先感動得不得了,因為這樣的義氣啊些,非但義薄雲天,連古人呢也很少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啊,完全可以彪炳青史,可以載入史冊了。



但是問題呢,到後來啊,我們突然發覺呢,雲長回去以後啊。這個軍令啊,並沒有實施,諸葛亮呢,在形式上是要執行這個軍令,但是。劉備過來干預了,因為當時的邏輯關係是由很多層面來組成的。


在執行軍令的這個過程當中,這個系統當中,諸葛孔明,他是這個行政系統的執行者,但是呢,他很多決議啊,很多執行啊。也面臨著一個人的一票否決,所以呢。諸葛亮啊,他會在行政和軍令的系統當中,依照律令來執行事情,但是同時呢,他和主公。也有一個,上下的命令的執行與豁免問題。



所以呢,問題不在諸葛亮這裡,而在於關雲長那裡,犯下了軍令啊,犯下了殺身大罪的關雲長啊,在大哥的說情聲中啊,默默地活了下來,他知道啊。如果按照法律,按照軍令來執行,錙銖必較,其結果就是人頭落地,如果按照家法來玩,如果把所有的這個公家法律的系統,轉換到劉備主公好大哥的這麼一個家法的體系當中,就有許許多多的活絡,雖然立了軍令狀,一旦革命革到自己頭上啊,他也和普通人一樣啊,因為,他熱愛生命啊。



關雲長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觸犯了軍令,但是呢,主公往往是有干預權否決權的,主公是在法制外的,關雲長有一句名言,叫降漢不降曹,這呢,絕對是一個名人名句,降漢不降曹,當年曹軍圍困關羽軍,張遼上土山說降。關羽呢,就開出一個投降的條件。叫做,降漢不降曹,投降漢,而不投降曹,這個太可笑了,你為什麼要投降漢呢,你難道不在漢的範疇之內?你另立了國家?還是你是番邦?你還是怎麼著呢?漢朝沒有覆滅,漢獻帝還在。你降的漢是什麼東西呢,難道你本來以前是反了漢?是不是,十分的不解。


就算以前曹操利用了自己在漢朝的工作特權便利,假託漢朝皇帝,封給你關雲長漢壽亭侯。那個時候啊,你接受了這個漢壽亭侯,就表明你是漢家的臣子,當然了,在漢壽亭侯之前,你也跟著劉備對不對,劉備做過很多小官,安喜縣尉啊,平原縣令,哪怕當時到了關東義軍討伐董卓的這個大營之內,你和張飛兩個人,一個馬弓手,一個步弓手,這再小啊,也是一個漢朝的小官哪,也食了漢祿了,你怎麼就不是漢朝的臣民呢,你還降的哪個漢哪,有第二個漢可降嗎,所以。全是自欺欺人。


降漢不降曹,這只是一個高明的外交辭令啊,我估計呢,他在關雲長的內心。和在曹孟德的內心呢,也是各自互相表述的。與降漢不降曹啊,可以作為一副對聯的。還有一句名言。這句名言呢,來自隋唐演義羅成他爹,叫做,聽宣不聽調,也是面臨大軍壓境,要他投降,他說,投降可以,聽宣,不聽調,所以呢,關雲長啊,和羅成他爹呀。這兩個都是自欺欺人的典型,這種對聯里啊,的確是自欺欺人,但更多的呢,是活絡與實用,所以大家呢,也不可過於地小看了關雲長,它的確具有非常好的外交的策略。



主公劉備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票否決,把關羽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這個情形呢。彷彿有些像我們現在大陸每年都非常紅火的一個歌手選拔的節目,四個導師,在若干輪以後啊,手裡呢,都有一張丹書鐵券,被淘汰的選手。有的呢,就一去不回,有的呢,憑了導師的這一張丹書鐵券,就能起死回生,這叫復活。你看吧,凡是被導師使用了復活權的,這麼一個選手。彷彿從鬼門關回來一樣,聽到自己得到恩赦,無不淚流滿面啊,你可以想像當年關雲長。死而復活的那種心理。



馬謖:三姨夫!


後主:宗譜上沒有,駁回該申請!


諸葛:我申請了多年還沒批下來呢,想插隊?!


所以呢,關雲長啊。終究還是幸運的。若干年以後的馬謖啊,就顯得倒楣了,它同樣是立了軍令狀。同樣是違背了軍令,同樣是對賭失敗,但是呢,因為馬謖不是黃埔一期,資歷不夠。他呢,也不是皇親國戚啊,是不是,關羽當年和劉備那是義結金蘭哪,他們情同兄弟啊。你馬謖是個什麼東西,你沒有能夠和後主劉禪再攀上兄弟。你不夠格啊,所以呢,馬謖,同樣立軍令狀,同樣爆胎,無法履行。但是呢,他就沒有關雲長這麼幸運,只好呢,被諸葛亮用來做治軍祭品。到頭來呢,這還是制度問題與文化問題。


關雲長免去依法追究,非常幸運,這麼幸運的其實也沒多少,那麼曹操呢,好像大家都認為他是法家。治軍治政,執行法律。比別家要來的嚴一些,曹操呢,自詡治軍嚴明,令出禁行,他自己的坐騎啊,踐踏了農田,違背了自己制定的那個律令,按照道理是要殺頭的。大家怎麼去殺了個曹操的頭呢,是不是,就像皇帝,有時候,違背了法律,大家怎麼去給他上刑呢,所以,這涉及到一個文化命題,刑不上大夫,為尊者諱,某些程度,它是可以豁免的。所以曹操違了自己的法,用自己的頭髮,來替代首級,替代這個頭,把頭髮割了,來比喻,來替代殺頭。也已經難能可貴了,對不對。



曹操:頭髮如韭菜,割了還再生!


群臣:現在農貿市場上韭菜很貴的哇!


剛才還在說關雲長寂寞,他的際遇呀,他的好機遇啊,一般不會別人有,但是呢,的確有一個例子可以與關雲長媲美。



你看,夏侯惇,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惇。在新野被諸葛亮打得大敗,銼動了軍中的銳氣,他之前呢,也是立過軍令狀的,但是這個吃了敗仗以後,按照軍令狀啊,他應該斬首,但是他和關羽一樣,沒事,繼續活著,為什麼呢,理由也是一樣。第一,黃埔一期,第二,親戚,關羽啊,是劉備的義親,夏侯惇呢。是曹操的親戚,可見啊,當時的觀念和制度啊,的確有更深的文化根源問題。



夏侯惇:親達,我要是直接姓曹就好了,省的別人看不懂我的便宜!


曹操:鐵鎖,我爸當年一樣認乾爹,認個姓劉的多好,再沒人說我篡權,什麼皇叔,我還皇大伯呢!


有關於華容道風雲的內容,到這裡就全部講完了,謝謝大家。歡迎繼續關注老趙閑聊三國、閑聊水滸、閑聊西遊的其他內容。



唐鼎華 1982年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畢業,現為江南大學教授、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無錫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1992年入編《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1998年無錫電視台拍攝並播放了專題片《用畫講自己的話——記畫家唐鼎華》,2006年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唐鼎華作品集》,2006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插圖設計》,2008年在香港中藝畫廊舉辦《唐鼎華國畫作品展》, 2009年在常州書畫院舉辦《唐鼎華教授中國畫作品展》,2010年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二十一世紀畫家個案研究.唐鼎華》,2014年美術作品《無錫老百業》、《天下惠安》參加十二屆全國美展。2015年「做年榚」「梅花糕」「朩偶戲」「女子盆湯」 參加了全國首屆插圖展。2017年《紅軍長征故事―女紅軍故事》參加全國第四屆架上連環畫展。


本文為《老趙閑聊四大名著》之《閑聊三國:華容道的人情困局》部分。老趙原創文字。唐鼎華插圖。即將籌備出版。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版權。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圖文由作者提供


歡迎完整轉載,嚴禁剽竊,請遵守知識產權相關法律


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後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宋代筆記中金人太守與大宋細作的恩怨故事:祥宏講夷堅之張馬姐
不戒:《從藏族冷兵器看漢藏關係系列之:箭箙與長矛》

TAG:樂藝會 |